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航空   15篇
航天技术   8篇
航天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数字样机的民用飞机发动机安装位置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ATIA软件,以民用飞机发动机翼吊式安装布局为例,提出了通过建立飞机坐标系和发动机坐标系,确定发动机坐标系在飞机坐标系内的位置,从而确定发动机相对于飞机安装位置的方法,结合飞机和发动机的两种典型状态(巡航热态和地面冷态),介绍了发动机安装位置的表示方法和具体确定过程,为民用飞机发动机的集成安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推力核热火箭发动机的背景要求,论证提出了一种百吨推力闭式循环核热火箭发动机系统方案,完成了系统参数的分析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反应堆出口推进剂温度显著影响发动机比冲,当反应堆出口温度在2500 K~3000 K范围时,发动机真空比冲为8000 N·s/kg~8800 N·s/kg。在此基础上,针对航天运输主动力火箭方案,对比分析了核热火箭与化学火箭的差异,评估了核热火箭弹道仿真及运载能力,结果表明,核动力火箭由于其高比冲的特性,运载系数远高于传统动力火箭。  相似文献   
13.
清除由测向线交叉产生的虚假目标点是无源交叉定位的关键问题,目前已经有多种解决办法,如最小距离法、最大似然法和频谱相关法,但它们或是有效性低,或是计算量大,或是需要较难获得的先验知识。利用多普勒频移比清除双站测向交叉定位产生的虚假目标是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只利用传感器接收到的目标频率,而无需获得目标的发射频率,也不需其它的先验知识,且计算较为简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4.
用一台一维激光测速仪和一台二维激光测速仪组合成一套三维激光测速系统。   相似文献   
15.
深空探测对探测器有效载荷电子学及数管的轻小型化和自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各载荷电子学与传统的载荷数管集成一体化设计,构建新型高度集成的载荷数管体系结构,可以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信息融合能力,利于实施自主管理.本文介绍了嫦娥系列探测器载荷电子学及数管设计的现状;提出两种新型一体化载荷数管体系结构,其中第一种低成本集成化方案已应用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通过对未来深空探测载荷数管的技术需求进行分析,对载荷数管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对膜盒产品的性能检测,根据实际需求提出了检测原理方案.通过对检测系统的分析,进行了控制器硬件及在控制器上运行的嵌入式软件和工控机上运行的检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达到设计指标,满足产品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预冷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氦循环系统的参数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岩  马元  张蒙正 《航空动力学报》2018,33(8):2016-2024
针对预冷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PATR)方案,建立氦循环系统数学模型,模型考虑组件结构特征、几何尺寸、工质物性等主要因素。数值计算表明:PATR的推力和比冲性能较优,模型可描述发动机氦循环热力过程,其中发动机余气系数是影响发动机推力、比冲的关键参数。提高氦循环系统最高设计压力和降低空气预冷器氦进口温度可有效降低压力损失和氦压气机功率,最高压力每增大1MPa,系统平均压力损失下降1.1%,氦压气机输入功率下降3.2%;空气预冷器氦进口温度每升高1K,系统平均压力损失上升0.086%,氦压气机输入功率升高2.3%。  相似文献   
18.
侯毅  朱岩  柴艳丽 《航空计测技术》2010,30(3):41-43,48
从流量现场校准装置的结构和测量方法入手,对校准装置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校准装置的测量结果进行了误差修正。通过试验对修正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测量误差的修正,校准装置的流量测量相对误差可以满足系统设计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星载有效载荷在轨探测时需要在多种模式之间不断进行切换, 以便获得探测器 的最优工作状态. 每种模式切换时需要对有效载荷28个电子学前端电路、中子 采集与处理电路、触发单元电路、高压供电机箱及载荷数管进行多种工作状态 参数的配置. 为有效开展有效载荷探测工作, 提高有效载荷探测模式转换的灵 活性及降低模式切换时参数配置的复杂度, 对星载有效载荷在轨自主探测管理 技术进行研究, 并对探测器有效载荷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 给出由地面规划 专家和星上自主探测执行机构相结合的基于事件驱动的有效载荷自主探测方案 设计和软件实现情况, 同时对自主探测中的可靠性措施进行了分析, 实现探测 器全天候、全时段、灵巧探测的功能, 并减少了对地面遥控注入的依赖.   相似文献   
20.
头部旋涡蒸发管式直径6cm环形燃烧室设计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尚宏  雷雨冰  朱岩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2):2671-2677
为提高微型燃烧室性能,提出头部旋涡蒸发管式微型环形燃烧室设计方案.在常温常压下开展了燃烧室冷态和热态性能试验,得到了燃烧室的阻力特性、贫油熄火特性和燃烧效率特性.结果表明:微型燃烧室未进入模化状态;头部旋涡结构对火焰的稳定性能相比直流式环形燃烧室有较大改善,负载参数达到较高水平;燃烧效率达到0.8,燃油驻留时间短是导致燃烧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头部旋涡结构用于微型燃烧室中显著提高了燃烧室的贫油熄火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