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37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歼7llA缘起 歼7M型飞机是根据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与订货方于1981年6月27日签订的合同,在歼7ll型飞机的基础上型研制的一种装有先进电子火控系统的出口型飞机.1979年初,上级决定歼7飞机为窗口,引进英国电子火控设备.  相似文献   
102.
项目教学是实现综合能力教学的有效途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主题项目教学可以弥补授受式教学模式的不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积极创新等素质能力。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探索出一套实践教学模式:一个中心、二个场所、三个要素、四个步骤,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3.
介绍Protocol Buffers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设计基于Protocol Buffers的航天测控数据编码机制和解码机制,分析测控数据传输模式和数据更新维护模式,并归纳应用该技术的几点优势。  相似文献   
104.
21世纪的中国需要的是既有过硬的英语技能,又有丰富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竺复拿型人才,因而英语专业教学面临着新的一轮挑战。本文从语用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英语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向ESP教学靠拢的可行性,同时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5.
采用过氧化氢与稳定剂联合作用来处理造气废水中的氰,具有快速、药剂量低、无毒无害、不会产生任何新的污染等优点。同时,该工艺操作简单,可使废水中的氰浓度一次性降至排放限值以下。  相似文献   
106.
用流变应力差值法测量了不同极化电位下7050铝合金在3.5%NaCl水溶液(pH=10)腐蚀过程中表面钝化膜形成的拉应力,并用慢应变速率拉伸法测量了不同极化电位下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7050铝合金在溶液中自然腐蚀时,表面钝化膜会产生一定的拉应力;阳极极化使表层拉应力明显上升,且随着电位升高应力增大;阴极极化时,当电位E≥-1100mV时表层拉应力随着电位的升高而降低,当电位E-1100mV时拉应力随着电位升高而升高。应力腐蚀敏感性与外加电位变化规律和钝化膜引起的附加拉应力变化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7.
钛合金飞机结构件切削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隐身、长寿命以及结构轻量化等方面的性能要求,钛合金结构件在现代飞机设计中被大量应用(如图1所示).钛合金飞机结构件主要包括框、梁、壁板等,主要有轮廓尺寸大、槽腔多、槽腔深、壁薄且通常具有变斜角理论曲面等结构特点,数控加工时材料去除率高达90% ~95%,薄壁、深槽腔特征占80%以上,为典型的弱刚性结构,加工状态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8.
建立了钛合金-石蜡系统静力学模型,从静力学角度研究钛合金薄壁框类零件在瞬态切削力作用下工件的受力特点和变形情况;设计石蜡填充钛合金框类薄壁件铣削试验,对试验过程中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和已加工表面质量进行分析对比,并研究石蜡辅助加固对钛合金薄壁件加工性能改善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采用石蜡辅助加固能可显著降低钛合金薄壁件加工让刀变形,提高切削加工稳定性,改善加工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09.
110.
付少林  杨荣菲  刘长青  舒杰  葛宁 《推进技术》2019,40(11):2464-2472
在涡轮稳态性能试验中,由于探针几何堵塞限制,进/出口测量截面上过少的测点以及近端壁流场信息缺失影响涡轮等熵效率的评估精度。本文基于涡轮出口截面近壁边界层与平板湍流边界层速度分布相似的假设,首先发展了涡轮近壁边界层总温、总压计算模型,然后利用PW E3单级高压涡轮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发现此近壁边界层模型能大幅改进涡轮测试效率的精度,轮毂近壁测点位于5%~10%叶高、机匣近壁测点位于90%~95%叶高时,近壁边界层模型修正的涡轮效率精度最高。测试截面位于涡轮出口3倍转子叶根轴向弦长下游时,在不同的涡轮工况下,涡轮的修正效率与CFD全流场计算效率的误差小于0.3%。利用此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探针周向、径向测点数对涡轮效率的影响,获得了高精度测试效率所需的最少周向测点数为5,最佳径向点数可取7~10。获得的试验数据后处理方法以及测试探针布局准则,能用于指导工程上涡轮性能试验方案设计以及试验数据后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