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某电厂一期工程深井泵群微机运动测控系统入手,全面介绍了热电厂深井泵群测控系统的组成原理以及提高系统稳定性、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BDD的航天测控系统任务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天测控系统任务可靠性分析问题,提出了基于二值决策图(BDD)的航天测控系统任务可靠性分析模型和算法。将航天测控系统视为一个多阶段任务系统,采用任务剖面描述任务时序逻辑关系。根据各阶段的可靠性逻辑结构建立了单阶段的BDD,依次对各阶段的BDD进行运算得到系统的BDD,据此计算系统的可靠度。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简要地对我国航天陆基测控网的状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测控资源冲突的形成原因,表明了建立智能化测控资源分配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实现方法。该系统融合了丰富的测控资源分配和管理知识,采用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进行决策问题的求解,最终实现一个基于知识的决策系统,按照本文提出的系统构造,已经开发了有关分系统,而且在神州四号飞船和多颗卫星的测控任务中进行了应用,表明系统的构造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由微计算机、CAN总线以及温度测控、压力测控、转速测控和功耗测控单片机系统组成的自动化测试台,使用SIMULINK软件包实现动态系统建模,获得PID仿真参数,通过DDE(动态数据交换)传送到VB接收发送模块,再由微机传送到各测控单片机系统,使测试系统达到最佳状态,满足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5.
卫星通用测控仿真平台是为了提高测控支持效率和能力而提出的。根据航天测控任务需要以及测控设备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半实物的卫星通用测控仿真平台硬件环境。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结合喷泉模型进行了软件开发。通过抽象以及采取“穷举覆盖、描述文件、参数表、动态连接库、分支语句”等方法,建立了卫星通用测控仿真平台数学模型。通过与真星比对,该平台在信道的电气性能和数据层与真星具有等价性,并成功地应用于近地和同步卫星的系统联试和任务实施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机为核心的实时测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X型机机动襟翼伺服控制系统的装前试验实现实时测控、事后处理的自动化过程便是成功一例。本文介绍了该实时测控系统的组成、功能、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由此能够对该系统的工作过程有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天基测控技术是航天测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弥补地基(陆基+海基)测控系统缺陷、缓解地基测控资源紧张的有效办法。本文提出了基于“北斗一号”系统的航天器天基测控技术仿真方法,设计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系统。基于建立的仿真系统、按照设计的仿真方法对航天器天基测控技术进行了全面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北斗一号”系统的天基测控技术可行,性能指标可以满足中低轨道航天器实际测控需要。  相似文献   

8.
涡扇发动机消喘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型涡扇发动机气动失稳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航空发动机失速/喘振特征工程数学模型,研制出发动机消喘系统数字仿真平台,完成了消喘系统的方案优化设计,并在地面台架和飞行台试验中得到了验证。其气动失稳工程数学模型、数字仿真优化设计技术和试验验证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地面和舰船燃气轮机、以及其它民用叶轮机械气动失稳测控设计领域,同时也为制定航空发动机消喘系统设计规范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数传信道差错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测控系统实际数传信道特点,将测控系统的数传信道定位成有记忆、生成型、更新型的信道模型。最后选用了双状态马尔科夫链模型作为信道干扰仿真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误码率调节方法实现干扰仿真的灵活控制。  相似文献   

10.
党小宇  黄准  朱鲁军  虞湘宾  陈小敏 《航空学报》2016,37(11):3494-3501
目前,传统航空测控通信所采用的纠错码大多是建立在高斯信道基础上的。然而,航空测控环境中不可避免存在着多种尖锐的噪声,测控通信纠错码的可靠性能在非高斯信道中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分析了一类国际航空遥测的分组Turbo码(BTC)在拉普拉斯白噪声信道下的译码和性能。将传统Chase迭代译码算法引入到拉普拉斯白噪声信道中,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同时,基于该数学模型设计了3种不同的译码接收器下的BTC译码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在误码率为10-4时最佳译码方案相比于硬限幅接收机有3.7 dB的增益,相比原有的高斯信道下的接收机仅有0.6 dB的性能损失。  相似文献   

