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397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0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对民用飞机座舱CO_2气体浓度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民用飞机CO_2气体浓度的相关要求、计算模型,同时利用该模型对某型民用飞机未满载时座舱CO_2气体浓度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之后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某型民用飞机满载时座舱CO_2气体浓度,以表明某型民用飞机座舱CO_2气体浓度对相关要求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62.
实验详细测量了完全膨胀马赫数范围为110~160、喷管间距为16到32倍喷管出口直径的超声速双喷流近声场,分析了两个喷流各自发出的啸音在近声场的相位关系,研究了喷管间距对双喷流耦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单喷流,双喷流耦合啸音在A模态时,呈现出反对称或对称模式,在反对称模式下,喷管中间区域啸音强度减小,对称模式下,双喷流中间区域啸音强度略大于单喷流啸音;B模态时,两个处于摆动模态的喷流啸音在喷管中间区域同相而发生耦合,极大地增强了B模态的幅值,达到160dB;C模态的相位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对比不同喷管间距下的双喷流近声场,发现喷管间距过小或过大均不利于B模态的耦合;喷管间距对C模态影响最大,当喷管间距变大时,C模态幅值及主导马赫数范围均增大。   相似文献   
63.
商用喷气式飞机DMC分析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对影响民机维修成本的要素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一些飞机维修成本数据。然后归纳总结了欧美多种飞机维修成本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出一种符合国内市场情况的DMC计算方法用于型号初步设计,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符合中国市场情况,并给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4.
确定着陆灯安装角度是民用飞机着陆灯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提出一种以主起落架旋转点为参考基准的着陆灯安装角度分析方法,并以某型号民用飞机为例,推算最佳安装角度。通过仿真证明该分析方法思路清晰、计算简单、实用性强,对民用飞机着陆灯系统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
论述了中国商飞新型单通道干线飞机C919如何体现新型飞机的优势,并结合航空公司商务战略,在了解市场、满足市场、服务市场的基础上,对大飞机市场销售方法进行研究,为实现初步面向国内市场再逐步走向国际市场的目标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6.
随着民用飞机数量的快速增加,航空噪声问题日益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增升装置作为重要的机体噪声源之一以其流动复杂性和声源多样性成为民用航空气动声学的难点之一,欧美各国为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总结了增升装置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以及控制措施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还特别关注了目前工业部门气动与声学的设计思想及需求。  相似文献   
67.
针对复合材料后机身加筋壁板构型选择问题,采用有限元前后置处理软件Patran建立有限元模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进行初步分析,利用复合材料结构分析与优化软件Hypersizer进行结构形式的优化计算分析,优选出后机身壁板最佳结构形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有意义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68.
驾驶员模型对驾驶员诱发振荡评估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飞机设计中,应用不同的驾驶员模型来预测驾驶员诱发振荡(PIO)是避免人机系统出现不良耦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人-机闭环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某一电传飞机为例,采用Ⅱ型PIO的开环发生点OLOP评估准则,分别使用增益驾驶员模型和修正Neal-Smith驾驶员模型对人机闭环系统中的PIO易感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对比研究了不同驾驶员模型对OLOP评估准则评估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驾驶员模型对Ⅱ型PIO评估准则(OLOP)的评估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相同驾驶员模型下不同的驾驶员增益对评估结果也有影响。在使用OLOP评估准则时应充分考虑驾驶员模型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双脉冲发动机快速建压过程中轴向隔层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轴向隔层式双脉冲发动机在Ⅰ脉冲燃烧室点火建压过程中Ⅱ脉冲药柱和隔层的变形情况,建立了隔层和药柱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及外推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Ⅱ脉冲药柱长度较长的端面燃烧药型的双脉冲发动机,轴向隔层在I脉冲燃烧室快速建压过程中的变形较大。设计并进行了I脉冲燃烧室快速充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I脉冲燃烧室快速充压过程中,轴向隔层变形较大,变形量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外推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JF-45环氧树脂/氰酸酯共聚物的流变特性,并根据双阿累尼乌斯方程建立了JF-45环氧树脂/氰酸酯共聚物的化学流变模型,并对共聚物的黏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80~160℃,共聚树脂体系的相对黏度特性符合双阿累尼乌斯黏度方程;在低于160℃时反应迟缓,初始黏度较高;随着温度升高,树脂黏度降低,随时间延长黏度增加,在170℃附近黏度急剧上升;由DSC曲线和流变模型确定了共聚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