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国外直升机适坠性设计准则研究的近期情况、适坠性设计的系统方法,初步设计中的适坠性优化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适坠性是飞机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它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员的生存率,为确保乘员在坠机事故中存活,必须在民用飞机设计之初就综合考虑。本文从三个方面结合R一25部的相关规定对民用飞机客舱设计中需考虑的适坠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适坠性设计,指的是在基本设计中综合考虑保护飞机乘员安全,使之处于一种“可幸存的坠撞环境”中。当客舱乘员迅速撤离飞机时,这种“可幸存的”坠撞环境的设计就获得成功。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对适坠性的研究途径原则上包括三个方面:保护机上乘员免于坠撞冲击;将坠撞着火发生及扩大的可能性降至最小程度;机上乘员  相似文献   

3.
民用飞机结构适坠性评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适坠性评估是确保民用飞机安全性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民用飞机适坠性评估技术内涵的分析,概述了国外民用飞机结构适坠性评估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我国民机结构适坠性评估技术的发展,为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飞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坠机事故中乘员的生存率.飞机应当具备良好的适坠性,将乘客的冲击过载限制在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飞机适坠性试验与数值模拟应用的研究成果与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民用飞机适坠性审定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机机身段和舱内设施坠撞试验及结构适坠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典型民机机身段和内部设施的适坠性,设计并制造了7个框距的全尺寸机身段结构,安装了典型的舱内设施,包括3排航空座椅和2套行李架,建立了机身段结构和舱内设施的撞击有限元模型,通过预试验分析,确定乘员可生存的垂直坠撞速度为7 m/s.坠撞试验中,撞击平台材料为木质,撞击平台下方放置了12个载荷传感器,乘员由15个假人模拟,其中4个假人安装了传感器,行李用配重替代.撞击载荷、结构和假人的加速响应由动态数据采集设备(DAS)测量,并与图像测量同步,给出了数据处理方法和典型的结构、假人响应曲线.通过对撞击过程中机身段结构的能量吸收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3条提高机身结构适坠性的设计思路.根据适航条例对结构适坠性的要求和人体伤害指标,提出了综合适坠性评估指数(ICI)的概念,可对民机结构适坠性进行量化评估,并根据该评估方法和试验结果,对典型机身段的结构适坠性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坠撞环境下,机身段结构的适坠性满足适航规章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工业动态     
我国首次进行民机适坠性试验8月24日,中航工业强度所顺利完成了民机典型机身段结构坠撞试验,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民机适坠性研究试验。该项目历时5年,主要针对民机应急着陆过程中造成机体严重破坏和乘员生存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典型金属飞机机身结构的适坠性,开展了机身等直段结构在5.91 m/s下的垂直坠撞试验,得到了地面撞击载荷、机身结构变形及机身结构典型位置和假人的动态响应数据,分析了坠撞过程中机身结构的变形失效机理、载荷传递规律及能量吸收特性,提出了提高机身结构适坠性的设计方法。试验研究表明,在坠撞冲击载荷作用下,客舱地板横梁以下结构出现较为严重的变形,机身结构呈现非对称的破坏模式。在坠撞过程中,由于机身框和横梁变形吸收了大部分冲击能量,因此,相较于立柱处加速度峰值,传递至乘员处加速度峰值减小了90%左右。由综合适坠性评估指数可知,机身结构在5.91 m/s的坠撞速度下,具有良好的适坠性。  相似文献   

8.
民用运输类飞机机身内燃油管路系统的适坠性设计是提供飞机在坠撞情况下的安全性和乘员生还率的重要技术。通过对相关适航规章立法背景的研究以及行业实践,总结分析了条款的适航要求,形成了机身燃油管路的适坠性设计指南和符合性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保乘员在可生存事故中存活,民机结构必须具备适坠特性.适坠性设计的关键部位为地板以下结构,包括底框、行李舱底部结构和行李舱支柱三个元素.对民机典型机身结构进行了简化,利用LS-DYNA建立了1/4缩比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考察了行李舱支柱位置、角度及行李舱高度变化对机身坠撞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合理选择行李舱支柱位置、角度及行李舱高度参数可以大大改善民机机身结构的适坠性能.  相似文献   

