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战斗机传感器进一步综合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战斗机传感器的综合化趋势发展迅速。从西方国家在研的各种战斗机传感器来看,机上传感器实现全部综合化已近在咫尺。与此同时,现役战斗机的设备改装上也突出了这一点。所有这一切势必引起空战战术和飞行员训练方法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2.
赵全  黄俊 《飞机设计》2011,31(2):9-12,29
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超视距空战逐步成为了现代与未来空战的主要战斗方式.而隐身技术作为提高战斗机空战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正被各国所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基于影响图的兰彻斯特微分方程,对战斗机在超视距空战中的隐身效能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算例,计算了不同RCS下的战斗机超视距空战交换比,从而分析了战斗机RCS对战场走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第三代战斗机空战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林刚  高浩 《飞行力学》1995,13(4):8-15
运用计算机对空战格斗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需要给予重大改进,以适应第三代战斗机及其武器系统的新特点,主要的改进工作集中于基本数学模型的建立,飞行动作的描述和目标函数的选取上,通过对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掌握了对第三代战斗机进行数值空战模拟的基本规律,在充分反映其高机动性和全向攻击的现代空战技术特点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郭巍  岳涛 《国际航空》2009,(6):33-34
针对未来海上空战的特点,通过美俄两国主要的舰载战斗机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几点对未来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孙聪 《航空学报》2021,42(8):525826-525826
制空权是当代战争一切空中行动的前提条件,而承担空中优势重任的战斗机的研发工作长期以来为各军事大国所重视。数十年来,美军在空战理论、战斗机研发和空战实践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已率先完成由能量机动制胜向信息机动制胜的空战能力转变。随着自主、人工智能、无人、通信、计算等技术的快速进步,美军正在塑造以下一代战斗机为核心,以复杂空战系统为基本空战单元的新空战形态,认知机动制胜将是未来空中对抗的制胜机理。本文将系统梳理空战制胜机理的演变历程,结合当前技术发展与布局,研判未来战斗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关于无人战斗机空战对策的研究已经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成为热门研究课题之一.介绍了空战对策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对空战博弈模型的建立以及混合策略下期望支付函数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描述,最后对无人机战斗机空战对策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义军  黄俊 《飞机设计》2007,27(6):56-59
超视距空战已经成为现代空战的主要模式。本文通过对战斗机生存力进行分析,用概率分析法计算了敏感性概率和易损性概率,评估了飞机生存率和飞机损失比等作战效能指标,发展了一种新的超视距空战效能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战斗机一对一超视距空战效能评估的计算实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法国国防部和达索公司实施的“阵风”战斗机的“三步走”发展计划,“阵风”战斗机正经历着从良好的空战能力+有限的对地攻击能力的F1型向空战能力+对地攻击的F2型的过渡期,并计划到2006年实现完全多功能型的F3型。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当其冲的是“阵风”的雷达及其他传感器系统的研制。RBE2雷达“阵风”的机载雷达RBE2设计从1989年开始,现已装机,它在拥有空一空作战能力的同时,兼有某些空地能力。适于F2型“阵风”飞机的雷达将增加一定的“地形跟随”能力,2003年交付。在其基础上,F3型将拥有低空…  相似文献   

9.
欧洲战略防御计划--未来空战系统(FCAS)是由法、德、西班牙等国家主导的下一代空战体系,项目主要包含对下一代欧洲战斗机发动机(NEFE)、下一代战斗机(NGF)和下一代武器系统(NGWS)等的研制工作。赛峰集团和MTU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欧洲下一代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下一代战斗机将于2040年投入使用,以替代当前欧洲的“台风”战斗机和“阵风”战斗机。这一协议是FCAS项目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0.
尹江辉  刘昶 《飞行力学》1997,15(4):35-39
在评估过失速机动飞行的敏捷性中,首先建立了具有过失速机动(PST)能力的战斗机F2的数学模型,对常规战斗机F1与PST战斗机F2的空战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了在两架战斗机中F2首先攻击时间(t1)和攻击时间范围(TWIFE)。结果表明,战斗机F2比F1更具有空中格斗优势,空战中发动机推力、迎角变化率、操纵规律和离轴发射角(μ0)等因素对战斗机过失速机动敏捷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是以对未来空战的设想为基础来进行的。目前设想的未来空战可分为两个阶段:(1)超视距空战。这时战斗机可通过预警机、地面雷达站或战斗机所载雷达来发现敌机,然后用发射后不管的中远程导弹拦截目标。导弹发射前并不要求战斗机做急剧机动,但却要求飞机在第一次攻击后迅速退出  相似文献   

12.
