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图片消息     
作为追赶俄罗斯在近距格斗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的一部分,美国在近距模拟空战中使用了头盔显示技术。预先研究计划局是在一架针对一架NASA F/A-18A的模拟作战的X-31上使用此显示器(见图)。在飞行员头盔观察窗上显示了关键飞行信息,包括迎角、航向、空速和加速度,因此,飞行员不必下视而失去对目标的注视。紧接着的计划内容是,在显示上叠加模拟敌机的图像用于训练。X-31自去年11月开始试验以来的15次针对F/A-18模拟交战中赢了多数次。之后,X-31将消除垂尾的影响和使用推力矢量控制验证无尾翼飞行的可行性。取消垂尾将可减小阻力、重量和雷达信号。 (鄢)  相似文献   

2.
张曙光  高浩 《飞行力学》1996,14(3):9-13
综述了为验证增强战斗机机动性(EFM)计划、衡量过失速机动飞行的可行性及其在近距空战中的战术价值,X-31A飞机在气动布局、大迎角抗偏离设施、推力矢量系统以及飞控系统方面的特点;介绍了X-31A飞机的有关飞行试验情况,特别是循序渐近的四种过失速机动动作以及空战效能评估结果。结果表明,X-31A飞机气动布局合理,能完成过失速机动飞行。且过失速机动技术和推力矢量组合,可以大大地提高飞机近距空战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3.
X-31增强战斗机机动性验证机于今年2月底和3月初分别完成了以F/A-18为假想敌的近距格斗试验计划和成功进行了超音速条件下的模拟无尾飞行试验。近距格斗试验中,X-31共进行了攻击、防御、高速横列和低速横列4种初始状态的试验。其中前3种的初始速度和分离速度均为325节,高度为100O米,后一种分别为215节和约5O0米。试验结果表明,当X-31用和不用过失速机动能力时,与F/A-18的格斗杀伤比率分别为9.6:1和1:2.4(X-31:F/A-18)。  相似文献   

4.
苏-37是俄罗斯最新研制的具有推力矢量控制的多功能、全天候、高机动性的空中优势战斗机.苏-37战斗机以其杰出的超机动飞行表演轰动了1996年范堡罗国际航空博览会.它不仅使用推力矢量完成了可控制的“眼镜蛇”机动.而且还能完成极小半径的空中筋斗(Kulbit)以及被称为“钟”(Bell)的机动动作.虽然它还是一种实验用原型机,但是它比美国/德国联合研制的X-31“增强战斗机机动性验证机”在1995年巴黎国际航展上的机  相似文献   

5.
温杰 《国际航空》2014,(9):32-33
8月17R,X-47B验证机与F/A-18“大黄蜂”舰载战斗机在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完成了一系列协同飞行测试,标志着舰载无人机关键技术验证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喷气发动机技术仍在迅速发展,最突出的是推力矢量技术。其中比较典型的是F-22/F119上采用的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后来又有F/A-18/F4O4和X31/F4O4采用这种技术,后两种专用于研究高迎角和低速下的推力矢量技术。到1996年俄罗斯在苏-37/AL-31FU上采用这种技术,并在国际航空展上做了飞行表演。在今年的巴黎航展上,美国GE和普惠公司展出了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欧洲的发动机参展商也展出了将用于EJ2OO发动机的具有俯仰和偏航能力的矢量喷管模型,俄罗斯虽未展出实物,但据资料介绍,他们至少有两种飞机/发动机采用了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其中一种是  相似文献   

7.
据NASA的飞行试验表明,在F/A-18 大迎角研究机(HARV)上装了可动式头部边条后,可大大提高飞机在大迎角飞行时的机头指向及攻击机动性,如果与机上的推力矢量系统配合使用,效果更佳。目前,NASA还在进行一些飞行试验,以验证这种前体控制装置对改善飞机大迎角飞行偏航控制能力及机动性所起的重要作用。可动式前体控制装置的飞行试验比推力矢量系统飞行试验的  相似文献   

8.
战斗机机体/发动机一体化技术对战斗机性能、机动性、隐身性、起降的操纵性、飞行安全性和扩大飞行包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推力矢量喷管技术是战斗机机体/发动机一体化技术中的关键,能为战斗机带来新的可操作能力。 由美国投资战略部、计划和项目管理局及美国空军(USAF)怀特实验室资助,USAF、NASA等部门于90年代初开始着手进行战斗机机体/发动机一体化技术研究。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战斗机机体/发动机一体化预先设计(FAPIP)研究及多轴推力矢量喷管方案验证;第二阶段主要进行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图片消息     
图示的这架F/A-18大迎角验证机正准备在NASA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进行第三阶段的大迎角试验研究.为了提高其在大迎角飞行时的滚转效率,改善大迎角偏航操纵性能,在该机机头处安装了铰接的主动式头部导流片(左图).通常情况下,该导流片呈折叠状,平贴在机头处(右图).该导流片可以单独操纵.这架F/A-18将在两种条件下进行试验,即在同时用机头边条和推力矢量情况下和仅用机头边条的  相似文献   

