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航空港》2017,(3)
<正>张曦是我的房客,也算我的小朋友。说房客,是来自异乡,在上海打拼的张曦租了我的房。说小,是他的年纪,比我小上一轮。大学毕业,张曦开始摇摇摆摆地,像一只刚学会走路的企鹅寻找前行的路。沙发前,坐着我,也坐着张曦。跑了一天人才市场,张曦抹了把汗,说:"哥,这工作真不好找啊。"我俩一见如故,短短几天,已无话不谈。我说:"加油吧!"  相似文献   

2.
《航空港》2008,(7)
那些回荡在老上海弄堂卖小吃的吆喝声几乎已销声匿迹,年轻一辈不要说吃,可能听都没听过什么"老虎脚爪"。这些传统小吃已经不单只是食物,它所代表的其实是一个时代的变更。  相似文献   

3.
《航空港》2016,(2)
<正>第一次看到心理学大师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我以为这是一本理论性极强的"爱情宝典",怀着疑惑的心情翻开第一页,顿时,被作者诙谐直白的前言惊住了,他说"如果想学习成功爱的实践方法,那此书一定会令你失望"。这样的开场白尢疑增强了我的好奇心,连花了两个晚上我读完了这本书。这是给生命的礼物,非常庆幸自己在这个年纪就能看到此书,弗洛姆  相似文献   

4.
帮我找错     
这是国外博物馆保存的飞机轮胎,我说这是某种飞机拖车的轮子,但有的同事说我搞错了,还说这是历史上一种特别有名的飞机的机轮,其实看看这机轮的布局,就应该能判断其型号。可以是我的确不知道,难道我错了?这究竟是什么飞机的轮子,您知道么?如果知道,那就请把答案写信寄至:北京市学院路37号航空知识杂志社王亚男收,邮编100083。也可以发送 E-mail 到  相似文献   

5.
我和家亮兄配合得真默契,电话叫我三分钟后下楼,照此办理,刚走到弄堂口,车子就过来了,家亮从副驾驶座窗口探头招呼。开门上车,开车的是汽修公司的傅老板,你看我这身价有多高。问家亮去哪?家亮说,到庄嘉云庄老板的"蓝欣雅苑"去吃改良本帮菜。  相似文献   

6.
你说、我说"蓝颜知己" 王丽萍女 30岁公司职员 自从有了小孩后,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占据了我整个业余时间,很累,很苦,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每天几乎是一成不变.丈夫忙于工作,没时间听我的倾诉.  相似文献   

7.
珈,是一种女孩子的玉器。汉家女儿梳洗罢,打开妆椟,拎一片晶莹的玉光,绾住青丝,开始炊晨织暮。"这也是一种缘份吧。"Jado笑着说,"为牌子起名很伤脑筋,没想到一翻字典。我英文名的连读——Jado,会遇到这样两个美丽的汉字。"  相似文献   

8.
<正>包子是中国最普通的家常食品,吃包子是中国人的家常便饭。但您听说过喝包子吗?在"中国汤包之乡"的江苏省靖江市,我在"中华餐饮名店"的南园宾馆,就扎扎实实地喝了一回蟹黄汤包。在未到靖江之前,我不知道中国有"汤包之乡"一说。江苏省烹饪协会副会长陈履锡告诉我:中国烹饪协会于2007年  相似文献   

9.
科普作家叶永烈曾在《新民晚报》上写文章,说我爱写信。这话不假,我的确是写过不少信。近几年,光写给部长以上中央首长的信,就有五六次。我记得,在七十年代,有两次是写给国防部长徐向前,问关于列宁号飞机的事,未得回信。 八十年代,《航空史研究》已经问世之后,航空工业部长莫文祥突然给我来信,说我的年纪大了,与其自己辛苦,不如把所得航空史料,给航空史料编辑组,让他们印出来。我回信说,谢谢你关心我,使我节省劳力,为我的航空史料找出路,但是这办法不好,因为航空部印出史料,就要保密,而我印出来,是要宣传,希望能普及。这以后,未再来信。  相似文献   

10.
M:您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专家,主持设计了多种型号的飞机,您认为这一辈子您最感骄傲的事是什么?屠基达院士:干了一辈子了,著名倒谈不上。当年我回答外国朋友说:我最感骄傲的是在我30岁时主持设计成功了一种初级教练机(初教6)。这种全金属半硬壳结构飞机可以说是当年航空人无私奉献的典范。它不仅  相似文献   

11.
最爱高跟鞋     
《航空港》2016,(1)
<正>欲望都市中Carrie曾说:"站在高跟鞋上,我可以看到全世界。"是什么使得女人如此迷恋高跟鞋呢?黄金比例据发明至今,高跟鞋这一产物已经拥有400余年历史了,相传高跟鞋的高度代表了欲望的高度,而穿着高跟鞋则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女性所特有的女性美。所以女性迷恋高跟鞋最直观的原因还是来自于男士的"审美"。穿上高跟鞋的女士在男士眼中会变得更加性感、自信和美丽。  相似文献   

