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在研究了射频离子源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了光学镜面抛光离子束的去除效率与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射频离子源去除函数的形状为回转高斯形,利用Φ15mm的栅网,在靶距为30mm、离子能量900eV时,去除函数的峰值去除率为194nm/min,体积去除率为19.2×10-3mm3/min,半峰全宽值为9.2mm;并且去除函数的峰值去除率与体积去除率的变化均在3%以内,半峰全宽值的变化在1.7%以内。因此,射频离子源具有光学镜面抛光加工所需的去除效率,而且射频离子源具有好的稳定性,具备光学加工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球形抛光工具抛光机理和压力分布的分析,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和Preston假设,建立工件表面材料去除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获得表面材料去除轮廓曲线,并分析几个主要研抛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的影响,验证了去除模型的正确性,并获得了有镜面效果的工件。  相似文献   

3.
全昌业 《飞行力学》1997,15(2):62-67
简要了介绍了样条函数法的基本原理,飞机的数学模型和空气动力系数的样条函数表达式。用一算例说明了估计过程,获得了纵向气动导数随迎角变化的估计结果。同时还研究了迎角节点间隔和样条函数的次数对估计结果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样条函数法是非线性参数估计的重要方法之一,适当减小节点和间隔和适当增加样条函数次数可以提高参数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双曲度镜面蒙皮的成形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镜面蒙皮制造的关键技术 ;通过对 2 0 2 4 -T3/-T4优质镜面板拉形时的应变速率、应力应变状态、润滑与加载方式等相互影响的研究 ,取得了镜面蒙皮硬料拉形的工艺方法和实用的工艺参数 ,解决了镜面蒙皮表面易出现滑移线和由回弹引起的面形状精度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的约简遗传规划(PGP)算法和一种新的基于约简遗传规划的航空发动机起动动态线参数模型.这种模型采用遗传规划产生航空发动机起动模型的输入输出非线性模型集,并以二叉树结构表征函数项,运用正交最小二乘算法(OLS)估计二叉树分支(基本函数项)对于模型精度的贡献并去除复杂、冗余的函数项,从而加快遗传规划的收敛速度,最后通过GP进化可获得简单、可靠、准确的线参数非线性模型.发动机起动过程试车数据建模和与支持向量机的比较证明,这种方法可以产生适用性好、解析性强的线参数非线性模型,产生的模型可获得与支持向量机相当甚至更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小样本下分位数函数的Bootstrap置信区间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修开  吕震宙  岳珠峰 《航空学报》2012,33(10):1842-1849
航空产品试验一般为小样本试验,为了分析小样本情况下的试验数据,结合以概率加权矩为约束条件的最大熵法和求解置信区间及置信带的Bootstrap方法,提出了一种估计小样本试验件母体分位数函数置信区间的方法。最大熵法在矩约束下能够估计样本的密度函数,而以概率加权矩为约束条件的最大熵法能够针对小样本直接给出分位数的无偏估计,无需由密度函数积分得到累积分布函数,再进行转化得到分位数函数。Bootstrap方法求解置信区间具有不依赖于数据分布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徐会  康仁科  陈燕 《航空学报》2020,41(2):623505-623505
针对燃油喷嘴大修再制造中积碳难去除的问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喷嘴表面积碳的微观形貌和成分组成,为磁力研磨技术去除积碳方法的确定和工艺研究奠定基础。从旋转磁场的产生原理、磁针在磁场中受力和磁针在磁场中运动三方面综合分析了磁力研磨法的材料去除机理。采用电磁研磨装置对喷嘴进行积碳去除试验,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旋转磁场转速、磁针的型号尺寸和研磨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材料去除量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确定试验的最佳工艺参数。最优的工艺参数为:磁针型号尺寸Ø0.8 mm×5 mm,旋转磁场转速1 000 r/min,研磨时间40 min。通过微观形貌的观测以及表面应力检测分析,综合评价研磨后的喷嘴表面质量。结果表明,研磨后的喷嘴表面积碳基本去除,表面光滑,残余应力明显下降,金相组织完好。经过专业测试,研磨后的残余积碳小于技术要求规定值。采用磁力研磨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燃油喷嘴表面积碳,去除效率高,技术环保,满足绿色再制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航空发动机约简遗传规划起动非线性动态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最优化起动过程数据驱动动态建模的约简遗传规划(PGP)算法。这种模型采用遗传规划产生航空发动机辨识模型的输入输出非线性模型集,并以二叉树结构表征函数项,运用正交最小二乘算法(OLS)估计二叉树分支对于模型精度的贡献并据此去除复杂、冗余的函数项,从而加快遗传规划的收敛速度,最后通过GP进化可获得简单、可靠、准确的线参数非线性线参数动态模型。实际发动机起动过程建模应用案例证明,这种思路对于具有非线性输入输出关系特征的数据可以产生鲁棒性好、解析性强的线参数非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9.
