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航天器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技术探索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制造作为一种新的制作模式已经成为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制造业是军民融合的典型领域。为了满足航天器大型构件产品智能制造需求,本文提出一种航天器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框架,探索研究了智能工艺设计、智能生产管控、智能物流与仓储、智能制造装备等关键技术,并将相关技术推广应用于其他民用制造领域,为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积累了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供配电智能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国外航天器供配电管理技术由传统遥控管理发展到智能管理的4个典型阶段,介绍了航天器供配电智能管理技术在空间站、科学观测及深空探测领域航天器上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目前国内航天器采用熔断器作为故障隔离主要手段、依托遥测遥控进行供配电管理的体制,归纳了国内航天器供配电体制的优缺点,并总结出国内航天器供配电智能管理系统的3项关键技术——智能配电管理技术、故障隔离技术和能源计划动态调度管理技术,可为航天器供配电智能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多航天器编队飞行在深空探测及协同对地观测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而多航天器的姿态跟踪及协同控制技术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多智能体系统(MASs)受到了航天器控制领域学者的关注并将其应用到多航天器编队控制中。本文回顾了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及其在多航天器编队姿态协同控制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首先,从多航天器编队不同控制需求出发,分别从一致性跟踪控制、有限时间控制、事件驱动控制方面,回顾了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问题的进展;其次,回顾了多航天器姿态协同控制在上述需求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分布式姿态协同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星载固态存储器是各类航天器的基本配置设备,特别在遥感卫星领域,记录设备的成功运行是航天器完成任务的前提条件。星载记录设备已从模仿磁带机的简单工作模式发展为支持复杂文件系统、多用户、多维检索的智能工作模式,设备的存储容量、码率和工作寿命均有质的飞跃。对星载记录设备在各类航天器中的应用及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空间环境效应评价与防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建立我国自主的空间环境保障体系出发,指出开展我国空间环境效应评价与防护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基于我国在此领域的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的设想,包括建立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研究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模拟的新技术、新方法,发展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仿真分析技术,以及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在轨监测及试验验证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面向不确定环境的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利 《宇航学报》2021,42(7):839-849
针对智能自主控制系统所涉及的自主感知技术、自主决策技术和控制执行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剖析了目前航天器控制系统在应对不确定环境时面临的困境。结合未来空间任务对航天器能力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感知-演化-决策-执行"(OEDA)星上闭环控制框架,探讨了其特点和功能,进一步阐述了OEDA控制框架中所涉及的理论与方法,最后分析了该控制框架实际应用和进一步发展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新一代航天器全生命周期参数测量和结构健康状态评估需求,智能结构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基于国内外在航天器智能结构与先进传感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构建一套航天器智能结构监测与健康评估系统。首先介绍系统组成,阐述工作原理,然后重点讨论适合在智能结构中应用的传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如光纤传感技术、微纳传感技术、柔性传感技术、分布式传感网络技术等。未来,智能结构监测与健康评估系统的应用将在保证高性能航天器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生存力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深空探测器的自主运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深空探测器自主运行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实现深空探测器自主运行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自主任务规划技术、自主导航技术、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技术,以及支撑实现上述功能的航天器智能信息技术。然后,重点介绍了这四方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最后,结合深空探测后续任务实施和技术发展需求,提出了未来深空探测器自主运行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光谱红移自主导航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系天体光谱红移测量的自主导航新方法.以太阳系天体作为光源和信息源,由实时光谱红移测量值获得航天器在惯性坐标系中的飞行速度,实现航天器的自主导航.与现有自主导航方法相比,该法不依赖地面无线电信息,无需引入航天器轨道动力学,具有高度自主、简单易行、无时延等优势,在深空探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可为近地卫星的自主导航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自主故障检测和识别的知识库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自主技术是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库是实现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的基础。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航天器智能故障检测和处理技术的知识库设计方法。并以我国某型号的一个子系统的故障检测和处理程序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也可推广到其它分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自主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斌  李果 《航天控制》2004,22(5):20-25
