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低频声波对水雾消散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考查了低频声波(<50Hz)对于水雾消散的作用。通过建立声波消雾实验装置,测定了在水雾消散过程中,雾室内的声场分布、温度、消雾时间、雾滴谱的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声波作用对于水雾的消散具有明显的作用。并且,消雾的效果随着作用声波的频率和声压级(SPL)呈规律性的变化趋势,较低频率和较高声强的声波作用更有利于水雾的消散,在消雾的过程中温度起伏不大。而声致凝聚是声波消雾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雾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最近气象飞行事故调查,由于雾引起的飞行事故率为8.4%,而失事率则占其所致事故总数的85.7%。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包括延长放飞时间、停飞闭场在内,由于雾造成的损失就更大了。美国犹他大学教授福田率领其研究室研制的消雾法,方法简便,效果明显。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地推广使用,并准备申报专利。  相似文献   

3.
一、雾对航空运输的危害雾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地面交通、海运和航空运输安全构成威胁。根据航空部门的统计,天气原因是造成航班不正常的首要因素,约占60%,其中因大雾又在气候因素中占70%,尤其是冬季,北京地区常常出现持续十几小时的能见度仅有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大雾天气过程,造成航班大批量的取消、延误、迫降或备降。例如1993年11月14~15日连续两天大雾,共取消航班183个,粗略估算两天内造成航空公司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人民币。又例如1994年2月17~18日的持续大雾,取消航班33个,备降其他机场27架,延误航班399次,造成直接…  相似文献   

4.
盐雾试验是模拟海洋大气对产品影响的一种人工加速腐蚀试验。随着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工业产品可靠性要求的提高,盐雾试验的应用范围也日趋广泛。盐雾试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用来考核各种电镀层的质量和保护性能。目前,盐雾试验已经扩展到考核有机涂层、防绣油脂、金属材料、甚至元、器件以及完全装备好的整台设备,以考核产品(设备)对海洋性大气的适应能力,成为产品环境试验项目之一。目前,世界上的工业先进的国家都有了各自的盐雾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我国各工业及卫生部门也都有了各自的盐雾试验方法部标准。(具体技术指标详见附表1表2)。可见,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离心喷嘴偏心和凸凹2种错位形式对反向双旋流空气雾化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采用高清照相机和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不同错位程度的双旋流空气雾化喷嘴的雾场形态、索太尔平均直径、罗辛-拉姆勒(Rosin-Ramumber)分布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喷嘴偏心将导致雾场偏移并且不对称,破坏回流区,同时液雾索太尔平均直径变大,分布指数变小,喷嘴内凹对雾场形态和液雾索太尔平均直径影响很小,但使分布指数减小;喷嘴外凸对雾场形态影响很小,但使液雾索太尔平均直径和分布指数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干湿交替酸性盐雾和盐雾/SO2复合 2种实验室环境对航空电路板在舰载平台下的腐蚀行为研究的适用性,通过对 2种航空电路板产品开展随舰暴露试验和 2种实验室环境加速试验,分析了舰载平台环境下电路板典型结构的腐蚀机制以及与 2种实验室试验结果的相似性。结果表明,由于舰载平台环境中存在盐雾和 SO2等燃油尾气,导致了电路板有机涂层防护薄弱部位的失效,引发了镀通孔和表面导线的腐蚀,也导致了塑封存储器的失效。对比 2种实验室加速试验方法,盐雾/SO2复合试验在环境效应、环境因素方面对舰载腐蚀环境效应的复现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以典型航空材料及结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中性盐雾和酸性盐雾试验暴露,研究两种盐雾环境下典型航空材料及结构件的腐蚀行为特点、规律,通过宏观腐蚀形貌观察和微观腐蚀形貌观察等手段,分析了舰载平台酸性盐雾环境对典型航空材料及结构件腐蚀破坏的特殊性,为提出航空材料及结构件抗舰载平台酸盐雾环境的验证手段和试验方法提供数据输入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覃文隆  樊未军  石强  徐汉卿  张荣春 《推进技术》2019,40(10):2270-2278
为提高甩油盘雾化质量,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对一种叶型甩油盘三个出口的液雾特性分别进行了研究,并与圆出孔甩油盘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转速增加,液雾SMD (索太尔平均直径)减小,浓度变大;流量增加,液雾浓度变大,圆出孔甩油盘液雾SMD变大,叶型甩油盘液雾SMD变化不规律。甩油盘液雾SMD与浓度整体上呈反比,SMD大的地方浓度小,SMD小的地方浓度大。液雾SMD随径向距离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转速大于12kr/min后,SMD最小点距出口径向距离约20mm。相同流量、转速下,圆出孔甩油盘液雾SMD更小,但叶型甩油盘液雾均匀性更好,轴向分布范围更广。在叶型甩油盘出口后开槽可以显著减小液雾SMD,锯齿型出口可以增加液雾浓度及减小低转速下液雾SMD。  相似文献   

9.
