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工程实际出发对工程上常用的聚光器进行性能比较,可以得出适合太阳能火箭发动机(STP)的聚光器及其具有的性能优点。在研究此种聚光器设计方法的过程中,推导出相关公式和其中的关键技术,这对STP聚光器的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火箭发动机吸热/推力室流场及性能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某大型太阳能火箭发动机(Solar Thermal Propulsion:STP)的实验情况,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基本实验条件估算.然后利用FLUENT计算软件,采用等壁温模型,对其吸热/推力室的内部流动、传 热情况,以及STP的性能特征等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这对STP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晏鑫  鲍创  閤海峰  宋方舟  高鹏  刘向雷 《推进技术》2021,42(12):2866-2880
本文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蓄热式太阳能热光伏-热推进双模系统的蓄/释热特性和推进性能。在蓄热式太阳能热推进系统工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射线光学的光路分析验证了聚光器设计的合理性,并获得吸热腔壁面能量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了相变蓄热过程的影响因素。基于场协同原理对热光伏再生冷却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热光伏具有较好的散热特性,提高发电功率;通过整机流动换热仿真,分析了工质流体在推进器内部的换热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蓄热式热推进器具有达到734s比冲和0.9N推力的推进性能,以及能够满足日蚀区微小卫星的供电和推力需求。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热推进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空间动力平台,螺旋通道是STP(Solar Thermal Propulsion)推力室/热吸收室内部关键结构之一。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改变螺旋通道结构参数,对STP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深入分析了STP的推力,比冲、质量流量变化情况,得出了一般情况下螺旋通道的长度,宽度参数范围,同时比较了单、双通道的优缺点,所得的结论对STP推力室/热吸收室推进剂加热通道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是一种通过将环形网络拓扑从逻辑上优化成树形结构的重要协议,正确配置STP对于二层网络性能有着直接影响。本文从兰州管制区一起甚高频电台监控大面积掉线故障入手,详细分析了故障原因及排查过程,引出STP在二层网络中的作用,并详细介绍了STP的功能以及运行机制,对于网络维护单位及个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热推进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太阳能热推进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不同方案太阳能热推进的原理、结构和性能特点,并对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国外发展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这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推进剂通道结构对太阳热发动机影响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杨立军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5):1156-1162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改变推力室螺旋通道结构参数,对太阳热发动机(STP)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深入分析了STP的推力,比冲、质量流量变化情况,得出了一般情况下螺旋通道的长度,宽度参数范围,同时比较了单、双通道的优缺点,所得的结论对STP推力室/热吸收室推进剂加热通道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在日蚀区太阳能热推进器推力失效、电力中断的问题,提出了蓄热式太阳能热光伏-热推进双模系统结构,并对系统各部件建立相关物理数学模型,分析了工质种类、工质流量等因素对推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推进器在日蚀区30min内持续提供推力和电力供应,砷化镓热光伏电池在无工质工况下能提供10W左右的低功率电力供应,在设计工况下能提供50W~110W的电力供应;液氢作为工质时,最大比冲将达到806s,随着工质流量的持续增加,比冲损失速率呈现先加快后减慢的变化趋势;液氨作为替代工质具有更快的加热速率,其比冲为240s~300s远低于氢工质比冲,其推力系数1.77要略高于氢工质推力系数1.7。通过本文研究,蓄热式太阳能双模推进系统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且推力及比冲适中,有望弥补低比冲化学推进和小推力电推进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李丽芳  郭朋真  刘荣强 《航空学报》2018,39(Z1):722187-722187
面向空间太阳能电站(SSPS)对大口径太阳能聚光器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超大型、轻量化、高精度的空间可展开柔性聚光器的新构型。采取理论建模、计算仿真、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抛物面构型原理、展开机构折展原理、展开态结构稳定性、动态聚焦精度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完成大口径可展开柔性聚光器的设计。提出了基于多层弹性花瓣镜体复合结构的大口径柔性聚光器优化创新设计方法。由于采用薄板柔索结构,本聚光器具有精度高、展收体积比大、质量轻、在线控制简单等优点,为空间太阳能电站千米级聚光器提供一种创新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先进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吸热/蓄热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进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研究目的是提高系统的效率,提高功率/重量比,为将来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在空间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通过对四种先进太阳能吸热/蓄热器的结构、性能及其设计进行分析评价,为进一步研究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吸热器/蓄热器提供了参考依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管吸热器作为先进太阳能热动力系统吸热/蓄热器,大大减轻了系统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吸热器的热性能、降低吸热器的质量,将热管用于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的吸热蓄热器,建立了相应的物理和数学模型,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计算了蓄热容器最高温度、热管最高壁温、工质出口温度、相变材料(PCM)熔化率等参数,并与基本形吸热器进行了对比,验证了PCM的储热能力,减小了工质气体出口温度的波动。计算结果可用于吸热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刘畅  陈公牧  李路  王超  谢福林 《飞机设计》2013,(5):18-20,26
