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红外成像检漏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航天器检漏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文章分析了红外光谱吸收成像检漏方法、红外光声成像检漏方法及红外热成像检漏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实例,分析研究了这几种不同红外检漏方法的特点及在航天器检漏中的应用范围,并为实施航天器红外检漏方法提供了研究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光谱探测技术在物质识别、材料科学、生化及医药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太赫兹波作为频率介于毫米波和红外之间的电磁波,由于其独特的光谱性质,近年来在光谱探测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比其他频段的光谱探测,极性分子对太赫兹光谱的特性吸收和太赫兹波的强相干性,使得太赫兹光谱探测可以直接获得材料的物化性质。首先介绍太赫兹技术原理,然后介绍太赫兹光谱技术特点、发展历程与现状,最后给出太赫兹光谱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较深入地分析了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及其时间、空间和光谱特性,介绍了基于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的红外对抗和反对抗措施,如变频技术、变向技术、假目标等红外对抗措施以及太赫兹波探测、时间鉴别法和光谱鉴别法等红外反对抗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光谱图像无监督分类的非线性特征提取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琴  田铮 《宇航学报》2007,28(5):1273-1277
高光谱图像的数据维数高、数据量大、数据间高度冗余等特点给图像分类带来困难,为进行有效降维、提高分类精度,提出以曲线距离分析作为非线性特征提取器、以独立分量分析的混合模型作为分类器的高光谱图像无监督分类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来自空载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的高光谱图像进行无监督分类,用分类精度对分类效果进行评价。实验表明,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分类精度高于传统分类方法得到的分类精度,说明了CDA方法在高光谱图像特征提取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发动机润滑油的润滑理论并分析了发动机润滑油的六大作用;指出发动机润滑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并根据发动机的实际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选用合适的质量等级与粘度等级。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红外干扰的定量测定方法以及确定参数对红外背景干扰值大小的影响,分析了大量红外背景图像数据,并以象元电平为单位,对红外背景图像内的干扰噪声进行了计算。经过空间滤波处理和非滤波两种情况计算了图像的光谱密度,获得了关于红外背景图像的空间频率构成的信息,把计算出来的干扰值输入数据库取出多组数据绘图,确定了参数量对干扰电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光谱观测卫星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第一颗实现高光谱分辨率观测的高光谱观测卫星(GF-5)卫星及其应用前景。该卫星设计运行于高度705km的太阳同步轨道,装载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共6台有效载荷。卫星的光谱分辨率高且谱段全,具备高光谱与多光谱对地成像、大气掩星与天底观测、大气多角度偏振探测、海洋耀斑观测等多种观测模式,获取从紫外至长波红外(0.24~13.3μm)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数据辐射分辨率高,载荷的光谱分辨率最高0.03cm-1,具备在轨定标功能,绝对辐射定标精度优于5%,光谱定标精度最高0.008cm-1;长波红外空间分辨率高;高码速率数传;高可靠长寿命设计。卫星入轨后将在环境综合监测、国土资源调查和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典型应用有陆表环境综合观测、陆表局地高温及城市热岛效应监测、矿物填图、大气成分全球遥感监测和大气污染气体监测等。  相似文献   

8.
