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787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806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81.
辐照APMOC纤维对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γ射线辐照方法对APMOC纤维进行性处理,结果表明,在500kGy辐照剂量条件下,APMOC纤维发生了辐照交联反应,使其复合材料的复丝拉伸强度提高82%,横向拉伸强度提高16.1%,同时利用SEM对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82.
陶瓷纤维增强梯度铝基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造的陶瓷纤维增强梯度铝基复合材料,通过观察其金相组织,测试其热学性能,并对梯度复合材料活塞顶的温度分布及隔热效果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挤压铸造法制造出的样度铝基复合材料,梯度层间纤维分布逐渐过渡无分层现象,且采用该材料制造的活塞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相似文献   
783.
可测量视频内窥镜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地测量管道内壁上的裂纹,腐蚀和凹坑,涡轮叶片等不能近距离检查的关键件表面损伤缺陷以及壳体内部多余物的尺寸,采用先进的可测量视频内窥镜3D立体测量技术,利用双镜头模拟人眼投影后的成像,进行计算机数字采集,处理和计算,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出长度,深度等几何尺寸,简要介绍了可测量视频内窥镜的基本原理及在无损检测中部分实例。  相似文献   
784.
铝合金在低温下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铝合金在低温下的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在低温下拉伸性能提高、韧性改善、疲劳强度增加,且介质不同铝合金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这些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的机理,同时对在极低温下某些铝合金锯齿变形的现象、特征、形成机理以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作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785.
从先驱体转化法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添加活性填料的意义和特点,介绍了活性填料控制的先驱体裂解过程中的尺寸变化、化学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以及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786.
常压固化成型的大锥角重叠缠绕玻璃/酚醛防热层,容易产生在小锥角防热层中不常见的一些缺陷。对大锥角防热层的亚缺陷进行无损检测、烧蚀性能、力学性能及扫描电镜分析,分析表明亚缺陷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7.
不同复合基底旋波介质的吸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制备了不同复合基底的旋波介质,利用网络分析仪对样品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适当改变基底电导率或适量掺杂铁电、铁磁性物质可有效降低旋波介质的反射率,可有效调节复合手性材料的吸波性能,为研制高效、宽频、轻质的吸收材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文中对测量结构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与以非复合材料为基底的旋波介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88.
复合材料辐射固化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辐射固化与复合材料手工铺叠、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缠绕、拉挤和自动铺带等工艺技术的结合及其特点等,并阐述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789.
航天透波多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航天透波多功能材料的应用需求、使用环境和相关的研究领域,对透波复合材料在研究过程中的增强结构、材料体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在不同使用温度、飞行马赫数、高温使用时间等特殊环境条件下材料的性能,并介绍了在多功能透波材料研究中采用的材料设计、材料研究系统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790.
E-44环氧树脂体系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GA327改性芳胺为固化剂,对应用于RTM工艺的E-44环氧树脂体系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在黏度实验和DSC热分析实验的基础上,依据双阿累尼乌斯方程建立了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的流变模型。结果表明:E-44/GA327体系在60~85℃内黏度低于800mPa·s,且低黏度保持时间大于20min,在75~85℃内黏度低于300mPa·s的时间可达10min。所得到的模型可揭示树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黏度变化规律,定量预报树脂的低黏度平台工艺窗口,为该树脂RTM工艺窗口的确定以及RTM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