从太阳能模型飞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太阳能电池应用在航模飞机上的技术难点,针对机载平台、太阳能电池应用、推进系统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解决优化方案。实践表明了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能达到只依靠太阳能电池作为动力,实现滑跑起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吸热/蓄热器是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关键部件之一,主要作用是吸收太阳入射热流和蓄热。由于吸热/蓄热器内换热管各容器单元表面温度不同,热流通过热辐射重新分布,所以容器单元的表面热辐射率将很大的影响吸热器的热性能。通过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吸热器腔体辐射模型,结合换热管的传热模型计算吸热器的传热过程。计算得到了两种典型的换热管表面热辐射率下吸热器的能量损失、工质吸收能量、换热管最大温度,工质出口温度等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了表面处理对于吸热器热性能的重要性。计算结果可以用于吸热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柔性太阳翼在轨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的太阳电池翼在轨的温度状况对其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相比于刚性太阳翼,柔性太阳翼有着质量轻,综合性能好,结构也较简单等优点。在考虑了地球红外辐射,地球的太阳反照,太阳辐射加热的前提下,以柔性太阳翼为研究对象,利用I-DEAS TMG建立2种太阳电池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柔性太阳翼厚度方向的温差,以及不同太阳高度和工作状态对其在轨温度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飞行器绕轨道飞行进入第2个周期后,太阳电池温度场呈现周期变化特性;柔性太阳翼正反两面温度几乎一致,不会因为厚度方向的温差引起热应力;0°太阳高度角分流状态太阳电池温度最高,温度变化最为剧烈;66°太阳高度角工作状态,太阳电池的温度最低,温度变化最为缓慢;电池板面内温差极小。  相似文献   

15.
宁晓琳  黄玉琳  晁雯 《航空学报》2020,41(9):324253-324253
针对航天器,尤其是深空探测器的自主导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太阳圆面速度差天文量测信息,该信息利用太阳的较差自转所造成的太阳圆面各点速度不同的特性,是探测器当前位置的函数,其几何本质是一个探测器的位置圆锥。在此基础上,基于太阳圆面速度差和太阳视方向互补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太阳圆面速度差/太阳视方向组合导航新方法,将太阳圆面速度差与太阳视方向2种量测量结合起来,实现了量测量之间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了导航性能。以太阳探测器为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单独用太阳圆面速度差或太阳视方向的导航方法,基于太阳圆面速度差/太阳视方向的组合导航方法精度分别提升了10.2%和16.0%。此外,还分析了光谱仪精度、采样周期和光谱仪数量对导航性能的影响,为深空探测自主导航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Since November 1978 a set of total solar irradiance (TSI) measurements from space is available, yielding a time series of more than 25 years. Presently, there are three TSI composites available, called PMOD, ACRIM and IRMB, which are all constructed from the same original data, but use different procedures to correct for sensitivity changes. The PMOD composite is the only one which also corrects the early HF data for degradation. The results from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VIRGO radiometry allow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influencing the long-term behaviour of classical radiometers in space. Thus, a re-analysis of the behaviour of HF/NIMBUS-7 and ACRIM-I/SMM was indicated. For the former the situation is complicated by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no in-flight means to determine changes due to exposure to solar radiation by comparison with a less exposed radiometer on the same spacecraft. The geometry and optical property of the cavity of HF is, however, very similar to the PMO6-type radiometers, so the behaviour of the PMO6V radiometers on VIRGO can be used as a model. ACRIM-I had to be revised mainly due to a henceforth undetected early increase and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degradation. The result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for solar radiometry from space, but they also provide a more reliable TSI during cycle 21.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vised PMOD composite and the ACRIM and IRMB are discussed by comparison with a TSI reconstruction from Kitt-Peak magnetograms. As the PMOD composite is the only one which has reliable data for cycle 21, the behaviour of the three solar cycles can now be compared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陈弈澄  齐瑞云  张嘉芮  王焕杰 《航空学报》2019,40(7):322827-322827
针对采用太阳帆、太阳电混合小推力推进的航天器,研究了其在日心悬浮轨道的保持控制问题。为解决已有控制方法中未综合考虑内部未建模动态和外部未知扰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系统控制性能,设计了一种高性能滑模控制策略。首先,考虑模型不确定性,建立了混合小推力航天器在日心悬浮轨道柱面坐标系的动力学方程;其次,基于改进型条件积分滑模面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设计了控制律,结合自适应方法在线估计不确定参数;接着,将求取的虚拟控制量在推进剂最优条件下转换成实际控制量,即太阳帆姿态角和太阳电推进力;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了上述设计方法提高了系统鲁棒性,减小了轨道位置超调,并且混合推进相比于单一太阳帆推进,在更短收敛时间内控制精度提高了4个数量级,相比于单一太阳电推进,一年可以节省约89.6%的推进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