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900篇
  国内免费   74篇
航空   1343篇
航天技术   122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1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乳化剂,不同链长的脂肪烃或脂肪醇作共乳化剂,分别用搅拌和超声乳化方法制备一系列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细乳液,测定细乳液稳定性的结构表明,SDS/十六烷(HDE)的乳化效果最佳,HDE先与单体混合结构超声波制备的细乳液最稳定,乳化剂,共乳化剂的种类和沈度,乳化温度,超声时间等对细乳液的稳定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72.
综述了国内外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各种原位合成方法、工艺原理 ,并基于原位合成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是优化工艺、降低成本的分析 ,对各种工艺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原位合成新工艺──反应稀释法。  相似文献   
973.
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耐高温聚酰亚胺基体树脂 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基体树脂包括耐316℃的PMR型热固性聚酰亚胺如PMR-15、KH-304等,和耐371℃聚酰亚胺基体树脂如PMR-Ⅱ-50、AFR-700B、V-CAP-50、V-CAP-75、KH-305等。介绍了它们的化学合成、结构、物化性能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耐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及空间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74.
采用真空反压液相浸渗工艺,研究了M40J/AlMg5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中温度对纤维强度保留率、预制件压缩性能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去胶温度的降低,纤维强度保留率提高;预制件处理温度升高,使黏结剂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提高预制件的压缩性能;降低成型温度,纤维与基体的界面反应程度减小,复合材料的性能提高。成型温度从680℃降到620℃,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提高了148MPa,达到646MPa。  相似文献   
975.
纳米碳粉改性苯并噁嗪树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摘为了适应苯并噁嗪树脂在高性能领域的应用,采用纳米碳粉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粉对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有催化作用,降低了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特征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苯并噁嗪树脂高温固化的不足;同时,纳米碳粉的加入,提高了苯并噁嗪树脂的弯曲性能与压缩性能,起到了增强增韧树脂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6.
文摘利用扫描电镜、表面性能测试仪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等研究了在铝酸盐电解液中,不同电流密度和氧化时间对MB26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厚度、结合力以及耐蚀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氧化时间和电流密度的增加,MB26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中的微孔数量减少,但孔变深。膜层厚度随氧化时间和电流密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但与基体的结合力随之降低。氧化膜的耐蚀性随氧化时间和电流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而后减小的趋势,该合金在铝酸盐体系中微弧氧化的最佳工艺为电流密度0.2 A/cm2,氧化时间40 m in。  相似文献   
977.
用失重腐蚀、电化学和热处理方法,研究了稳定剂醋酸铅对化学镀Ni-Fe-P-B合金的孔隙率、失重腐蚀速率、腐蚀电流密度和硬度等影响。结果表明:当醋酸铅浓度为1.0 mg/L时,Ni-Fe-P-B合金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小(1.259 mA/cm2),孔隙率最低(0.33个/cm2),失重腐蚀速率最小。经200~600℃热处理后,合金耐蚀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当CPb(Ac)2=1.0 mg/L时,耐蚀性下降程度最小。然而合金硬度和耐磨性提高了(200~400℃),当CPb(Ac)2=1.0 mg/L,400℃热处理后,合金硬度高达939 HV,是镀态的2倍。  相似文献   
978.
设计了几种不同喷丝孔结构的圆弧狭缝式喷丝板,用于酚醛树脂的熔融纺丝,对纺出纤维的截面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丝孔的孔形、圆弧狭缝宽度、圆弧缺口宽度和长径比等结构参数对纤维截面形貌有着重要影响,在适当熔纺条件下,只有使用结构尺寸在一定范围的喷丝板才能得到中空酚醛纤维,否则,就会得到C形和实心截面形貌的酚醛纤维.  相似文献   
979.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石墨基体上涂敷SiC.通过对SiC悬浮液外部参数的控制,得到沉积时间、电压、添加剂量、固含量对沉积状况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条件并在优化条件下制备样品,经烧结处理即得石墨的SiC涂层.用SEM观察涂层的微观结构,XRD用于烧结前后的相鉴定.结果表明,石墨基体上电泳沉积法制备均匀的SiC涂层简便可行.涂层为颗粒的物理堆积且存在孔隙,在实验烧结条件下SiC没有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980.
通过在C/C复合材料内部引入难熔金属化合物,制备出一种超高温抗氧化C/C复合材料。采用高频等离子体风洞对材料进行了超高温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超高温抗氧化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较纯C/C复合材料有明显提高,通过其表面形貌及断口面扫描电镜分析,难熔金属化合物起到氧化阻挡层和内部涂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