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6篇
  免费   865篇
  国内免费   366篇
航空   2440篇
航天技术   415篇
综合类   207篇
航天   71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研制了带垫卡箍刚度测试装置,分别对不同规格卡箍线刚度和扭转刚度进行了测量,并将卡箍刚度测量数值引入卡箍-管路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管路固有特性数值计算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误差在5%左右,验证了卡箍刚度参数的准确性.进一步搭建了卡箍阻尼测量系统,通过测量卡箍动态传递率,获得相对应的模态阻尼比,并将卡箍阻尼测量数值引入卡箍-...  相似文献   
122.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企业大胆吸收西方先进的责任会计思想,从加强内部机制入手,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责任会计曾一度受到较大重视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在推行责任会计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本文就我国企业责任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介绍了常用非牛顿流体粘度的测量方法如毛细管法、旋转粘度计法、旋转流变仪法等,对流变仪校准方法和非牛顿流体粘度标准物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非牛顿流体粘度标准物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4.
为考查应用新型磁强计——金刚石氮空穴(nitrogen-vacancy,NV)色心系综磁强计进行电路诊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从金刚石NV色心系综磁强计的基本原理出发,搭建了一套光纤耦合金刚石NV色心系综磁强计测试实验系统,将探头紧贴于电路导线外壳,通过测量磁强计处磁场信号的变化实现对电路的诊断.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NV色...  相似文献   
125.
为了研究多容腔耦合的瞬态响应特性,结合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结构特点,搭建了包含容腔、管道、孔等多个元件组成的系统级实验台,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同时,引入滞后时间、响应时间和响应时间系数三个评价参数,用于定量分析系统响应过程的快慢和强弱。实验分析了多容腔耦合响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了不同位置气流压力的时间响应曲线以及响应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容积效应对腔压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延缓作用,并且每个测点的延迟时间不一致,越远离扰动源滞后时间越长;响应时间与扰动压力及转盘转速相关,扰动压力越高压力响应时间越长,旋转流动对气流参数的变化具有延缓作用,在实验工况下转速提高一倍,旋转盘响应时间增加约0.5s,增幅大于10%。  相似文献   
126.
利用MCNP程序对450kV X光机建立模型,计算各参考辐射质下的原级谱、平均光子能量。对ISO 4037-1中已有范围的管电压与附加过滤片厚度关系曲线进行二次拟合,确定模拟厚度范围。利用MCNP计算各附加过滤组合下的平均光子能量值,并与外推法得出的平均光子能量值进行对比,将相对偏差最小时的附加过滤作为最终确定值。从部分能量点的模拟与测量结果的对比可看出,模拟得出的平均光子能量在2%以内与PTB及中国计量院测量结果保持一致,附加过滤最大相对偏差为18%。  相似文献   
127.
本振源是超宽带变频系统中的核心部件,本文以超宽带上变频系统为例,介绍变频系统中本振信号的产生技术。本文所设计的超宽带变频系统,经过三次上变频,可将(0.8~2.8)GHz 的低频信号变换至(0.5~40)GHz。变频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点频本振和一组宽带本振,基于PLL+DFS 的方法产生点频本振,基于DDS+DFS 的方式产生宽带本振。  相似文献   
128.
Based on the eigenvector expansion idea, the Multiscale Eigenelement Method (MEM) was proposed by the author and co-workers. MEM satisfies two equivalent conditions, one condition is the equivalence of strain energy, and the other is the deformation similarity. These two equivalent conditions character the structure-preserving property of a multiscale analysis method. The equivalence of strain energy is necessary for achieving accurate macro behaviors such as lower order frequencies, while the deformation similarity is essential for predicting accurate micro behaviors such as stresses. The MEM has become a powerful multiscale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because of its high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advances of MEM are reviewed and all types of eigenelement methods are compared, focusing on superiorities and deficiencies from practical viewpoin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igenelement methods with smooth shape functions are more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macro behaviors such as lower order frequencies, and the eigenelement methods with piecewise shape functions are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both macro and micro behaviors.  相似文献   
129.
高杨  蔡光斌  徐慧  杨小冈  张胜修 《航空学报》2020,41(11):623703-623703
针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再入过程中面对的多约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多触角探测的路航点规划机动制导策略。该机动制导策略通过飞行器最大转弯轨迹计算速度-剩余地面距离-航向角约束,在分段定点模式中发出多条粗略预测触角,引用触角末端反馈的信息计算优先级以确定临时路航点;同时在机动制导模式中发出精细探测触角,计算触角末端信息优先级,经倾侧角延时滤波器得出控制指令,对飞行器进行机动制导。基于多触角探测的路航点规划机动制导策略,降低了三触角机动制导方法中的计算时间;同时,4种典型禁飞区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稳定地解决机动制导过程中的多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130.
吴太欢  林麒  何升杰  柳汀  高忠信  王晓光 《航空学报》2020,41(9):123761-123761
研究绳系结构和绳索预紧力对全模颤振双索悬挂系统刚体模态频率的影响。首先,基于绳索并联机构理论,对双索悬挂系统进行静力学建模,引入加权矩阵,推导了双索悬挂系统静刚度模型;其次,建立双索悬挂系统无阻尼振荡方程,分析双索悬挂系统刚体模态频率变化规律;进而,搭建了双索悬挂系统地面样机,开展系统模态频率测试试验,研究系统刚体模态频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最后,参考试验结果修正所建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绳索预紧力的增加,系统刚体模态频率呈上升趋势,但各阶刚体模态的固有频率上升速率不同,平动模态的固有频率受绳索预紧力影响比转动模态小得多;在转动模态方面,滚转模态的固有频率最大且上升快;在平动模态方面,升沉模态的固有频率大于横侧滑模态的固有频率;双索经过的机身前后滑轮与飞机模型质心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支撑系统俯仰模态、偏航模态的固有频率,但几乎不影响其滚转模态的固有频率。研究发现,通过控制悬挂绳索预紧力的大小,合理设计机身上的滑轮安装位置,能够有效降低双索悬挂系统刚体模态频率。研究结果对于优化设计全模颤振双索悬挂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