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0篇
航空   188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17篇
  1994年   39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们一生从事航空活动 ,当纪念母校百周年之际 ,不禁饮水思源 ,回忆当年既得益於航空的正课教育 ,又得益於“交通大学航空模型研制会”三、四年的课外航空教育活动 ,特此抛砖引玉 ,仅就笔者所知撰文纪念 ,尚请同学和师长们斧正。一、艰苦学习、航空报国当大片国土沦陷、抗日烽火正旺 ,来自广东、香港、东北、江苏等等各地、满怀航空报国热情、用功于陪都九龙坡交大总校的青年学子们 ,在航空系二年级郑显基、王学让、周懿荣、马龙章等同学带头制作航空模型 ,并受到学生社团活跃的启发下 ,航空系 4 6、4 7、4 8届的十多位同学于 194 4年秋成立…  相似文献   
22.
姚编《中国航空史》虽然增添了现代史及其它部分 ,但由于姜著《中国航空史》的存在 ,总不能笼统说是“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填补了……某个现代史的一些空白”。也由于马毓福 ,高晓星、时平、陈应明、王工一、赵中、赵元孚、卢秉刚、关中人、黄汉纲、方雄普、陆永正、赵荣芳……等等 ,还有台湾方面萧强、李德标、卢克彰、刘文孝……等等著作问世于前 ,各有千秋 ,都具备了一定历史文献的价值 ,哪能视若无睹 ,抹煞前人的研究成果。其实著书编书总离不开参考、引用、借鉴前人的成果。后人尝果 ,当知前辈维艰。实…  相似文献   
23.
(一)延安集结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日本初步表示要投降.上百年受尽洋人欺侮的中华民族,受尽日本帝国主义凌辱的中华民族,这下子可翻身了!多年受尽抑压的情绪,现在象火山一样爆发了! 欢呼声、锣鼓声、振撼环宇!“日本投降了!”、“抗战胜利了!”、“中华民族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连续不绝,响彻延安的山山谷谷.  相似文献   
24.
本文描述的是研究爆炸成型发射弹(EFP)模型的流场及超高速空气动力特性所用的弹道试验设备;简要报导了记录全尺寸干涉图形的技术;对径向密度分布再现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在零攻角实验时不同模型的空气动力阻力是采用简化方法来计算的;对各种不同EFP型式的气动稳定性提出了定性估计的方法;并阐述了用于组合体超高速飞行特性研究的数值计算技术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25.
读着《航空史研究》(64)上,关中人先生的《韶关飞机制造厂小史》一文.其中提到顾问萨克.使我想起了往事.写出了下面的几段回忆以慰思念.  相似文献   
26.
1951年 11月 2 9日夜 2 3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今天是我们轰炸航空兵在夜间首战美国侵略军的日子 ,为此对这次夜袭敌占岛屿大和岛做了比较详细的记录 :1.任务 :配合我人民志愿军陆军部队解放大和岛 ,拔掉眼中钉。大和岛距我国边防重镇丹东市仅 74公里 ,为敌深入我方纵深最远的一个据点。敌利用其海上通道的优势 ,将大和岛作为他们的前沿观察哨 ,经常利用舰载雷达和岛上雷达站 ,侦察我区情报 ,尤其对我前线空军基地监视更为严密 ,有时我机刚刚起飞 ,即被大和岛雷达发现 ,并迅速传递到敌空军作战指挥中心 ,对我机起飞作战极为不利 ,急待除掉。…  相似文献   
27.
这里说的是美国退役空军上校巴伯,在湖南岳阳找到了救命恩人荣志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民冒着生命危险搭救美国飞行员的事迹过去已有耳闻,一位美国空军上校当年在洞庭湖上空遭日军击落后被两名中国男孩救起的奇特经历则鲜为人知,而这位被救起的美国飞行员瑞克斯·巴伯上校,正是1943年在所罗门群岛上空一举击落被尊为“日本战神”的联合舰队总司令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座机的英雄.  相似文献   
28.
素有“航空之乡”和“华侨之乡”美称的广东省台山市,最近由该市华侨历史学会整理编辑出版了—本《台山近代航空人物录》——侨史丛书之二。 《台山近代航空人物录》是一本资料  相似文献   
29.
解放后,我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从修理、仿制到自行设计研制的发展过程,为国家提供了一万几千架各种型别的飞行器和数万台航空发动机。纵观其中飞机型号之发展,不难看出运输机,尤其是中、大型旅客机一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缺口。真正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并试飞上天的大型喷气客机仅有一种,即运-10(Y-10)  相似文献   
30.
伟大的抗日战争已过去50多年了,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有力协助下,经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一扫近百年的沧桑受辱的历史,赢得了完全的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空军虽实力处于劣势,但仍能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特别是空军官兵英勇奋战、决死报国的气概,给处于极端困难下的抗战军民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空军终究未能有效地阻止日本取得长时间的绝对制空权、未能阻止日本飞机对我国内地的狂轰滥炸、未能有力促进地面战场形势的转化、来能影响各次战役乃至整个战争的进程.“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回顾这段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将会对我国人民空军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