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分析了未来全球公务机市场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某国产公务机的总体布局和内饰特点,并与国外知名品牌公务机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国产公务机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出于对未来喷气公务机市场需求的良好预期,同时也为了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优势,喷气公务机制造商近期开发了10余款新产品,形成了历史上少见的新产品发展热潮。  相似文献   

3.
王钟强 《国际航空》2001,(10):51-54
世界公务机市场从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停滞后,到今天已进入了颠峰时代。到2000年,全世界交付了700多架喷气公务机,价值超过 100亿美元,一举超过军用飞机的销售额。湾流、达索、庞巴迪、赛斯纳和雷神等5家生产商将主宰未来10年的公务机市场。超豪华和超音速公务机将成为未来世界公务机市场的新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GDP保持着8%的增长速度,通用航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对公务机的需求。近3年中国民航的发展结构中,公务机增长最快,据预测,未来10年,公务机市场规模每年将以平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中国公务机数量将达260架以上:未来10年中国公务机市场需求量为1000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最具潜力的公务航空市场之一。安全运誉是公务机飞行的首要任务,随着国内公务机机队的规模化,机队机型复杂化,保障公务机运行安全成为民航安全领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公务机销售趋于平稳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公务机制造业的销售大幅下滑,喷气公务机的交付量从高峰时期的1200架降至2012年的700架。在2011年略有上升后,现在看来公务机平稳的交付量便成为一个好的预兆。国际预测公司预计,未来五年将要生产4474架公务机,总价值为1092亿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公务机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内公务机市场风起云涌,发展势头之快不仅超出市场预期,而且超过绝大多数业内人士的展望。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表示,"在近三年中国民航的发展结构中,公务机增长最快,2011年增长率达28%,增长超过客运、货运以及其他类别的航空"。加拿大庞巴迪公司中国区域副总裁韩智宇也曾对媒体表示,"未来20年中国市场将有2360架新公务机的需求。这也意味着未来20年,中国公务机市场的规模将是现在的十倍以上。"事实证明,中国公务机在2011年增长的数量已经超过2010年之前拥有的飞机数量之和。快速增长的公务机需要与之相对应的团队来运营和管理,目前已经运营和准备申请筹建的公务机公司有数十家之多。  相似文献   

7.
张进 《国际航空》2014,(4):29-29
近年,中国已成为法国公务机制造商达索猎鹰最主要的新机销售市场之一,尤其是猎鹰7X公务机,销量仅次于美国市场。未来,猎鹰5×将成为该公司在中国的另一主推产品。  相似文献   

8.
正庞巴迪公务机天津服务中心开业4月7日,庞巴迪公司在大中华区的首个自有维修设施庞巴迪公务机天津服务中心在天津开业。该服务中心占地面积8897平方米,功能单元包括机棚、办公区和车间工作区。未来将采用与庞巴迪其他全球网络服务中心相类似的管理流程与程序,为庞巴迪公务机客户提供公务机维护、修理、大修及商用飞机备件仓库运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和服务支持。此前于3月15日,该中心已经获颁CCAR 145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中国的公务机市场步入了理性、平稳的阶段,许多企业依然认为中国公务机市场有着很大的需求潜力。据庞巴迪公司预测,未来10年中国市场将接收950架公务机。因此公务机维修服务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华夏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CAMECO)是国内首家支线航空维修企业,主要为支线客机、公务机、通用飞机、直升机等中小型航空器提供大修、改装和部附件维修等服务。该公司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空港产业园。南通市毗邻上海航空枢纽,南通机场作为上  相似文献   

10.
民航动态     
<正>尊翔公务航空获颁CCAR 135部运行合格证10月27日,尊翔公务航空正式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CAR 135部运行合格证。目前,尊翔公务航空已经在南通机场建成了16000平米的机库和附属设施,拥有近200人的飞机维修和改装团队,可同时开展8架公务机的维修或改装工作,具备庞巴迪全系列公务机的D检维修能力,并可提供从概念设计、工程设计以及施工安装到型号取证的全流程公务机改装服务。未来,尊翔公务航空还将在公务机FBO、飞行员模拟器培训、私人飞机托管、飞机拆解和附件  相似文献   

11.
刘贺  董金钟  伍耐明 《推进技术》2010,31(4):483-489
利用试验方法研究合成射流激励器对同轴射流掺混控制的作用效果,探索在激励器控制作用下掺混效率的变化规律和流动结构,分析了掺混效果被控制的物理机制。利用激励器零质量射流大幅度提高内外涵道射流的掺混效率,缩短高速区的长度,流动掺混更均匀。  相似文献   

