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量控制就是根据航路和机场的地形、天气特点、通信导航和雷达等条件,以及管制员的技术水平和有关管制间隔的规定,对某条航路或某个机场在同一时间所容纳飞机架数加以限制。它的基本原则是以飞行前采取措施为主,飞行中采取措施为辅;飞机在地面等待为主,在空中等待为辅。合理地控制流量,及时调配飞行冲突,才能使各架飞机之间保持规定的安全间隔和高度差,防止飞机与飞机、飞机和障碍物相撞,保证空中飞行秩序正常、有序。一、流量控制的原因造成流量控制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人为因素,二是客观因素,其中后者占据较大的比重。1.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航空新技术的应用,因为精度要求机场导航台校验飞行或故障关闭已经成为常态化,然而导航台不可使用导致飞行程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管制运行指挥和机组进近飞行。本文分析了导航台故障后如何对机场运行标准构成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洛阳机场防相撞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充分了解和掌握本区域各类飞行动态,保证信息畅通无阻,是防相撞的一个重要环节;航班进离港和本场飞行训练飞机间调配余度,是减少航班和训练飞机间冲突的关键;充分利用强制报告位置点和各类程序的特点,监控飞机位置,防止飞机飞错程序,造成冲突;严格执行条例、条令和间隔规定,杜绝飞行过程中的随意性,是防相撞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烟台莱山机场地理位置特殊,气象复杂多变,又是全国第二大军民合用机场,给管制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对此,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几条对策:了解军方训练课目,掌握好协调提前量,掌握好飞行繁忙时的特情处置方法,保证民航班机与军方飞机的安全着陆间隔.  相似文献   

5.
在进近雷达管制中 ,调速是一种重要的调配飞机间间隔的方法。但是 ,有些管制员在调速中往往犯一些错误 ,导致飞机间间隔小于规定 ,甚至危险接近。因此 ,掌握调速的各种方法 ,如注意指示空速与地速的区别 ,调速时注意飞机的飞行性能 ,调速指令准确 ,调速时注意“粗调”与“微调”相结合 ,避免反复增速和减速等 ,对保证飞行安全和空管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今日民航》2013,(4):20-20
恶劣天气是造成航班延误的常见原因,它会造成航班的大面积延误甚至取消。据统计,2011年我国主要航空公司因天气原因影响航班正常占不正常航班的比例为20.02%。疑问1:目的地机场所在城市天气状况良好,能见度佳,航班为什么还是因天气原因延误?答:目的地机场所在城市天气状况良好不代表该机场适宜飞机降落,覆盖在机场起降航道附近的低云、雷雨区是导致这类延误的常见因素。为确保飞行安全,即使飞机处在自动降落状态,在降落前的一定高度(一般为60米)飞行员必须完全能看见跑道及地面状况,如果此时无法看见跑道,飞机是不允许降落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民航业快速发展,机场终端管制区域内原有的直线进近程序不能适应航班流量的急剧增加,也不便于管制员对航班的调配。本文引入国外点融合进近程序设计理念,并对该程序作详细的分类论述。结合该程序在国内应用的案例,以及国内飞行程序设计标准和管制间隔要求,讨论该程序在西南地区机场应用的可行性,并确定程序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8.
程序(Procedures)一词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即完成某项工作所采取的顺序和步骤.对于操作飞机来说,由于天气情况、地形特点、机场条件、航空管制要求和飞机设备的状况等等都是千变万化的,操作飞机的次序也就不可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因此,对于操  相似文献   

9.
烟台莱山机场地理位置特殊 ,气象复杂多变 ,又是全国第二大军民合用机场 ,给管制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对此 ,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几条对策 :了解军方训练课目 ,掌握好协调提前量 ,掌握好飞行繁忙时的特情处置方法 ,保证民航班机与军方飞机的安全着陆间隔。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机型的机场流量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机场终端区的流量最优分配问题。综合飞机机型、飞行间隔等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飞机类型等因素的机场流量分配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对终端区某一时段现有容量的优化分配,减少航班延误;同时又能够确定满足此分配方案的飞机类型的起降次序。最后以单跑道机场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该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烟台莱山机场地理位置特殊,气象复杂多变,又是全国第二大军民合用机场,给管制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对此,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几条对策;了解军方训练课目,掌握好协调提前量,掌握好飞行繁忙时的特情处置方法,保证民航斑机与军方飞机的安全着陆间隔。  相似文献   

