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钢铁件Cu/Ni/Cr镀层一次性退除,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以硝酸铵为去极化剂,以EDTA钠盐为络合剂,再辅以活化剂的碱性电化学快速退除装饰铬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成分简单,退镀迅速,且不腐蚀基体。  相似文献   

2.
简要地从化学和电化学两方面介绍了金镀层的退除机理,总结了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推荐了几个实用的退除配方,并就国内外一些退除液中的主要成分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2A12铝合金表面耐蚀性差和高温化学镀成本高、镀液不稳定且易分解的问题,提出了在其表面进行中温化学镀Ni-P镀层的工艺方法。本文研究了镀液p H值和温度的变化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并对镀层厚度、热处理后镀层表面硬度及耐蚀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中温化学镀Ni-P镀层的可行工艺方案。当镀液p H值为4.5,镀液温度为70℃时可获得较好的镀层表面形貌;镀后400℃热处理保温2h后,镀层硬度可达408HV;铝合金自腐蚀电位由施镀前-0.96V提高到-0.55V,耐蚀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就电子元件及印制板表面镀银、金的缺点及镀铅锡的优点作综合对比,用几种镀层性能试验结果证明铅锡镀层代替银、金镀层的优越性,指出镀层铅锡比对使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电镀铅锡配方及存在的缺点,引证了国外合金电镀技术的发展状况,对化学镀铅锡合金新技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铁基管件的装饰电镀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中间镀层及合理的电镀工艺。如选用高氰Cu-Sn合全电镀液,成本低,镀层质量好,但溶液剧毒,磨光、抛光劳动量较大;选用镍、光亮镍作中间层,成本又很高;选用光亮Ni-Fe合金作为中间层,电镀液维护较困难;选用酸性亮铜镀铜,再镀薄镍作为中间镀层,成本低,效果好。在工艺上必须采用辅助阳极、镀软铁、化学浸铜等工序可防止置换铜粉和二价铁污染溶液。无毒碱性光亮镀铜代替酸性光亮镀铜将是较理想的铁基管件装饰电镀工艺。  相似文献   

6.
论文通过L93正交试验表研究了搅拌速度、微粒添加量、施镀温度、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四个因素对Ni-P-SiC-MoS2化学复合镀镀层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粒的添加量和搅拌速度对镀层硬度较大,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及温度对镀速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在氰化物溶液中添加对铜合金基体有保护作用的亚铁氰化钾,对铜合金上镀金层进行阳极退镀后,基体腐蚀深度小于3μm,添加碳酸钾能够稳定退镀液。退镀液的维护关键在于控制氰化钾的含量和pH值。  相似文献   

8.
用电镀工艺方法,使热作模具钢4Cr5MoVSi镀上Co或Co+A1203镀层,镀液中加入经过一定处理后的A12O3粒子,电镀时均匀进入镀层。经20~700℃冷、热循环作用,镀Co、Co+Al2O3比未镀Co、Co+Al2O3的镀层硬度下降明显减少,且没有热疲劳裂纹产生。结果表明,Co和Co+Al2O3镀层提高了屈服强度,从而使4Cr5MoVSi钢的热疲劳抗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钛及其合金上直接电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纯钛及钛合金上直接电镀的难点在于其对氧、氮等气体的亲和力很强,其表面极易形成一层致密而且稳定的氧化膜,且其在大多数介质中的钝化电位比铬、不锈钢等金属更负。为此研究了钛合金镀前的浸蚀工艺和活化工艺,研究了浸蚀液和活化液的组成及其对镀层结合力和粗糙度的影响。用XPS和XRD测定结果表明,经活化处理后钛基表面形成TiH_2活性膜,这种膜可以防止活性钛基再氧化并有利于提高镀层结合力。测试证明:采用本工艺所得镀层经常规、加热、冷热交变等试验,均无鼓泡、剥落等现象,表面粗糙度保持原有等级。  相似文献   

