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复合材料冲击损伤超声回波特性及其成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的评估和无损检测,对于复合材料设计、制造和工程应用与服役都显得非常重要。在众多的无损检测方法中,超声是目前用于复合材料冲击损伤检测与评估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方法。冲击损伤是复合材料制造、特别是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一种损伤形式,由于复合材料自身工艺结构特  相似文献   

2.
2013年8月28日,由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GE检测控制技术公司(简称GE检测)共同举办的"先进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为中航工业综合性材料研究机构和最大的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之一,在航空先进材料、工艺、检测评价技术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GE检测作为全球最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供应商,在诸多无损检测领域有着出色表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安全的检测解决方案。本次会议不但邀请了国内航空业界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更吸引了国际先进的检测应用专业人员进行案例分享。本刊记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议期间与参会各方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复合材料检测的先进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航空产品的设计、材料研究与制备、工艺研究与优化以及结构件制造与装配等都离不开无损检测技术的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实验室拥有40余人的强大研究队伍,是国内从事现代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的主要单位,现主要开展先进超声检测技术、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和X射线检测技术研究及其工程检测系统研发等工作,先后得到了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和国防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具有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软硬件条件,承担数10项科研项目,长期与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在周正千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来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剖析了飞机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其在成型和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的缺陷,分析了适于飞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探讨了在实际工艺设计和工程应用中,实施无损检测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领才 《航空学报》2024,(5):98-124
近年来,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复合材料凭借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显著的重量优势,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然而由于其复杂的损伤模式,需使用先进的损伤表征方法防止潜在的灾难性后果。目前,各种无损检测与评价(NDT&E)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FRP复合材料的损伤检测,这些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已能提供可靠的结构检测,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本文首先对FRP复合材料损伤诊断领域无损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全面概述,分别对声发射测试、超声波测试、红外成像测试、激光错位散斑干涉测试、数字图像相关测试、涡流检测、太赫兹成像检测、微波检测、电学层析成像检测和X射线10种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并探讨每种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随后根据特定的准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分析。然而由于单一无损检测技术难以实现缺陷识别、定位、分类和评估等功能的统一,因此最后提出了一种组合无损检测的技术方案,以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无损检测模糊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断裂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首先必须准确知道结构材料中的缺陷尺寸,但是由于无损检测的模糊不确定性导致检测出的缺陷尺寸(检测尺寸)与缺陷真实尺寸之间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无损检测模糊理论,提出了缺陷尺寸与其检测尺寸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得到了在指定检测尺寸下的缺陷真实尺寸分布规律,给出了缺陷尺寸模糊分布、模糊区间估计和超标缺陷的隶属度,从而成功地解决了无损检测对材料缺陷进行有效的定量分析这一难题。基于该无损检测模糊理论,还将形成更加切合工程实际的模糊寿命预测、模糊断裂准则、模糊损伤容限设计、压力容器的模糊评定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我国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应用标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分析了标准信息技术与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联系,探讨了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应用标准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并对今后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应用标准信息技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航空航天用增材制造金属结构件的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材制造技术成形工艺的特殊性给无损检测带来了新的挑战,存在各向异性和检测盲区大等问题。为此,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增材制造金属结构件的无损检测方法研究。简要概述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同时结合无损检测各方法应用特点,介绍针对增材制造金属结构件的超声、射线、工业CT和荧光渗透等多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相关无损检测标准,并指出了增材制造金属结构件无损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即高精度无损检测技术、原位监测方法和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我国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分析了信息技术与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联系,探讨了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并对今后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结合新形势下航空维修无损检测工作需求,利用体系工程原理与方法,形成并完善了理论研究、技术方法、组织管理、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四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子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航空维修无损检测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无损检测工艺技术中心主办,川南机械厂协办。会议主题为:"总结成果,改进创新,着眼未来,合作共赢"。1征文范围(1)航天材料及其制品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2)无损检测新技术理论和工程化应用研究;(3)无损检测新装备研制与应用;(4)航天无损检测技术在民用产业中的应用;(5)航天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简要回顾了直升机用新型抗静电底漆的主要研制内容,详细阐述了工程应用过程中所开展的涂料喷涂工艺、涂层性能测试,减重和成本分析等应用研究工作。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新型抗静电底漆在直升机上应用取得了预期减重效果,有效减轻了结构重量,简化了工艺并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3.
无损检测技术的问世,主要得益于其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工业应用领域的发展,人们渴望建立能够对未知目标进行预测和对已知目标进行评估的方法,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数据或者信息输入.对材料研究和工程结构(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缺陷进行检测与评估是其最为典型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经理人online     
良好的声誉努力工作的回报德华公司独家代理许多声誉卓越的国际知名的最先进科学仪器和设备,其中尤以无损检测和金相理化设备为主。提供的材料检测仪器包括X光机、伽玛射线机、超声波探伤仪、涡流仪、漏磁探伤设备、磁粉探伤仪、着色渗透剂、声发射检测仪器、内窥镜、显微镜、图像分析系统、硬度计、直读光谱仪、试样制样设备和其他实验室仪器。多年来德华公司已经为各种特殊行业提供检测设备和技术,如航空、石化、造船、冶金、铁路和核工业、常规能源、军工兵器、电讯和研究机械以及大型基础设施。材料检测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增加了附加成本。但从另一角度考虑这一附加成本,质量保证确实对节约潜在成本提供了有价值的代价。按最优化的生产流程您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型机标准件选用情况和复验现状的分析,阐述某工程标准件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复验效率、节约经济成本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复合材料结构数字化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和今后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的数字化、自动化无损检测问题,其长久之路仍然是结合自身型号研制和批量生产,复合材料装机应用特点,研究适合自身技术特点的复合材料结构数字化、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开发相应的复合材料结构数字化、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复合材料在飞机重要结构上的应用比例不断提高,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已经贯穿于复合材料结构成型、装配、试验、维护和使用的全过程中。本期就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的应用案例从多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不断发展,以满足复合材料领域日益增多的检测需要,本文将简略介绍国外无损检测的新技术及设备在复合材料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德国智能无损检测系统和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超声涡流高端无损检测系统在航空、航天、汽车、铁路、核工业、冶金领域的应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在检测产品和检测服务方面,一直是市场的领先者。其中,萨菲尔智能超声检测系统集成最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第12届欧洲无损检测会议于2018年6月在瑞典哥德堡召开,会议汇集了世界各地的无损检测技术人员对不同领域无损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进行了交流。航空航天领域中的构件常具有型面结构和材料属性复杂等特点,使得传统超声检测方法难以对其内部缺陷进行有效的无损评价。主要从航空航天领域中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出发,介绍阵列超声、空气耦合超声和激光超声等先进超声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和发展成果,探讨了航空航天领域中先进超声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总结了当前超声检测技术的关键技术和研究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