11.
南京航空学院王宁生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FMS多微机模拟仿真系统”,性能达到当代国际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已通过部级技术鉴定。 由于建立柔性制造系统的投资较大,涉及的技术复杂,实际开发有一定风险,往往因为考虑不周而造成决策上的失误。为此,建立系统前,必须应用仿真技术和多机模拟系统进行模拟规划设计,并对已设计的系统进行评价,以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保证系统的合理性。FMS多微机模拟仿真系统由多台微机及相应的软件等组成,通过动画显示,模拟仿真整个系统的活动,如刀具流、工件流和刀具加工轨迹等,并能以表格形式输出仿真统计结果,使FMS系统设计的失误率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可提供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途径,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微机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大部分用来搞管理,或者把微机用作专用控制机。用作计算机辅助制造的主机方面则很少,本文想谈谈在飞机计算机辅助制造中用微机作主机的一点体会。 我厂搞P型教练机试制,要求各大部件都要移植原型机数模,而VAX-Ⅱ机器刚到,联机穿孔机还暂不能工作。当时,座舱部分因没有原型机的程序,需要按照理论图重新建立数模。因此,我们只好选定微机IBM-PC/XT作主机,在微机上重新建立座舱、机背油箱、机背整流罩几部分的数学模型;并把这几部分合为一体;再把相应的与外形有关的结构数模也连结起来,就形成一个小型应用系统,存人软盘中,附以使用说明书,提交用户(模线车间)使用。模线设计员将软盘内容调入本单位的微机硬盘中,便可以随时计算。只要键盘输入简单信息,就可获得所需要的计算结果和绘图纸带;同时,还能同步输出供检验用的理论图特征数据,受到模线车间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时间统一系统是航天测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时间协议NTP是Internet通用的时间统一方式。本文在分析了NTP工作原理、算法、精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在航天测控计算机系统上的NTP应用模型,分析了应用中的关键技术。该模型已成功应用于不同的测控计算机业务子网上。最后借鉴NTP校时策略对现行校时算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统一S波段测控系统(USB)是在Apollo任务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测控体制。它将跟踪、遥测、遥控、话音信号调制在同一无线电载波上,从而大大减少了星载设备的数量和重量,简化了测控操作。由于统一S波段测控系统所具备的显著优点,Apollo任务之后该体制迅速为各国航天测控系统所采用。到了八十年代,欧空局、法国、日本、德国等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统一S波段测控网,并能同美国的统一S波段地面网络联网。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航天器自主程度的不断提高,地面站存在的价值曾一度为人们所怀疑。然而事实证明,地面测控系统在航天任务保障中仍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介绍了Apollo统一S波段测控系统,因而本文重点介绍继Apollo任务之后统一S波段测控系统的发展以及现状。着重论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硬件的改造及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的出现等几个方面。并简要分析了今后可能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扩频技术的应用,航天测控网形成了传统测控体制与扩频测控体制相结合的局面,会出现潜在的相互干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运用仿真软件建立模型,根据传统测控信号经过相关器后频谱的变化,分析扩频测控系统的处理增益,并详细说明了在扩频测控信号接收带宽内距中心载波不同位置的传统测控信号对扩频测控系统处理增益的影响,以及不同扩频码速率下系统处理增益的变化情况。最后运用本文的分析成果进行举例计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微机位置控制系统,提出由控制运动速度实现运动位置控制的方法。以实例说明控制规律是基础,由数学模型代表实际控制系统的必要性,并指出确定数学模型的方法和依据。本文对从事微机应用和数字挖制系统的同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飞机测控站飞机基准平台的建立与标校、机载测控系统与地面测控系统的空间坐标统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单晶高温合金定向凝固热参数的计算机检测及热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在炉前应用的高温合金定向柱晶和单晶凝固过程的热参数检测和处理的微机系统及相应的热分析计算数学模型,解决了工作现场的干扰问题,建立了一套能用于炉前定向凝固工艺研究的微机系统。并将该微机系统成功地用于DD3单晶高温合金凝固过程的研究。试验表明:尽管凝固过程中的工艺因素(如:铸型的下降速度,加热器温度)不变,但直接影响单晶铸件组织和性能的凝固参数(温度梯度,凝固速度等)是变化的。因此,应随时根据凝固参数的变化规律对工艺参量进行自动调节,才能使凝固过程处于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远洋航天测控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测控设备的远程测试标校和故障诊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船载测控设备配备了大量的智能测试仪器,为建立船载测控设备自动化测试标校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基于PXI总线的虚拟仪器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未来航天测控设备的自动化测试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船载测控设备远程测试标校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0.
对卫星测控信息安全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控信息安全是卫星测控安全的主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卫星测控信息安全的特点,建立了研究的系统模型,提出了主要研究内容和防护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