王健  王家骅 《航空动力学报》1992,7(3):272-274,293
本文利用脉冲激光全息技术测量了直流喷嘴侧喷下游的高密度喷气燃料和常规喷气燃料的油雾场。获得了各种油滴直径,索太尔平均直径及燃油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讨论了气流速度、燃油出口压降对油雾场的影响,并对两种燃料的油雾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暗元先验规律的图像去雾算法去雾效果较好,但在进行介质透射率估计时会造成图像中出现方块效应,所以需要进行图像抠图处理。而图像抠图计算复杂度非常高,使得图像去雾时间消耗很大。本文提出一种快速图像去雾算法,使用Kuwahara边缘-角点保持滤波器对大气散射光进行估计,并对所采用的Kuwahara滤波器进行改进。通过增加子块的数目以及进行局部加权等,提高边缘保留效果,抑制方块效应,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介质透射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时间复杂度低,图像去雾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旋流杯液雾的空间分布特性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燃烧性能至关重要。基于旋流杯燃油雾化的物理过程及其近场液雾索太尔平均直径(SMD)空间分布呈“双峰”或“三峰”分布的基本特点,建立了旋流杯近场液雾SMD空间分布的半经验模型。该模型将旋流杯近场液雾分为中心区和边界区,其中中心区液雾采用离心喷嘴与内旋流的混合型雾化模型,边界区液雾采用文氏管液膜的气动雾化模型,同时将液雾SMD及SMD空间分布与正态分布函数相结合。根据空气压降不同,分别对压力雾化主导及气动雾化主导两种形式的旋流杯液雾SMD空间分布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供液压力及空气压降的影响规律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随着供液压力和空气压降的增大,旋流杯液雾SMD呈现整体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侧喷挡板式雾化喷油杆喷雾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了一种新型侧喷挡板式雾化喷油杆,使用Malvern激光粒度仪,对其在横向气流中所形成的雾场进行测量,获得其雾化特性参数.分析了初始雾化过程和雾场结构,初步研究了油压、气流速度以及喷油杆几何结构对喷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该型喷油雾化方式的应用研究以及数值计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志刚  王家骅 《航空学报》1990,11(4):199-201
 <正> 1.试验方法 雾化槽是由槽形挡板和直流式喷嘴组成的一种气动式雾化喷嘴。本文将研究在雾化槽喷嘴下游25mm截面上的初始燃油雾化特性。 利用激光全息测量雾化槽喷嘴的油雾场。为了减小油滴密度过大对激光全息测量的影响,在同一瞬时拍摄油雾场不同空间层次油滴分布的2~3张全息记录干板。激光全息记录系统为同轴光路系统。油雾场再现处理时,直接利用摄象机把再现油滴摄入,并在监视器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中心分级燃烧室慢车工况下主副级油雾场特性,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单管燃烧室不同头部方案和不同喷嘴燃油比例的油雾场进行试验测量,开发了油雾场图像后处理软件,对油雾场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了中心分级燃烧室油雾场空间分布。慢车工况下油雾场试验结果表明:大粒径油珠在燃烧室富油头部区域呈锥形分布,同时索太尔平均直径(SMD)沿径向呈V型分布,即中间小、两侧大。燃烧室头部折流板扩张角的减小,使得燃烧室富油头部区域油珠数目集中、同时平均SMD较大。保持来流条件和油气比一定时,改变燃油比例对燃烧室雾化效果影响不大。油雾场中油珠数目最多的粒径是25μm,而体积占比最大的粒径范围是30~50μm。