10.
战斗机推力矢量关键技术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海峰 《航空学报》2020,41(6):524057-524057
战斗机推力矢量技术可极大地扩展战斗机使用包线,提升飞行安全性,增强飞机作战能力,是航空领域的重要关键技术,是先进战斗机的典型标志之一。该技术涉及气动、进排气、发动机和飞行控制等多个领域,其综合实现是一项跨领域、紧耦合、高风险的系统工程。本文回顾了战斗机推力矢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关键技术体系,结合中国首架轴对称推力矢量验证机的工程实践,阐述了大迎角内外流气动设计、推力矢量发动机、综合飞/发控制和战斗机过失速机动飞行验证等关键技术,展望了推力矢量技术对作战效能的贡献及未来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1.
F/A-18E/F“超级大黄蜂”是美国海军最新型战斗机,其中F/A-18E为单座型,F/A-18F为双座型。这种飞机可以执行侦察、对地攻击、空战等多种任务。2002年才开始部署在航母上,今年年初又随美军航母进驻海湾地区,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在美伊战争中,“超级大黄蜂”不仅首次执行了攻击任务,还在后来每天的战斗中,成为美军对伊拉克进行空中打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UECTOR─—FromVisiontoSuccessStory今年4月,美国、德国和瑞典签订了一个联合技术研究计划(VECTOR),它的含义是“带矢量推力的超短距起飞着陆控制和无尾作战研究”计划。目的是研究把推力矢量用于一种无尾的飞机和用于超短距起降滑跑飞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种能力的飞机对于在航空母舰上使用的舰载喷气战斗机特别有用,从而已引起美国海军的极大兴趣。同时,这个计划的研究内容对于增强现役战斗机的作战能力也十分有用。VECTOR的“飞行试验平台”是基于X—31试验机发展的。该试验机在德一美联合的“战斗机高机动性研究”计…  相似文献   

13.
未来空战与推力矢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隐身性、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敏捷性和短距起降等影响空战效能的因素入手 ,研究了推力矢量技术对上述影响空战效能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 ,推力矢量技术是未来战斗机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战斗机飞行力学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昶 《飞行力学》1999,17(1):8-14
阐述了现代战斗机研制中若干飞行力学问题研究现状,内容涉及敏捷性设计指南和空战敏感性管理系统,过失速飞行包线扩展和机动飞行,大迎角飞行控制律设计,推力矢量控制和准无尾飞行,大迎有特性分析方法-开环和闭环特性分支分析方法和大迎角飞行品质要求六个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出这些大迎角飞行力学领域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在现代战斗机研制中的作用地位。  相似文献   

15.
问与答     
yaysyby-m 问请问苏-47金雕属于什么布局,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答:从气动布局看,飞机采用串列三翼面结构。与常规布局的战斗机相比,它能在亚声速飞行时保持最好的气动性能;与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综合使用,能使飞机在空战中保持绝对优势。该机在试飞中能以90度迎角飞行,完成各种高难度机动动作。机身扁平,表面缝隙较少,还采用了雷达吸波材料。采用前掠机翼布局,布置有机翼翼根  相似文献   

16.
面向先进战斗机研制的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岑飞  聂博文  刘志涛  郭林亮  孙海生  李清 《航空学报》2020,41(6):523444-523444
高机动性先进战斗机气动布局与飞控系统设计面临愈加严峻的流动/运动/控制耦合问题,大迎角飞行以及推力矢量等高新技术应用也使其在研制过程中面临更高的技术风险,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是实现飞行器气动/飞行/控制一体化研究、降低研制技术风险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低速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试验技术主要特点及其在支撑先进战斗机研制中的作用、应用范围、应用阶段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为试验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发展和应用低速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有利于充分挖掘战斗机的气动性能与控制性能,降低试飞风险,是新一代战斗机研制、新技术工程化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未来战斗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预测未来战斗机将广泛采用推力矢量技术、隐身技术、无尾技术、主动柔性机翼技术等高新技术,分析战斗机由于采用高新技术而引起的性能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空战模式的变化,并对我国发展未来战斗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F/A-18E/F"超大黄蜂"战斗机,是美国海军舰载全天候战斗/攻击机F/A-18武器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改型,由于在近期的几次战争中都有不俗的表现,被国际军机界列为21世纪的"三代半"战斗机中的佼佼者。除了在研的F-35舰载机外,美国军方认为F/A-18E/F是美国当前最先进的现役舰载战斗机  相似文献   

19.
具有过失速机动能力的战斗机在近距空战中能够取得快速占位、先敌瞄准、有效规避攻击的战术优势,是先进战斗机的标志性性能要求。模型飞行试验技术作为空气动力学研究三大手段之一,在解决飞行器技术难题、实现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利用带动力自主控制模型飞行试验平台发展的过失速机动模型飞行试验技术,以及开展的先进战斗机构型典型过失速机动模型飞行试验,分述了在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建模、宽量程气流系参数测量、大迎角非线性控制、推力矢量控制、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参数辨识方面的研究工作与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技术途径。通过此项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先进战斗机构型缩比模型典型过失速机动飞行,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先进战斗机实现过失速机动飞行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S/VTOL(short/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战斗机用推力矢量喷管是飞机实现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摆脱对跑道的依赖,减小航母的设计难度,及显著提高飞机机动性能的关键技术,已成为第4代战斗机和战斗机用航空发动机的设计标志。结合不同时期推力矢量喷管的特征和不同战斗机对推力矢量的技术要求,对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用矢量喷管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归纳及总结。详细提出了S/VTOL战斗机用推力矢量喷管的关键技术,并对开展S/VTOL战斗机用矢量喷管技术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