首先从系统的体系结构出发 ,将自主控制系统划分为分层递阶型、包容型、混合型三种基本形式和多智能代理结构的复杂形式 ,然后分别讨论对一般轨道飞行航天器、多个航天器所组成的空间网络、星球表面探测系统和空间机器人等几类不同对象进行自主控制的特点 ,最后论述自主控制对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需求并提出有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自主运行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阐述了航天器自主运行的概念、目标和任务。对自主运行和传统测控方式进行了比较。最后重点介绍了航天器自主运行技术的进展情况。文章分4个部分介绍自主运行技术。首先介绍了2种自主运行体系结构,它们是自主运行各种功能集成的基础。第2部分介绍了2种智能规划与调度技术。第3部分介绍了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技术。第4部分介绍了有效载荷数据自主处理的进展情况。最后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与自主运行相关的其他技术。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了空间站及其运动控制系统的任务及特点,指出开展空间站智能自主控制研究是系统任务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的必然要求,已经迫在眉睫。然后介绍了一种新的智能控制方法——即基于全系数特征模型描述的智能控制方法,这是实现空间站智能自主控制的重要理论基础。最后提出空间站智能自主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热控自主管理中的智能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国内航天器上应用较多的三种热控自主管理技术,即电加热器、百叶窗、流体回路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卫星应用实例,重点对电加热器热控自主管理技术的智能控制策略进行了论述。最后,通过对国内外发展情况的调研,提出了热控自主管理智能控制技术将向精确化、智能化、与航天器其他领域自主管理相结合方向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的自主导航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总结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的发展史,在此基础上分折了目前几种候选的自主导航系统,对比了它们的性能和优缺点。然后介绍了自主导航技术及系统组成规律。着重介绍了载人飞船自主导航系统的组成,自主导航的算法。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飞船自主导航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智能控制的产生和发展,探讨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详细说明智能控制三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及其与传统控制理论的主要区别。针对未来航天器控制中的特点,展望智能控制在航天器控制中的应用前景,深入分析了在未来航天器控制中应用智能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最后介绍了航天器变结构变系数智能控制的特点及总体结构,给出了一个主从型智能控制系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智慧火箭发展路线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载火箭与新一代信息与制造技术的结合将打破传统运载火箭研制理念和工作流程模式,推动相关领域的变革发展,最终形成采用数据驱动研制流程、由智能产品组成的"智慧火箭"。提出了智慧火箭的建设目标,针对智慧火箭所包含的智能研制、智能产品、智能制造以及智能过程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卫星互联网和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测控网络朝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自主测控、资源分配等方面进展良好。因此,建立智能天地一体化的航天测控网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智能航天测控网中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关原理与技术。同时,结合CCSDS提出的空间数据链路标准协议详细介绍了TM、TC、AOS、Proximity-1以及USLP标准,分析了不同标准所使用的技术与实际应用。本文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角度介绍了智能航天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为我国智能天地一体化卫星测控通信网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9.
空间在轨服务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43,自引:9,他引:43  
崔乃刚  王平  郭继峰  程兴 《宇航学报》2007,28(4):805-811
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空间在轨服务技术成为了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方向,传统的、以航天飞机为代表的空间在轨服务成为了今后这个方向的发展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空间自主在轨服务技术,它以成本低、风险小、隐蔽性高、军事利用价值强等特点,成为了未来空间技术新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空间在轨服务技术的概念、任务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并着重分析了空间自主在轨服务中的自主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
孙宝祥  崔静 《航天控制》2007,25(4):26-30
介绍以新一代静止轨道三轴稳定卫星平台为研究对象的大型挠性充液卫星的自适应PID智能控制方案。自适应PID智能控制继承了PID控制器的优点,在PID控制器的基础上增添了模态参数智能自主在轨辨识、自适应滤波器参数自主确定,从而使自适应PID智能控制的鲁棒性、可靠性、安全性显著增强,即使帆板挠性或液体晃动等模态参数超出预定指标范围,也可以自主地智能地消除可能出现的姿态振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