10.
用CZ84添加剂解决冷轧钢片凹折零件滚镀光亮镍时出现的镀层发暗、发黑、生红锈的问题。着重讨论了新的工艺配方各成分及其操作条件的影响,讨论了镀液的配制、转化,零件的防锈及不合格镀件的返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合金电镀的金属共沉积原理;合金镀层组成与反应速度的关系;合金镀层组成与镀液组成的关系;推导出关系式,为工艺研究和生产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镀液组成、添加剂特性、工艺参数、镀液控制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光亮硫酸盐镀锡工艺在继电器生产中的应用,并从预防锡须的角度探讨了硫酸盐镀锡取代锡铅镀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微型继电器的银镁镍合金接点上镀复3~5μm,金钴合金后可防止“冷焊”并减轻磨损。研试证实,从每升含0.1克钴的镀金溶液中获得的金钴镀层,其硬度可达HV122,较一般弱酸性镀金溶液的金镀层硬度可高出25~30HV;其耐磨性也相应地增加,经百万次接点机械老练试验,镜检表面完好无损,接触电阻稳定无上升趋势;其耐热性亦好,800℃钎焊无起泡现象;弯曲试验直至基体断裂,镀层仍未分层或脱皮;盐雾试验3周试片无腐蚀,试验证明,若镀液含钴量高于0.1克/升或低于0.05克/升,均可导致镀层性能下降,此外,镀液中游离氰的含量过多,使钴的析出困难。添加金氰化钾时尤应注意此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精密微波同轴接头采用直流镀金工艺、纯金镀层。其镀金层组织疏松,光泽性差,孔隙率高,耐磨性和抗蚀性也较差,严重地影响着产品质量,因此就改用脉冲镀新工艺,进行金——钴合金镀层试验。  相似文献   

15.
电镀热处理     
电镀工艺主要是改善钢件表面性能 ,将它与热处理搭配起来就成了电镀热处理。将电镀后的零件加热到 5 5 0℃左右 ,然后通入氮气再水冷 ,通过这种电镀热处理 ,使镀层自身硬化 ,更加牢固 ,特别是在热处理温度下水冷 ,使镀层表面产生热应力 ,这对防止镀层脆性极为有利。把电镀 热处理进行综合使用 ,这就成为填补电镀与热处理之间的热处理边缘技术。电  镀热处理电镀热处理钢表面镀锡 560℃导入氮斯塔纳姆高锡合金热处理钢表面镀铜—锡 560℃导入氮高利士铜锡合金热处理铜表面镀铜—锡 40 0℃特尔卢萨铜锡或锡铜合金热处理铝表面镀铱 1 50℃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铝及铝合金零件在电镀中的特性.提出了铝件镀前处理方法,浸蚀以及镀镍的工艺方法。采用双层镀镍的铝合金零件,经过高低温试验,镀层无起泡脱皮现象。  相似文献   

17.
消除镀件表面氧化膜,减少吸氢,是提高镀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关键。通过Tc4钛合金多次镀金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列举了工艺过程,介绍了化学除油、混酸溶液除氧化膜等工艺实践及生成化学氧化膜的过程。经化学镀镍后的钛件依次进行电镀,预镀铜、氰化镀银、亚硫酸盐碱性镀金及镀后处理。  相似文献   

18.
黄铜或锌白铜零件的镀银层,经热风吹干或180℃烘干15分钟后,或不经热风吹干或高温烘干而存放2~3天后,镀层表面会冒出黑色斑点,造成损失。经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并判断,黑斑的产生是由于黄铜、锌白铜的偏析富锌区在镀前三酸光亮退蚀过程中会析出不溶于水的单质硫,单质硫粘附在基体表面,镀后与银反应,形成黑色Ag2s所致。但是,不含硫酸的光亮腐蚀溶液酸洗出的零件表面不光亮,为此,通过实验选出合理的硫酸含量,使其既能起到对零件抛光及延长溶液寿命的作用,又不会导致零件表面有游离硫产生。同时,为稳定硝酸在溶液中的浓度,在每班生产操作前要补充适量硝酸。  相似文献   

19.
前 言 近年来广大电镀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公害,进行了多种无氰镀铜工艺的试验,有的还投入了生产。尽管这些工艺有很多优点,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镀液不够稳定;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较差;有的在无氰电镀前要进行氰化预镀和活化等工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电镀研究人员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镀覆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有关镀覆标准 ,提出镀前工艺、机械加工中的铝件点蚀的处理方法 ,分析了锻铝强化相状态对阳极氧化膜质量的影响 ,建议采用镀锌钝化、镀锌体系与代镉镀层和防止氢脆的措施 ,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