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08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大推重比航空发动机涡轮盘需在更高温度下服役,为满足更高温度服役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材料的需求,在新合金的发展过程中合金化程度和γ′相含量逐渐提高。其中GH4151、GH4175和GH4975合金是800℃以上服役变形高温合金的典型代表。对难变形高温合金国内外的发展趋势、3种典型合金的特征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概述,并对难变形高温合金制备过程中开坯工艺和超塑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充分发挥800℃以上服役高相含量难变形高温合金的优势和作用,需对合金成分设计特点、组织特性、热变形和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相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前缘射流对吸力面多排气膜孔下游冷却特性的影响,在跨声速风洞中进行了实验并采用热电偶获得了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叶栅进口雷诺数的范围为2.0×105 ~ 4.0×105,出口等熵马赫数为0.95,叶栅前的湍流度小于5%。前缘布置6排对冲圆柱孔,质量流量比的范围为2.00% ~ 3.71%,吸力面布置4排圆柱孔,质量流量比的范围为2.02% ~ 3.74%。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前缘射流时,吸力面的气膜冷却效率随质量流量比增大先升高后下降,存在前缘射流时,质量流量比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较小。对所有的工况而言,质量流量比增大都提高了吸力面的换热系数。相比于没有前缘射流的工况,前缘射流显著提高了吸力面孔排附近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并略微降低了换热系数;在吸力面后半段,前缘射流显著提高了换热系数而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较小。总的来说,前缘射流改善了吸力面孔排附近区域的冷却效果,但是恶化了吸力面后半段区域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03.
张星  姚传奇  蒋榕培  游岳  孙海云  方涛 《推进技术》2021,42(7):1671-1680
为了获得高能合成煤油(GN-1煤油)物化性能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掌握GN-1煤油与现役火箭煤油在应用特性方面的差异,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方法,对GN-1煤油在物化性能(密度、黏度、定压比热容、导热系数、表面张力)变化规律、安全特性(闪点、自燃温度、燃点、爆炸极限、毒性)、流动传热与结焦特性以及点火延迟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火箭煤油进行了对比。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最高温度不超过200℃,最高压力不超过25MPa下GN-1煤油的密度、黏度、定压比热容、导热系数、表面张力实验数据,结合理论计算,获得了GN-1煤油在-40~350℃,0.1~60MPa内热物性变化规律,并与火箭煤油进行了对比。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GN-1煤油的闪点为40℃(低于火箭煤油闪点74℃),自燃温度为305℃(高于火箭煤油自燃温度225℃),燃点为47℃(低于火箭煤油燃点82℃),爆炸极限为0.44%~2.9%(40℃),GN-1煤油和火箭煤油急性经口毒性LD50>5000mg/kg。在入口压力10MPa,流速10m/s,内壁温480℃条件下,GN-1煤油的传热系数比火箭煤油提高14.4%。在采用GH3128高温合金管条件下,GN-1煤油出口油温220℃时试验段平均结焦速率是出口油温150℃时的4.43倍,GN-1煤油316L不锈钢管路中试验段平均结焦速率为GH3128高温合金管路中的22.3%。在970~1105K内,GN-1煤油的点火延迟时间为火箭煤油的55.6%~69.3%。  相似文献   
104.
水雾对火箭射流压力脉动抑制效果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建  谢政  杜文正  常正阳  姚晓光 《推进技术》2018,39(12):2718-2727
为研究水雾对火箭射流压力脉动的抑制效果,以火箭在地下有限空间内发射为研究对象,采用平面波跨介质传播理论分析了水雾对压力脉动的抑制机理和效果。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考虑水滴破碎和蒸发作用,详细揭示了射流压力脉动与水雾的作用过程,并研究了水雾参数对压力脉动抑制效果的影响规律。数值结果表明,不同水滴直径的水雾对压力脉动有2种不同的抑制机理,当水雾的水滴直径大于0.7mm时,水雾对压力脉动的抑制效率随水滴直径增大而降低;当水滴直径小于0.7mm时,抑制效率受水滴直径变化的影响可以忽略;临界直径的值是压力脉动时间特性的函数。此外,水雾的浓度越高,水雾对射流压力脉动的抑制效果越好;压力脉动抑制效果与水雾层厚度之间呈类似抛物线关系,当水雾层厚度为0.3m时,传递系数不大于0.43,水雾对射流压力脉动有最优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5.
一次暴雨激发平流层重力波的卫星观测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卫星Aqua/AIRS观测到的与2011年7月25日山东省乳山市特大暴雨相伴的一次平流层重力波过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进行暴雨诱发平流层重力波的数值模拟.对模式输出的垂直速度场和温度扰动场的分析表明,暴雨在平流层内的弧状波结构主要集中在降水云系东侧,水平影响范围大于1000km,且随着高度的增加,圆弧状结构趋于闭合,波动能量显著增强.此外,对垂直速度剖面结构分析表明,受高空东风和风切变的影响,重力波在上传过程中逆着背景风场向东传输,不同高度波动形态各异.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激发的平流层重力波在35km高度的周期为7~20h,水平波长约为1000km,垂直波长为5~10km.通过分析动量通量的垂直输送,定量反映出重力波上传过程中的动力学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6.
自本世纪40年代以来,全世界对飞碟现象日趋关注,并引发出无数人对飞碟的浓厚兴趣以及由此产生出来一系列的论争与探讨.然而天机难破,迄至今日,人们对这宇宙之谜依旧未能找到“科学性结论”,亦未能对其做出最本质最精确的解释.尽管如此,地球人仍在扑朔迷离之中追寻探索,力图撩开天河的面纱,找到那些“神话故事”的渊源.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介绍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老化条件下固体推进剂(以下简称固推剂)老化过程的研究。从各个条件各个阶段样品微观形貌的特征和变化过程,分析了固推剂老化遵循的一些规律:过氯酸铵(以下简写为AP)粒子的分解和对粘结剂的脱湿逐步地降低了固推剂的机械牲能;以交联形式老化的粘结剂易使AP粘子产生脱湿,苯乙烯的挥发也是脱湿的原因;老化过程中付产物的大量积存导致了老化机理的改变,引起粘结剂的剧烈分解并使寿命终点随即出现,缩短了使用寿命。 采用与固推剂主要成分单独形貌对比的办法,来判断样品的形貌。同时采用撕裂断口(以下简称撕口)和断裂断口(以下简称断口)两种样品,按其形貌特征,从不同的力学角度来分析试样弱点所处的微观部位,判断其老化机理。 另外,文中还介绍了制样、观察和拍照方法对微观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系统梳理了国外几种典型的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用材料及工艺情况,着重介绍了氢氧火箭发动机、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液氧/甲烷发动机等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室、涡轮泵、喷管等关键构件材料选用及成型工艺情况。分析各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需求及结构特点,探究关键材料及工艺技术发展趋势,对比国内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及工艺研究现状,为后续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及工艺技术发展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9.
航天贮箱结构材料及其焊接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航天贮箱结构材料及其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航天贮箱结构材料及其焊接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指出贮箱结构材料和焊接技术的滞后是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竞争力落后于先进国家的主要原因,表明了加速发展我国航天贮箱结构材料及其先进焊接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0.
基于神经网络的空间桁架结构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桁架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目前已成为振动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为了研究空间桁架的主动控制方法,首先必须建立其准确的模型。神经网络固有的学习能力使其在模型辨识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空间桁架结构的非线性动态特性,本文采用了修正的Elman递归网络进行了模型辨识,结果表明,带有自反馈增益修正的Elman网络能很好地反映桁架结构的真实情况,适用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模型辨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