10.
民用飞机舱内装饰与设备的适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民用飞机的安全性是民机是否符合适航的标志,也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不断追求的命题,由于无法避免失效和差错,也就无法完全消除飞机产生事故,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如何提高事故中生存率的学科——适坠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详细介绍了民用飞机舱内装饰与设备的适坠性设计及适航验证思路,为民用飞机特别是舱内装饰与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实测某型飞机前起落架舱门气动力数据和铁鸟试验数据基础上,通过搭建运动学模型,详细分析每一载荷对前起收放过程的敏感度,应用作用力等效综合的方法,较为准确地再现了飞行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每一载荷对放下过程的敏感度,在不对机构有大的更改的前提下,针对若干解决方案进行大量分析计算,提出解决思路并找到了调整机构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提出了没有限制时的最有效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飞机起落架着陆撞击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有油—气式缓冲器结构形式.针对模拟起落架着陆撞击过程的落震试验模型.考虑起落架航向刚度和阻尼的影响,依据撞击过程中各变量间的运动关系.建立了描述着陆过程中的运动微分方程组.并采用龙格库塔法对运动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最后采用该方法对K8飞机主起落架(单腔)和某机起落架(双腔)落震试验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飞机在风切变下进场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飞机轨迹稳定性指标模拟试验中所用的有风切变时的数学模型。在地面模拟试验中采用着陆进场的人-机闭环控制方法,开展驾驶员定量评价,给出试验结果。对国军标GJB185-86的这一指标要求提出修改建议。讨论了在风切变下着陆进场的特性和驾驶技术。  相似文献   

14.
起落架着陆油气混合缓冲器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飞机起落架在着陆过程中承受较大冲击载荷,致使起落架缓冲器内部承受较高的油压和气压,对缓冲性能有较大影响。首先,在缓冲器轴向载荷的基础上推导缓冲器各腔压力公式;其次,使用二质量系统建立起 落架着陆运动微分方程;最后,应用 MATLAB/Simulink搭建起落架着陆缓冲器压力仿真模型,利用此模型分析不同着陆速度下各腔压力随时间与缓冲器行程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正反行程回油孔面积的油腔压力对缓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着陆速度下,各腔的压力在着陆过程的特定时刻呈现一定规律性;正行程回油孔不能太小,保证油液充满回油腔,反行程回油孔不能太大,保证油液充满主油腔;着陆冲击阶段的缓冲器内油压对柱塞的稳定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前起落架突伸对舰载机起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淑玲  林国锋 《飞行力学》1994,12(1):28-34,96
研究了前起落架突伸的实现模式和突伸对舰载机起飞特性的影响,分别对四种突伸模式及突伸机构设计参数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前起落架突伸对于减少舰载机离舰后的下沉和缩短飞机起飞滑跑距离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Fortran语言编程和有限元是计算起落架节点载荷的两种常用方法。本文运用两种方法计算了某型飞机起落架节点载荷,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劣,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7.
飞机着陆灯与机场助航灯光系统为民用飞机夜航起飞、着陆提供照明,两者都十分重要。民航法规CCAR121部要求飞机必须装有至少两个着陆灯,而AC-97-FS-2011-01则要求民用机场必须配备助航灯光系统。分析了着陆灯与助航灯光两者在夜航着陆过程中的作用,并阐述两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驾驶员完成飞机机场下滑过程的多轴多回路控制任务,分析了人的控制行为特点,确定出驾驶员的信息反馈,形成了机系统的闭环控制结构,根据驾驶员对各控制回路的注意力分配和人机自适应规律性,选择相应的驾驶员模型形式并确定其参数,建立了多轴多回路的人机控制系统模型,最后,对风切变大气环境下驾驶员控制的飞机进场下滑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人机控制系统模型是合理的,对飞行品质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飞机着陆跳跃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方  明磊 《飞行力学》1997,15(1):82-85
结合一起着陆跳跃事故,深入分析了飞机出现着陆跳跃和收音机员在刚改装J6飞机的训练中容易发生着陆跳的基本原因,剖析了本起事故中飞行员在操纵上和指挥员在指挥上存在的问题。对着陆跳跃的处置方法以及处置中的指挥提出了明确的看法。这对于陆跳跃的预防、正确处置和指挥,保证飞行安全,将起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2):201-212
Distributed Electric Propulsion (DEP) aircraft use multiple electric motors to drive the propulsors, which gives potential benefits to aerodynamic-propulsion interaction. To investigate and quantify the aerodynamic-propulsion interaction effect of the wing section, we built a DEP demonstrator with 24 “high-lift” Electric Ducted Fans (EDFs) distributed along the wing’s trailing edge.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compares the aero-propulsion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under various upstream speed, throttle, and EDF mounting surface deflection angles using a series of wind tunnel tests. We compare various lift-augmentation power conditions to the clean configuration without propulsion unit under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 of 15–25 m/s freestream flow and angles of attack from ?4° to 16°. The comparison of computational results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modeling method for the DEP configu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DFs can produce significant lift increment and drag reduction simultaneously, which is accordant with the potential benefit of Boundary Layer Ingestion (BLI) at low airspe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