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复合材料在飞机中所占比重的增大,诸多电磁兼容设计的问题也日趋凸显。本文分析了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对电流回路接地的影响,介绍了复合材料结构内接地网的应用及研究现状,提出了接地网设计及优化时的设计目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简要说明了电搭接/接地对于复合材料飞机的重要性和实施面临的难题。从目的和需求入手,阐述了复合材料飞机电搭接/接地的实施步骤,分类列举了国内外复合材料机型在电流回流、防电磁干扰、闪电/静电防护等方面已采取的电搭接/接地设计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给出了复合材料飞机电搭接/接地检查的阻值要求和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3.
《洪都科技》2011,(1):46-49
通过对L15高教机首飞前液压系统机上脉动试验中出现零流量压力脉动超标及传感器接头损坏的分析,找出了故障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排除措施,即在飞机上调整液压系统阻抗及机械震动固有频率,改变软管安装方式等,以减少飞机液压脉动值,使飞机脉动在航标规定范围内.文中还探讨了抑制液压脉动的各种方法,并比较了各种不同方法的优劣,得出...  相似文献   

4.
飞机复合材料表面导电层的雷击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金属相比复合材料导电性较差,因此处于雷击区域的复合材料部件表面要设计导电防护层以承受雷击时的瞬间放电,避免复合材料部件的烧蚀损伤。本研究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计算了复合材料表面导电层通过雷击电流脉冲后的电场和温度场分布,并对该导电层的雷击防护能力及可靠性进行了评价。模拟结果表明,厚度为0.20 mm的铝导电层最适宜做飞机表面的雷击防护层。  相似文献   

5.
机载作动系统可靠性是保障飞机飞行性能和飞行安全的重要前提,为了提升机载电力作动系统用三余度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可靠性,针对其常见的绕组匝间短路故障(ITSCF),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频谐波电流的在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电机绕组ITSCF数学模型,明确了故障后旋转坐标系下交直轴电流的典型高频脉宽调制(PWM)谐波故障特征;综合分析交直轴谐波电流对瞬态工况扰动的鲁棒性,选择直轴高频谐波电流周期有效值作为诊断特征;为了消除各余度电流固有谐波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三余度谐波电流平衡度的故障诊断方法;最后设计了故障诊断算法,通过带通滤波器进行高频谐波电流提取,并采用周期有效值计算实现谐波电流量化,最终通过三余度平衡诊断表实现故障余度识别。通过仿真模型验证了诊断算法的有效性,为提升机载电力作动系统可靠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性点谐振接地实施过程中,电容电流的确定是一个关键。本文根据补偿电网的等值接线图、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压及电流向量变化图加以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电容电流的实测方法,并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飞行器的雷电防护设计和验证是保障飞行员及飞机安全的必要措施,尤其是随着雷电防护能力较差的复合材料广泛应用。复合材料对雷电流的传导能力远弱于金属,需要为雷电流传导提供额外的通路。本文从国内相关研究极少提及的飞机内部结构电磁建模出发,提出一套飞机内部结构的电磁建模及精度控制方法;构建 F22 飞机左机翼到右机翼的内部金属结构作为雷电流传导通路,基于通用电磁仿真软件进行飞机雷电间接效应仿真;对复合材料蒙皮、金属网蒙皮、金属网蒙皮加内部金属结构三种情况下飞机内部的电磁场及线缆耦合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合理的雷电流传导通路设计能够使飞机内部线缆感应的电流强度减半,起到良好的雷电防护效果;该评估方法适用于固定翼飞机的雷电流传导通路设计,能够作为飞机机载设备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指标分配的参考依据,便于定位飞机雷电间接效应防护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当同步发电机输出电流大小与功率因数改变时,其电枢反应与内阻抗压降将改变,则发电机输出电压也将改变。为使发电机输出电压保持额定值,通常都有自动电压调节器与发电机配套工作。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MD-80飞机使用的AVR403型电压调节器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整机调压的工作过程,并阐述了该调压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飞机机电作动系统故障模式分析与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机电作动系统是多电飞机的典型系统,为达到飞机的高可靠性要求,需要对机电作动器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本文对基于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机电作动系统的故障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直流母线电流进行在线故障诊断,并分析了故障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游哲锐 《航空动力学报》2017,44(6):101-103, 119
船用发电机的转子绕组因通过电压低、电流小、结构比定子简单等原因,在日常电机制造及检验过程中,匝间绝缘的监测容易忽视,而且IEC 60034以及IEC 60092等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的标准中也没有对此提出明确要求。但是, 基于对产品质量及性能的可靠性保障,转子匝间耐压测试是有必要的,特别对高压电机产品的转子匝间绝缘监测,以验证匝间绝缘对陡峭前沿的操作过电压的承受能力。以制造厂进行的高压发电机转子匝间试验为例,介绍了测试方法、故障现象及异常分析三部分内容,包含了以脉冲波形判断发电机转子部分的绝缘异常,以及制造过程中接地电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