12.
基线转弯程序是飞机在仪表进近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进近程序型式.本文分析了影响基线转弯程序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研究基线转弯程序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有助于分析机场基线转弯程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优化仪表进近程序设计,制订机场飞行程序的发展规划及编排航班计划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广播自动监视技术(ADS-B)为主导,从监视系统的监视精度、作用范围和安全间隔入手,采用改进型Reich模型为基础,建立碰撞区和临近区、模型的延迟误差区、航迹固有偏差区的综合模型,结合国际民航组织的飞行安全指标,进行综合概率评估.进一步缩小ADS-B的碰撞最小飞行安全间隔,最后整合尾流安全区,进行航路流量预测.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分析民航芷江机场的基础保障、气象保障和空域保障能力,总结人工增雨作业飞行保障经验,结果表明:芷江机场存在机场净空差、通讯导航设备简单、机场跑道短、开放标准高等不足,对复杂气象条件的探测与分析能力有限,空域保障也存在不利因素,根据需求结合机场综合保障能力,适合使用空军"运-7"飞机作业,作业指挥需要注意当降水天气系统影响本场时出现低能见度概率大,起降飞行发生撞山撞高压线的安全风险高,易导致着陆时剧烈颠簸;应在保证本场达到目视飞行最低开放标准条件下,根据气象、空域条件科学设计人工增雨作业区域和飞行航线。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11月1日,南昌瑶湖机场迎来了一架"最红"客机——ARJ21,这是中国商飞即将向国内第三家客户——江西航空交付的首架ARJ21飞机(前两家是成都航空和内蒙古天骄航空)。首架ARJ21被命名为"井冈山"号,涂装采用了红旗和红色飘带的主题彩绘设计,这使采用鹤舞青花瓷标准涂装的飞机充满了精气神。这架ARJ21未来将在瑶湖机场进行交付试飞,待审批程序完成后将正式交付江西航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民航航班量的不断增加,空中交通日益拥挤。就目前而言,采取有效的流量控制,是缓解空中拥挤,确保飞行安全最直接的方法。如何运用实时流量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飞行延误时间,没有现成的方案。管制员根据自身经验和惯例,很难把握好飞机起飞时间和飞行间隔,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空中盘旋等待和飞行延误。笔者在此就如何实时流量控制谈谈个人的看法。一、主动实时流量控制1.目前采用的实时流量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采取的实时流量控制较为普遍的做法一是限制周边管制区域的飞机进入本区域的时间间隔(不少于10分钟,甚至更长),二是…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天气变化都发生在对流层中,尤其是主要集中在对流层的中低层,因此为了避开不利天气区,现代飞机的巡航高度一般都设计在8000~13000m左右,大大地减少了恶劣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威胁。但是,根据飞行事故及飞机观测表明,飞机颠簸是威胁在该高度上飞机飞行安全的又一重大因素,具体表现有:(1)在对流层顶内部飞行时,飞机会出现周期性的颠簸;(2)在对流层顶的上下部飞行有强度较大的颠簸出现,且对流层中的温度为逆温分布时的对流层顶上下部出现颠簸是等温分布或温度随高度缓慢下降时的2.5倍;(3)在对流层顶坡度较大的区域下部飞行时,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PBN技术在通用航空领域使用的优越性,探讨了通用机场PBN飞行程序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侧重考虑了基于训练飞行的通用机场,并以某通用机场为例,介绍本文所设计的PBN训练程序,为以后的通用机场设计工作提供一个蓝本。  相似文献   

19.
主要讨论了VOR/NDB间隔标准在管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首先,介绍了我国现行间隔标准,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对航路划设保护区的方法,对间隔标准的确定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一个建议性的VOR/NDB间隔标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无人机应用的快速增长,机场附近和空域已发生了很多重大航空事故和危险征候,无人机的无序飞行对航空运输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以典型轻型无人机和某型商用飞机及其风挡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得到无人机在最严酷姿态下与飞机风挡最薄弱位置碰撞损伤等级及相应的冲击能量区间,以此保守划分损伤严重性等级。在无空中交通指挥干预的情况下无人机与飞机相互独立运动,考虑两机之间的水平最小安全间隔、侧向最小安全间隔以及垂直最小安全间隔的联合约束,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得到无人机与飞机的碰撞概率,并确定碰撞可能性等级。基于损伤严重性等级和碰撞可能性等级的不同组合形成无人机与飞机风挡碰撞的较为保守的定性风险矩阵。研究结果总体表明:在120 m飞行高度下,两机距离超过3 600 m且在典型的俯仰角和航向角工况下发生碰撞风险及其损伤程度较小,否则发生碰撞风险较大且损伤程度较严重。研究结果为无人机的规范性设计制造、局方对无人机运行管控的政策制定以及无人机与载人飞机在同一空域运行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