武器系统的效能仿真是开展武器系统总体论证的重要手段,对战斗机而言,它的效能主要体现在空战能力的高低.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单机(I对1)和多机(M对N)的空战仿真,评估包括飞机、发动机、火控雷达和机载武器系统等性能的综合空战效能,是美国和俄罗斯从研制第三代战斗机(如F-15和F-16、米格-29和苏-27)开始采用的重要手段.其中单机空战仿真主要研究航空技术对飞机空战效能的影响,而多机空战仿真则研究飞机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陈怦  赵涛 《飞行试验》2001,(3):2-4,13
简要介绍战斗机功能敏捷性尺度即空战周期时间,动态速度转弯图,相对能量状态及其计算方法;给出了这些指标在战斗机空战时的作用;并以某型飞机为例,进行了具体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完整反映某飞机的敏捷性必须用功能敏捷性的几个尺度综合衡量。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战斗机超视距空战的作战方法,构建了雷达、导弹和战斗机的功能模型,以及空战各阶段的作战流程。以战斗机损失比来分析结果,采用2k因子法设计和统计了战斗机隐身性能、导弹射程、战斗机数量、信息共享等因素的影响。当战斗机的RCS较低,使得敌方雷达探测距离显著降低,导弹的发射距离显著低于其射程时,导弹射程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其对空战结果的影响将小于RCS;战斗机之间有信息共享相对于无信息共享情况,红/蓝损失比平均提高61%;信息共享可以增加空战优势,提高己方战斗机群的打击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2005年,美国空军F-22A"猛禽"战斗机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之后,F-22A战斗机中队作为空战主力多次参加大型演习,飞行员一直在提高F-22A的空战能力。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F-22A已经完成与美国空军其他作战系统的整合,具备与其他军种和盟军执行夺取战区制空权的任务能力。虽然面临以T-50为代表的外国第5代战机的强势挑战,F-22A战斗机中队的飞行员和维护技师表示仍能在未来空战中保持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王忠俊  高浩 《飞行力学》1994,12(2):15-20
介绍了战斗机功能敏捷性尺度,即空战周期,动态速度转弯图,相对能量状态,指向余度及其计算模拟方法,给出了这些指标的衡量战斗机空战性能时的作用,并以F-16及Mig-29飞机为,具体的计算,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必须用功能敏捷性的几个尺度才能完整地反映某架飞机的功能敏捷性,用功能敏捷性尺度测量了飞机本体和飞机控制系统组合的能力,且计算结果对操纵方案敏感。这一工作对我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空战性能评估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7.
无人战斗机概念及其技术需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人战斗机作为一种新型武器系统,将在未来空战中发挥重大作用。本文主要就目前存在的各种无人战斗机(UCAV)概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基本性能和技术需求,提出了未来无人战斗机的三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战斗机的发展对隐身与气动技术的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斗机在现代战争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在未来空战中获得主动权,各国都非常重视高性能战斗机的研制和发展,作者分析了战斗机及无人作战飞机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战斗机隐身性的作用及在飞机布局设计中采用的减缩措施,提出了新一代战斗机的阢身及气动力性能的指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半个多世纪以来,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每一代战机都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双重作用下走上历史舞台,或闪耀着成功的光芒,或经历着尴尬的失败,以F-22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将是21世纪上半叶的主要战斗机。这种在实验室里由军方想象未来战争环境而催生的昂贵战机,能在未来空战中发挥主导作用吗?对此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20.
英国建造用于新型武器测试的空战模拟器英国国防评审和研究局(DERA)开发了一个并不是用于训练,而是用于空战武器系统评估的空战模拟器。它可以帮助有关部门作出采购决定,也能以此更清楚地阐述远期的战略研究。这台称作JOUST的模拟器由12个喷气式飞行员工作站及4个欧洲战斗机驾驶舱组成。高分辨率的投影屏为飞行员提供了一个宽视场的空战模拟环境。此外,3台指挥员工作站可控制所有战斗机、计算机生成的敌方武装以及地面防空导弹阵地这样的地面系统。JOUST的主要优点是能检测演习、作战系统,无需实战验证而获得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