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航空》2009,(9):5-5
俄罗斯航空工业重组后成立的联合飞机公司(OAK)将全国所有的飞机设计和制造单位合并.希望实现技术能力的集中,确保已立项的项目顺利进行及研制经费及时到位。虽然业内偶尔还会响起反对合并之声.但OAK总裁波格西扬表示.他们将会在今年完成2025年长期规划中的工业结构改革的第一阶段工作,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OAK)于2008年公布了他们在2025年前的战略发展纲要其目标是使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飞机制造中心之一,并拥有广泛而多样化的产品系列。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新组建的联合航空制造公司(OAK)最近提出,如果能够从俄罗斯联邦预算中获得120亿美元的国家担  相似文献   

4.
飞飞 《国际航空》2007,(6):58-60
俄罗斯自普京执政以来一直非常重视航空工业的发展,为重树航空强国形象,俄罗斯对航空工业进行了一系列结构改革。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OAK)的建立。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准备,这艘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巨型航母目前已经开始启航。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更大物理口径的平面可展开天线,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拓展的双向平板折展单元机构,并对其拓展方式、自由度和运动学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结合四棱锥和三棱锥机构,设计了一种新的双向平板折展单元机构构型,并简述其基本组成和拓展规律。其次,根据展开运动特性,将机构简化为平面机构,并计算了自由度,确定了驱动数目和位置。最后,采用闭环矢量法建立其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展开轨迹、奇异位置及杆件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运动特性。将运动学模型的解析解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张明辉  陈真利  顾文婷  李栋  张帅  袁昌盛  王龙  张彬乾 《航空学报》2019,40(9):623052-623052
翼身融合(BWB)布局作为一种创新的布局形式,成为未来民用飞机发展的热点。与传统布局相比,BWB布局具有综合优势,是以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环保性为发展目标的下一代大型民用飞机的理想布局。针对BWB布局低速飞行性能不易满足"绿色航空"发展目标的技术现状,分析当前BWB布局高低速综合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改善低速性能的应对策略。通过总体参数对高低速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分析了影响高低速协调设计的各种因素,指出翼载是影响高低速协调设计的核心参数。基于项目组长期研究工作,提出了综合考虑高低速性能的BWB布局设计要求,建立了高速向低速适当妥协,综合平衡高低速矛盾的设计思想,给出了由三点技术措施构成的高低速协调设计原则。根据本文提出的高低速协调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采用多学科综合优化和气动综合设计方法,进行了概念方案的高低速协调设计,获得了高低速协调、综合性能优异的概念设计方案。CFD分析和风洞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协调设计后的概念方案,在保持优异巡航性能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低速性能,降低了对增升能力的需求,减小了高升力状态力矩平衡措施的设计压力,达到了保证巡航效率和提升低速性能的协调设计目标。本文提出的高低速协调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为提升BWB布局低速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可应用于翼身融合类民机布局研究,并可为其他用途翼身融合类飞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51系列单片机在KeilC开发环境中64位数据的显示问题。51系列单片机为8位,其常用的开发环境KeilC最大支持32的整数,因此无法显示64位的整数。对此作了分析,提出了两种解决办法:计算法和查表法。结合实例,对其原理和实现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并用C语言实现了这两种算法,给出了源程序和流程图.  相似文献   

8.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1909年,冯如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仅6年后造出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然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航空工业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建立和发展。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空军建设和航空工业建设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连续召集会议,研究中国航空工业建设问题。1951年4月17日,中央军委和政务院颁布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决定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同时在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正式建立。如今,我国航空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基…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流动,推动了社会的开放,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但同时也对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带来了诸多的挑战。重点分析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主权带来的挑战和侵蚀,提出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互联网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
应急救援定位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救援人员和受害人员的生命安全。首先,对应急定位与普适定位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应急定位的主要特征,阐述了应急定位系统的精度、连续性等技术指标。之后,分析了不同传感器在应急场景下的可用性,对相应传感器在应急定位领域中的融合和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围绕坐标基准、知识图谱、多源协同、智能控制四项关键技术架构室内外无缝应急救援定位系统,总结了构建流程。其中,坐标基准将室内和室外、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统一,而知识图谱综合权威发布信息和灾害场景信息进行决策,不仅可以辅助多源融合中传感器的选择、传感器无缝切换以及故障传感器隔离,还能协调智能控制中救援设备的调度、救援设备之间和救援设备与人员之间的协同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