风扰、气流扰动和模型未知部分的估计精度直接影响着无人机(UAV)的稳定性和控制品质,扩张观测器(ESO)能估计这些部分,但存在型别低,收敛性差,估计精度低等问题。补偿函数观测器(CFO)采用纯积分、补偿和传递函数型别的思想,改变了ESO结构,使得CFO较ESO高2个型别,精度高,收敛性强。然而,CFO是利用线性滤波器补偿系统的未知函数或扰动,对快速变化的高次非线性函数补偿能力不足。本文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替代了线性滤波器或积分器,提出了带有RBF神经网络的CFO,进一步提高了估计精度。应用带有RBF神经网络的CFO得到的非线性未知函数和扰动以及微分信息,设计了主动模型函数补偿控制算法,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将该模型补偿控制算法成功地应用于四旋翼飞行器姿态系统的控制。仿真对比了所提出的基于CFO的模型补偿控制,PID控制和自抗扰控制算法,同时在基于Pixhawk的控制测试平台实验中,对比了这3种控制策略,测试四旋翼飞行器对不同参考姿态的跟踪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在暂态性能和稳态跟踪精度方面,优于其它控制器。  相似文献   

10.
李建中  陈良猷 《航空学报》1988,10(10):491-498
 通过综合组内产品在先关系图的方式,将成组生产线转化为单一品种生产线形式,然后在几种启发式线平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关键路线与最大候选时间优先法。该方法通过实例试算,并与阶位法对比,效果比较满意。用该方法平衡了前哨机械厂4种不同型号风钻的成组装配线。  相似文献   

11.
离子推力器的极限寿命最终取决于栅极的极限寿命。针对LIPS-200离子推力器延长寿命到20000h以上的工程应用需求,在分析离子推力器极限寿命所对应关键失效模式及磨损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加速电压能够有效调节关键失效模式发展进程的工作机制,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离子推力器栅极极限寿命优化的恒定加速电压方法和步进调节加速电压方法。结合LIPS-200离子推力器寿命试验的过程及最终结果数据,在完全继承推力器现有技术状态和成熟度的前提下,采用恒定加速电压方法可以将推力器的极限寿命从现有的14649h提高到17300h,采用步进调节加速电压方法可以将推力器极限寿命提高到20400h,从而实现LIPS-200延长寿命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国内200 mm口径离子推力器放电室出口(即栅极上游附近)离子密度径向分布,采用实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LIPS-200推力器放电室出口离子密度进行研究。应用法拉第筒分别测试推力器栅极下游50mm和100mm位置处束流特性,结合经验模型计算出栅极出口(z=0mm)束流离子径向分布。在此基础上,通过栅极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出栅极系统透过率随栅孔电流变化关系,进而反推计算出放电室出口离子密度径向分布。结果显示:放电室出口离子密度平均值约为9.0×10~(17)m~(-3),最大值约为1.54×10~(18)m~(-3),最小值约为4.6×10~(17)m~(-3);离子密度径向分布具有较好的中心轴对称性,离子密度从中心处沿着径向先缓慢减小,在径向位置约为50mm时出现快速下降;对比放电室出口与栅极出口离子密度径向分布发现,中心位置两者相差最大,边缘处相差最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采用离子束技术对金刚石进行表面改性的试验研究,包括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及改性效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改性金刚石相比,改性金刚石具有很好的浸润性和结合力,其抗压强度、自锐性和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Dawn??s ion propulsion system (IPS) is the most advanced propulsion system ever built for a deep-space mission. Aside from the Mars gravity assist it provides all of the post-launch ??V required for the mission including the heliocentric transfer to Vesta, orbit capture at Vesta, transfer to various Vesta science orbits, escape from Vesta, the heliocentric transfer to Ceres, orbit capture at Ceres, and transfer to the different Ceres science orbits. The ion propulsion system provides a total ??V of nearly 11 km/s, comparable to the ??V provided by the 3-stage launch vehicle, and a total impulse of 1.2×107 N?s.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不同环境温度造成的30cm离子推力器三栅极组件离子刻蚀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仿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并试验验证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三栅极组件热平衡温度以及栅极间的相对位移变化,采用流体方法模拟了不同环境温度(20℃,-70℃,-120℃和-170℃)对三栅极组件的刻蚀影响,并结合短期寿命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屏栅达到温度平衡的时间无变化,而加速栅温度平衡所需的时间则明显延长,20℃下的屏栅和加速栅热仿真结果与室温下推力器热平衡试验结果比对误差分别为7%和5%;其次环境温度的降低,会导致屏栅与加速栅的中心间距和边缘间距均缩小,而加速栅和减速栅的边缘间距却逐渐拉大,仿真结果与栅极热间距摄像测量结果符合性较好;根据三栅极组件的栅孔径扩大率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计算结果来看,加速栅中心和减速栅边缘是离子刻蚀的主要位置,轰击至加速栅中心区域的离子数速率约是边缘的3倍,而轰击至减速栅边缘区域的离子数速率是中心的2.5倍,且环境温度的降低对加速栅中心区域离子刻蚀的影响更为强烈;经2100h的寿命试验验证,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符合,误差经分析认为主要来自于流体方法的参数设置过程以及栅孔壁面均匀刻蚀的计算假设。