12.
1"十五"期间质量工作的总体评价 刚才,焕刚同志都说了.下面,我再强调几点."十五"期间,我们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下,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说的3大跨越对于全集团乃至整个航空工业来说,都是标志性的,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迷上了芍药这种草花,碰巧正值花期,便从花店买了几枝粉紫色的,随即拍去图片给几千公里外的母亲看。她回道:"静美、澄澈,人啊,就要像这花一样。"记得周耀辉的《纸上染了蓝》里描述母子的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常常觉得"乖"这个字很奇怪,像缺少了什么似的。对,是一双腿。可能是我先学会了"加减乘除"的"乘"。而假如我是乖仔,我妈是不是良母呢?然后,我发觉,跟"乖"一样,"良"对我来说也是不完整的字。我想到  相似文献   

14.
学会示弱     
《航空港》2013,(12)
<正>读书思考之余,如何学会做人便成了我感悟人生的主题,又从不同侧面写下这些感悟,比如学会羡慕、学会包容、学会示弱等等,便成了我当下非常乐意与读者交流分享的事情。"示弱",这是做人的一种难能可贵,必不可少的素质。"示弱",是有意暴露自己某些方面的弱点,往往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示弱"不也是一种智慧吗?"示弱",既然是一种做人智慧,那么必然要注重在方式方法上的选择。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妨展示自己经验有限、知识能力不  相似文献   

15.
<正>前些日子,办公室同事讲起杨绛先生的官司赢了,使我想起曾经看过她写的《我们仨》。记得第一次读此书,是闺蜜极力推荐说这本书写得好,但是由于正值孩子中考,不知是心境问题还是其他,终究没有读懂。年前整理书柜时看到这本书,于是再次细读。此书是作者杨绛先生晚年写就的对曾经和先生钱钟书、女儿钱瑗一起生活时的亲情回忆录。以先生一贯的淡然、平缓,叙述着那些岁月的过往。许是有些"后现代主义"吧,在读《我们仨失散了》章节的  相似文献   

16.
中石油,这是一个一直让我很有好感的企业,这种好感说起来很复杂.简单地说,是因为在垄断行业中,它是一个清晰的并且是愿意负责任的企业.我这里说的负责任,是指对公众负责,而不是对它的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7.
刘心武先生是一个真性情的人,这是读他的《钟鼓楼》就知道的。他的文章中总是可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影像,批判着一个时代乃至一种阶级对人性的摧残。刘先生是一个十分敢说的人,在他的小说中不十分明显,但是在红楼梦的解析中便也表现的相当充分了。巴金老先生曾经在回想录里面说过,我摸不清现在的教育体制了,是对孩子学习方式的一种不赞同,他的朴实话语虽然曾遭到过学生的质疑,但是却是真真正正的心境。而这般敢说敢做的人竟不多见了,大多数人做了不敢承认,说了却纯粹胡扯。刘心武先生却是真真正正的在做着,并实践了说真话这一优良品质。不过他是相当谦逊的,在他的红楼梦讲解中,他十分尊重前人的看法,总是在发表自己的讲解时说,"XX的说法或许正确,但是我认为……"。例如他在讲  相似文献   

18.
暑假回到故乡,听到左邻右舍的人哀声叹气地说:“真背时!我抢的电视机没像了。”“我的落地扇不转了!”“唉!洗衣机也坏了!”更让我惊诧的是,我家又买了一台名牌电视机。妈妈自豪地对我说:“那一阵,村卫人都抢东西,这是俺给你抢的,等你接媳妇用!”天哪!我才十九岁! 耳闻目睹的事实真让我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如此神秘兮兮,让我迷惘而无所知!  相似文献   

19.
"汉堡是个好地方,到处是坚固无比的屋宇,这里不是无耻的麦克白当道而是班柯的主宰。"——海因里希·海涅想像中的汉堡是一块翡翠;繁花似锦,满目葱茏,一个超过40%的面积被植被覆盖的城市理应如此,否则凭什么被称作"德国最绿的城市"?我看到的三月的汉堡却是质地不佳的汉白玉,三十多年未遇的严寒把大雪夹杂着冷雨作为见面礼甩了过来。汉堡人说,这就是汉堡,深冬的汉堡还要灰色,常常阴雨连绵,风刀割面。  相似文献   

20.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这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不朽之作《安娜·卡列尼娜》中说的。这段时间,为了撰写《机长读本》,我们和民航数十位优秀机长进行座谈。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公司,飞着不同的机型,有着不同的运行方式,甚至不同的性别和不同的年龄,但他们身上都表现出极其相似的职业价值观、安全技术观以及生活态度。说实在的,此时此刻,我的感受再一次证明了列夫·托尔斯泰老先生这句名言的通用性,优秀机长都是相似的。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表现出类似的特质:一是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