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LY12CZ铝合金板材的中性盐雾试验(NSS)、醋酸盐雾试验(ASS)、铜加速的醋酸盐雾试验(CASS)、剥层腐蚀试验、周浸试验等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了不同加速腐蚀试验中,同种材料腐蚀行为之间的差异,讨论了上述几种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流通面积比对旋流杯油雾速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涛  李文高  卢克乾 《航空动力学报》2017,32(10):2338-2343
设计了3种不同一二级流通面积比的旋流杯试验件,在气压自模区工况下,运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其出口油雾速度场进行测量,研究了不同流通面积比对旋流杯出口油雾速度场的影响,分析了油雾速度场的结构及其速度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一二级流通面积比的增加,旋流杯出口油雾速度场呈现出回流区面积和回流区长度逐渐变小、回流速度逐渐变大、出口射流张角逐渐减小的趋势。此外,从径向速度沿径向分布可以看出,随着流通面积比的增加油雾速度场的抗偏斜能力具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屈本权 《航空动力学报》1993,8(4):399-402,421
提出了单侧雾化的、斜切槽形状的雾化槽喷嘴结构。对该型喷嘴进行流谱、流阻试验 ,得出其低流阻特点 ;测试喷嘴的雾场信息 ,得出其单侧雾场的雾化性能和油雾浓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常温常压、来流马赫数为0.182及液气动量比为10~70的条件下,以水为雾化介质,采用激光片光照相法开展了侧喷式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的液雾分布特点研究,并探讨了液气动量比及喷射位置对液雾分布轨迹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侧喷式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液雾分布的外轨迹与横向射流类似,内轨迹受稳定器回流区卷吸作用的影响而弯向回流区,且在低液气动量比条件下影响显著。液气动量比是影响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喷雾内外轨迹的重要因素,液气动量比增加,液雾穿透深度增加。喷射位置对液雾外轨迹的影响较小,但对内轨迹影响显著;过近或过远的喷射距离均不利于回流区对液雾的卷吸,这与液雾喷射和稳定器的近距耦合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气泡雾化喷嘴水平喷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郭志辉  徐行  梁雪苹  顾善建 《推进技术》1997,18(5):78-81,90
研究了一种新型锥面注气方式的气泡雾化喷嘴,用水和压缩空气在常温常压下试验了水平喷射时结构和工作参数对雾化及流场特性的影响,用2D-PDA测量了液雾的平均直径尺寸分布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注气孔的尺寸及数目均对雾化特性产生一定影响;气泡发生器的锥角存在一最佳值,对于本文研究的结构,60°锥角可达到良好的雾化;混合段长度也存在一最佳值范围,提高液体的喷射压力和气液比,能够改善雾化,增大液雾的速度。实验结果表明,锥面多孔注气能有效地抑制水平喷射情况下由浮力产生的气泡聚合,能够使气泡均匀分布,实现稳定、连续的雾化。  相似文献   

20.
张健  周力行 《航空学报》1989,10(11):573-579
 本文用κ-ε湍流模型和液雾轨道模型,对二维内外函混合加力燃烧室扩压器内有蒸发的液雾两相流动和混合进行了数值预报。其中对气相速度场和温度场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令人满意,液雾两相流的计算结果在趋势上也是合理的,表明本文的模拟方法可用于加力燃烧室性能估算及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