概要分析了卫星超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论述了超光谱成像技术的概念和应用范围.在简单概括美国空军领域发展之后,重点分析了美国海军和NASA在超光谱成像技术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GF-5卫星的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是中国目前光谱分辨率最高的红外超光谱探测载荷,它基于时间调制傅里叶变换光谱探测技术,通过太阳掩星观测方式在750~4 160cm–1(2.4~13.3μm)光谱范围内,实现光谱分辨率0.03cm–1的大气透射光谱探测。该载荷的两大技术特点和难点是高光谱分辨率和自主精密太阳跟踪,采用大光程差摆臂角镜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实现了红外宽谱段、高分辨率光谱探测,研制了图像反馈太阳跟踪装置实现在轨自主精密太阳跟踪。文章回顾了该载荷的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及实现情况,给出了地面测试与试验结果,可为同类载荷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概要分析了卫星超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论述了超光谱成像技术的概念和应用范围。在简单概括美国空军领域发展之后,重点分析了美国海军和NASA在超光谱成像技术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毕研强  徐向华  梁新刚 《宇航学报》2012,33(11):1706-1710
随着航天器热控制的发展,蒸气压缩热泵排热系统等热控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冷凝换热对热泵的性能好坏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重力场对冷凝换热的影响,将紫铜直管冷凝器置于蒸气压缩热泵系统中,通过改变重力场与流动方向的夹角,测量得到了不同倾角下的冷凝换热系数和压降。实验结果表明,倾角对直管内冷凝换热系数的影响较大,不同倾角下的换热系数差别达30%,远大于不同倾角对直管内蒸发换热的影响;压缩机润滑油对冷凝换热的影响也很大,相比较无润滑油冷凝换热系数低30%以上。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压缩机润滑油的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从光谱成像原理和识别机理出发,在分析现有伪装效果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光谱成像识别技术在伪装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分析了现有伪装技术的优点和不足,对光谱成像识别技术与现有伪装效果评价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红外成像制导武器是精确制导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在复杂光电背景条件下自动捕获、识别、锁定跟踪目标和自动决策的能力 ,多应用在空对地攻击纵深的地面固定目标中。通过对红外成像制导武器导引头导引规律的分析 ,提出基于计算机生成技术 (CIG)的图像动态变形方法对抗红外成像制导武器攻击的思路 ,研究了利用动态变形方法对抗红外成像制导武器攻击的关键技术和实施步骤。最后讨论了应用动态变形技术改变自身红外图像特征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战争中,光电对抗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发展很快,由此对各类目标的红外特征和各种红外干扰物的特征研究受到很大重视。本文在简要地介绍了国外红外技术发展现状的同时,对我国当前研制的红外烟雾弹和红外诱饵弹进行了试验,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研究目标的红外特征和红外干扰物的特征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红外成像是现役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制导方式之一,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国已越来越重视对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干扰技术的研究.其中,烟幕干扰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根据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分析了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跟踪原理,针对波门跟踪算法和相关跟踪算法,探讨了烟幕对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固体火箭羽焰的辐射特性及其温度测量技术述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叙述了固体火箭羽焰的辐射特性,简要地介绍了热电偶法、等离子体法、光纤测温法、谱线反转法、发射吸收法、喇曼光谱法、微波衰减法、红外测温法和多光谱测温法的原理和应用。评述了这些火焰测温方法在羽焰测温上的适应性,并指出多光谱测温技术是羽焰测温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作为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的科研卫星,其遥感应用需求对其载荷的定量化精度要求越来越重要。宽幅成像光谱仪作为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中的主要载荷,可获取光谱范围从可见光至长波红外(0.415~12.000 μm)的陆表和大气多光谱信息。采用45°扫描镜配合消旋系统的扫描方式,光路结构采用同轴望远镜系统,实现3个探测器焦面上21个谱段的同时对地的超宽幅高空间分辨率成像。为了准确地获取能量和仪器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在卫星发射前开展宽幅成像光谱仪全光路、全口径辐射定标试验,分别介绍了可见到短波谱段积分球定标技术和中长波谱段热真空红外定标技术,为用户定量应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并对定标过程中传递路径下的误差来源及精度进行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8.
军用卫星超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分析了卫星超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论述了超光谱成像技术的概念和应用范围。在简单概括美国空军领域发展之后,重点分析了美国海国和NASA在超光谱成像技术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了使用符号检验法和秩和检验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在短波红外-长波红外光谱范围(2.0795~14.011μm)内选择识别陨星和月球土壤光谱波段的问题,并对所选出的波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最终选择了5个多光谱遥感波段,它们是:2.23~2.66μm,3.52~3.74μm,6.97~7.12μm,8.63~9.09μm和12.84~13.64μm。该项研究对中国探月计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扫描角监控器是CBERS_1卫星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中的重要部件。文章主要介绍了扫描角监控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以及研制过程中的技术状态、技术难点、关键技术和质量保证。最后对国内外相关的技术项目及经济社会效益情况做了简要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