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查表生成算法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CRC码的查表生成算法和一个码表实例,所给算法适合用软件方法快速生成CRC码,由于计算上的复杂性,CRC码通常用硬件来产生,限制了在一些地方的应用。在应用系统中,用CRC码取代简单的奇偶校验码能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所给算法为在应用系统采用CRC码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曲线曲面的若干几何处理基础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实用的曲线曲面的离散、投影、直线-圆环求交,空间直线距离计算等算法,曲线用密切圆逼近,采用差商计算离散点参数,算法速度快,根据几何性质构造了点的投影及曲线投影跟踪算法,用拟牛顿法加大收敛范围,利用相关性减少迭代次数,采用矢量方法和局部坐标系技巧,如空间直线间距离计算,直线-圈环求交等常用算法十分简洁。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对大容量高效计算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星载计算体系的能力已经难以满足其需求,需要建立具有自组织能力的智能计算体系,还要实现高效的任务调度.给出了航天器分布式智能计算体系的模型和任务调度问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设计了改进粒子群算法和改进蚁群算法结合的DPSO EACO算法,先利用粒子群算法生成初始调度方案,再用该方案初始化蚁群算法,利用蚁群算法生成最终调度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改进蚁群算法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动态神经网络及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非线性随机动态系统进行学习建模的迭代算法,用这种方法对非线性随机系统建模,可以获得更准确伯系统模型,并可对非线性随机系统进行状态估计。最后给出相应算法及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实时生成典型二次曲面图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一种实时生成典型二次曲面-球面的新算法,这种算法只需分别画出面上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等亮度曲线,就能得到具有高真实感的球面图象,与传统的逐点计算亮度算法相比,这种算法的计算量小得多,并且该算法适于用并行流水硬件实现,理论分析和仿真证明本算法适合实时CIG系统。  相似文献   

6.
光伏组件的遮挡物识别是光伏运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识别算法多依赖人工巡检,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面向光伏组件的遮挡物识别算法PORNet。通过引入特征金字塔,构建多个分辨率下具有丰富语义信息的图像特征,提升对遮挡物尺度和密度的敏感性。通过特征自选择,筛选出语义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图,以加强物体环境的语义信息表达。用筛选出的特征图完成遮挡物识别,从而提升识别准确率。在自建光伏组件落叶遮挡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比较和分析,并对识别性能进行了评估,通过与现有物体识别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提升了9.21%和15.79%。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状态反馈使一个单输入区间系统鲁棒稳定的问题,利用Kharitonov定理构造出状态反馈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算法。  相似文献   

8.
高速道路动态执法要求车道检测算法能够结构化解析道路,但是基于传统手工设计特征的车道检测算法准确率和召回率不足,而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又对计算资源要求太高,因此提出基于道路特征信息的车道结构化解析算法。利用边缘点的梯度统计信息筛选Hough空间的候选点,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在剩余的Hough空间候选点中寻找最合理的车道线组合,能够在较少计算资源的平台上准确地检测到道路上的全部车道。在自有数据的检测实验中,所提算法能够准确定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道路;在对比实验中,所提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和计算速度上均比同类算法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消除隐藏线是计算机真实感显示的一项重要,自由曲面的消隐则是其中的难点,本文提出的自由曲面消隐算法提出了平面加厚技术和二维排序技术,给出一块三角曲面片,加厚技术就是用加厚三角形所得的三角砖来逼近曲面片,采用二维排序技术,光栅点的可见性判定归结为矩形域在排序表中的查询,测试表明,本算法较传统算法提高速度两个数量级以上,消隐时间随光栅点线性增长,光栅点最多可达62000个(对于640K内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流的遥感图像重建算法。首先,在Glow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改进后的RRDB架构用于低分辨率图像特征提取,通过构建更多层和连接以提升训练的稳定性。然后,以一种纯数据驱动的流模型来训练分布的参数,通过最大化负的对数似然的方法进行优化,得到该算法的损失函数。实验证明该模型在网络训练过程中能够快速达到稳定收敛的状态,且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用重建出的图像质量对比SRCNN、SRGAN、ESRGAN,经过测试后发现,提出的算法远远优于SRCNN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也有明显优势。重建出的图像不仅在指标上有所提升,例如与SRCNN相比,PSRN和SSIM分别提升了15%和40%,且人眼观察时有更高的清晰度,高频细节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求解一般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常微分程的解法。其一维搜索的路径是约束央面上的一条最短线,其方程是由变分法建立的一组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所确定的,。在初始点位于可行域内部时,采用人工释能法来求得下一个改进的可行点。数值例子表明核算法具有较了的计策效果。  相似文献   