12.
合成双射流控制翼型分离流动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双射流激励器是合成射流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所形成的射流具有更高能量、流动更稳定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合成射流与合成双射流对翼型分离流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合成射流可以将翼型失速攻角提高2°、最大升力系数增加18%,合成双射流可以将翼型失速攻角提高4°、最大升力系数增加35%,证明了合成双射流具有更好的分离流动控制效果。另外着重分析了合成双射流工作频率和动量系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发现当激励器工作频率为流场特征频率的1和2倍时,对翼型气动特性的改善效果最好,同时控制效果会随动量系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多喷口喷流对侧向喷流流场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向喷流控制研究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在于了解、掌握喷流与来流的干扰,寻找提高喷流控制效率的方法,不同截面多喷流同时工作便是其中一种。多喷流同时作用时,下游喷流会受到上游喷流的影响,与直接来流干扰现象不同,控制效率不同。针对这种情况,φ1m高超声速风洞从测压租测力两方面进行了多喷口喷流对侧向喷流控制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试验采用锥柱模型,喷管均位于同一母线上,喷管数目为单喷和三喷。结果表明:上游喷流的低压区会影响下游喷流,当喷流数目增加时,喷流与来流的干扰与多个单喷的叠加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4.
未来智能空战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智孝  杨晟琦  朴海音  白成超  葛俊 《航空学报》2021,42(8):525799-525799
随着装备战斗力生成模式逐渐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发展演变,未来航空主战装备的定位、形态及运用将可能发生根本性变革。为应对新时期空战任务所面临的环境高复杂性、博弈强对抗性、响应高实时性、信息不完整性、边界不确定性等一系列挑战,交叉融合人工智能理论与空战对抗技术,研发智能空战系统,将有望在下一代无人制空装备谱系中构建不对称"智能代差",成为制胜未来空天战场的核心关键。本文完整梳理了智能空战研究的发展脉络,总结了以专家机动逻辑、自动规则生成、规则演进、机器学习等方法为代表的智能空战基础理论。从体系、应用及技术视角全面剖析了智能空战的发展趋势,以智能空战的不确定性、安全性、解释性、迁移性、协同性为切入点阐述了智能空战应用落地的若干问题,以期为未来智能空战技术研究勾勒出一条新的探索路径,为人工智能理论与航空科学技术的跨领域交叉融合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合成双射流控制NACA0015翼型大攻角流动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杰  罗振兵  邓雄  孙健  沈铮 《航空学报》2016,37(3):817-825
设计了一种卧式合成双射流激励器(DSJA),并对其在翼展中段控制NACA0015翼型大攻角流动完全分离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射流出口位置及射流能量对控制机翼流动分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成双射流激励器对机翼大攻角流动分离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可显著提高机翼流动分离攻角;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射流出口相对分离点的位置是影响控制效果的重要参数;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出口任一出口位于分离点之前,且越靠近分离点,其对边界层分离的控制效果越好,并且当分离点位于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出口之间,且离第一出口位置较近时,合成双射流"接力"控制机翼分离的效果更加明显;与合成射流"单射流"相比,合成双射流"两射流"对分离点位置的有效控制区域明显增大。此外,提高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射流能量,其控制机翼流动分离的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前向追击在拦截高空高速目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分别综述了前向拦截导引律和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其中,直气复合控制分别从点火逻辑设计、控制分配方法、气动舵控制和直接力控制分别设计、俯仰和偏航通道同时设计、复合控制导弹的制导律设计等几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并介绍了复合控制前向拦截导引律进展。最后,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入射喷口宽度对环形射流激波聚焦起爆爆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射流入射喷口宽度对环形激波聚焦爆震起爆的影响,本文以氢气和空气混合物为例,对不同射流入射喷口宽度的环形激波聚焦爆震起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入射温度为一定值时,不同宽度的环形射流入射喷口对应着不同入射压力pin的临界值,当pin大于该临界值时,其形成的激波聚焦才能够形成高温、高压区域,从而起爆爆震波;随着入射喷口宽度的增加,射流的入射强度增大,其对应的临界入射压力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8.
杨立军  刘陆昊  富庆飞 《航空学报》2021,42(12):624974-624974
本文总结了有关非牛顿流体射流雾化特性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预测非牛顿液体射流初次雾化失稳特性的理论方法,介绍了有关非牛顿流体射流初次雾化的实验现象和特性参数。当射流初次雾化的过程结束后,破碎产生的液滴会在高速气流中发生二次雾化。随后,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非牛顿流体液滴二次雾化实验研究的相关进展。分析了液滴二次雾化的实验现象,总结了不同种类液滴二次雾化过程中所研究特性参数,如破碎模态、临界韦伯数和初始变形时间等随来流气体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基于液滴二次雾化物理过程所建立的预测喷雾场液滴平均粒径的雾化模型。最后,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给出了非牛顿液体射流初次雾化和二次雾化实验研究的后续重点研究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朱呈祥  郑浩铭  尤延铖 《航空学报》2019,40(6):122783-122783
高压环境下的撞击射流是液体火箭推进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燃料雾化方法,其雾化效果将直接决定最终燃烧效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工具,对10 MPa高压环境下剪切稀化非牛顿直角撞击射流的三维非定常雾化特征、机理及非牛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环境下该撞击射流的雾化流场呈圆形辐射状分布并形成Mushroom头部和Ω状的局部凸起,气体中的涡量分布表现为有序贴附区和无序爆炸区两类,液膜向液丝的破碎主要受平均气体力和平均黏性力作用影响,而液丝向液滴的破碎则主要受局部流场参数影响,撞击雾化过程中液体无量纲表面积不断增长并可分为5个阶段。此外,撞击射流头部在局部强剪切力作用下其无量纲黏性系数最低降至仅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