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离子推力器多模式化,分析了离子推力器功率宽范围调节限制因素,提出了两种宽范围调节策略;针对我国小行星探测任务,完成了30cm多模式离子推力器研制、功率宽范围调节限制条件确定、以及两种调节策略下多模式工作点设计及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降低放电室磁场强度可延伸离子推力器最小稳定工作功率,提高束流均匀性,实现离子推力器更宽功率范围多工作点设计;功率宽范围调节主要是屏栅电压和束电流的宽范围调节,二者通过栅极导流系数限制和交叉限制而约束;推力随功率增加呈线性增加关系,比冲随功率的增加总体上呈先快速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30cm多模式离子推力器在0.25kW~5kW内稳定工作,推力10mN~186mN,比冲1522s~3586s。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离子注入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航空零件、生物材料、模具和刀具等产品上的应用实例 ,着重叙述了成都发动机公司在航空发动机轴承和燃油泵上应用离子注入技术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对 2Cr13不锈钢表面进行了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III)与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复合强化处理。对强化后的试样进行了俄歇电子能谱(AES)、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及显微硬度、摩擦磨损和耐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试样表面层中含有强化相TiN和CrN;与基体相比,被处理试样的显微硬度显著增大,最大增幅达80 4%;摩擦系数降至 0 2~0 3,磨痕宽度最大减少了近 4倍;腐蚀电位最大提高了 5倍,腐蚀电流密度减少了 26倍。磨损中粘着现象大大减轻,耐磨耐蚀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9.
Kinetic simulations of supercritical, quasi-perpendicular shocks yield time-varying solutions that cyclically reform on proton spatio-temporal scales. Whether a shock solution is stationary or reforming depends upon the plasma parameters which, for SNR shocks and the heliospheric termination shock, are ill defined but believed to be within this time-dependent regime. We first review the time-dependent solutions and the acceleration processes of the ions for a proton–electron plasma. We then present recent results for a three-component plasma: background protons, electrons and a second ion population appropriate for SNR (heavy ions) or the termination shock (pickup protons). This ion acceleration generates a suprathermal “injection” population – a seed population for subsequent acceleration at the shock, which may in turn generate ions at cosmic ray energies.  相似文献   

20.
Dynami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f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nus ionosphere. The absence of a significant internal magnetic field at Venus allows the ionization to respond freely to gradients in the plasma pressure. The primary response to a gradient in plasma pressure is the nightward flow of the ionization away from a photoionization source on the dayside. The flow is approximately symmetric about the Sun-Venus axis and provides the source of O+ that maintains the nightside ionosphere during solar maximum. Modelling efforts have generally been successful in describing the average nightward ion velocity. Asymmetric and temporally-variable flow is measured, but is not well described by the models. Departures from axially-symmetric flow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nclude ionospheric superrotation at low altitudes and an enhanced flow at high altitude at the dawn terminator. Variability that is the result of changes in the ionopause height induced by changes in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is especially strong on the nightside. Ion flow to the nightside is also reduced during solar minimum because of a depressed ionopa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