12.
摘要: 以C W方程为基础针对圆轨道近距离双脉冲绕飞问题,研究基于长方体禁飞区的安全绕飞轨迹设计方法.针对双脉冲绕飞动力学模型中的变量进行代数变换,在此基础上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推导,证明部分变量在特定区间范围内具有单调性的定理;给出保证绕飞轨迹安全的约束条件,进而结合推导出的定理和安全约束条件得到轨道面内全方位安全绕飞轨迹的一般性设计方法.通过针对以目标器正后方为绕飞起点的两种典型绕飞以及到任意方位的绕飞进行仿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变循环发动机(VCE)性能寻优控制(PSC)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二次约束二次规划(SQCQP)算法的性能寻优控制算法,通过罚函数将二次约束二次规划(QCQP)子问题转化为适应度函数,并提出一种改进微分进化(IDE)算法求解QCQP子问题,以获得最优的搜索方向。与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基于IDE算法求解QCQP子问题的SQCQP算法(IDE-SQCQP)能在更少的迭代次数下寻到更优的解。将IDESQCQP算法应用于变循环发动机的性能寻优控制中,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在最大推力寻优控制中,IDE-SQCQP算法用时比SQP算法减少16.81%,优化效果提升了21.50%,在最小油耗寻优控制中,IDE-SQCQP算法用时比SQP算法减少14.90%,优化效果提升了31.03%,达到了算法提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Reflectors are very critical space elements and can be used not only as solar collectors/reflectors, telecommunication radio antennas and telescopes but also for dual-usage such as solar sails and solar concentrators to probe and sublimate materials from asteroids when actively controlling the surface shape. In this paper, the surface shape of a slack reflector with negligible elastic deformations will be controlled to be a paraboloid by actively modulating the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SRP) force using reflectivity control devices (RCDs) across the reflector. Nonlinear static equilibrium equations for an arbitrary infinitesimal within the reflector along the radial, circumferential and transverse directions are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external modulated SRP force and internal tensions respectively. The coupled radial stress differential governing equation and reflectivity algebraic equation are obtained for the paraboloid reflector by the help of the formulation of an inverse problem based on equilibrium equations previously established. Some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for reflectors with ideal and non-perfect SRP force models are performed respectively. The conclusions concerning about how to control the reflector’s surface shape successfully using allowed reflectivity, resulting in reasonable stress range, moreover, how to get the feasible solutions influenced by the reflector’s size parameters, are all based on the presented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地磁场异常将会在导航空间中形成极值区域,扰乱磁趋性运动行为,容易造成基于搜索的地磁仿生导航方法陷入局域极小,使得载体迷失航向难以逃离异常区域,最终导致导航失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为约束策略的导航搜索方法,通过约束搜索行为强制载体扩大探索范围,进而摆脱异常区域干扰,促使载体进入正常地磁场环境。利用磁趋性统计特征与多目标函数的收敛状态构建行为约束的触发及终止条件,将磁趋性历史数据中较好的样本作为约束行为,实施导航搜索行为约束。伴随载体的移动,实现对进化种群的时序更新,最终引导载体到达目标位置,完成导航任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磁场异常环境对地磁仿生导航的干扰,完成导航任务,并能够有效提高远程自主导航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升阻比高超飞行器再入可达域计算问题,提出了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和倾侧角插值相结合的混合求解方案。通过设计罚函数和适应度函数极值化将再入过程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添加到优化指标。为了减小参数化倾侧角剖面的搜索空间,利用带约束的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满足再入过程约束和终端约束的再入轨迹。在分别得到最大横向航程和最大纵向航程的倾侧角剖面后,利用插值法快速生成倾侧角指令集,进而实现再入可达域的快速计算。以高升阻比飞行器CAV H为对象,设计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该混合优化求解方案易于实现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约束再入点地理位置的再入飞行器离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星下点机动的离轨规划方法。再入飞行器的离轨轨道设计受到飞行器当前轨道状态和再入点参数的约束。首先,基于轨道飞行原理,建立了一般椭圆轨道冲量模型下离轨制动参数和再入点参数的关系,分析了最优离轨的推力施加原则;其次,在考虑地球自转的前提下,提出了直接离轨必要条件,针对约束再入点经纬度的问题,完善了利用非线性规划优化方法确定有限推力模型下离轨点位置的策略,同时给出了符合燃料最优目标的离轨制动参数;最后,探讨了一般情况下初始轨道不满足直接离轨必要条件时,为满足星下点约束而进行的轨道机动施加策略。   相似文献   

18.
Nanosatellites in the swarm initially move along arbitrary unbounded relative trajectories according to the launch initial conditions. Control algorithms developed in the paper are aimed to achieve the require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atellites in the along-track direction. The paper considers a swarm of 3U CubeSats in LEO, their form-factor is suitable for the aerodynamic control since the ratio of the satellite maximum to minimum cross-section areas is 3. Each satellite is provided with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lative motion of neighboring satellites inside a specified communication area. The paper develops the corresponding decentralized control algorithms using the differential drag force. The required attitude control for each satellite is implemented by the active magnetic attitude control system. A set of decentralized control strategies is propos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mmunicational constrain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strategies is studied numerically. The swarm separation effect is demonstrated and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9.
再谈一类挠性结构的约束及非约束模态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于均质挠性梁附着于中心刚体上,且挠性梁具有尖端质量和尖端转动惯量的结构,该文分析了其运动方程的约束模态和非约束模态解,分别得到了相应的振型函数和普遍的频率方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约束模态和非约束模态的频率随不同挠性梁/中心刚体惯量比的不同近似程度,为动力学建模和控制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疲劳多裂纹扩展随机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建立了含相互干扰多裂纹结构的裂纹扩展随机模型.提出了远源裂纹、近源裂纹、概率寿命曲面等概念.给出了相互干扰多裂纹扩展随机微分方程的统一表达形式.在工程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简化了相互干扰多裂纹扩展过程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分析含相互干扰多裂纹结构的可靠性,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