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在生产高目数铜合金网材的过程中,由于铜丝极细,长期承受拉伸和弯曲应力、钢筘的频繁冲击和摩擦,以及空气氧化等物理化学作用,加之网材丝径交叉重迭和网孔小而密的结构特点,因而使铜网的抗蚀力远远低于普通结构形状的铜合金零件的抗蚀力。在生产实践中还发现,铜网的目数愈高(即丝径愈细网孔愈密),则愈易锈蚀,在温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高目铜网离开恒温恒湿厂房仅1~2小时后,就会产生严重的锈蚀或变色现象。  相似文献   

2.
保加利亚公布了No.39903号专利说明书,批准一项循环热处理工艺获得专利权。 钢件以5~15℃/s的速度预加热到800~900℃,再冷却到300~600℃,反复进行1~3次。最后加热至960~980℃,油淬,随后在300~425℃回火。该工艺可明显提高钢的机械  相似文献   

3.
铝及铝合金常温阳极化是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与我厂共同试验的一项新工艺。试验工作结束后,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投入试生产,在试生产中配制了3600升电解液。通过几年的试生产,已基本掌握了这项新工艺,目前已配30000升槽子用于所有零件生产。从试生产中表明,该工艺在40~45℃下也能获得满意的阳极化膜层,这是本工艺的最大优点,也使阳极化工艺取消制冷设备成为可能。在试生产中,得到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技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高速钢刀具经氧氮共渗后铣刀能提高寿命2~5倍以上,滚刀、小直柄钻头等使用寿命提高50%到1.5倍以上,防锈性能特别好。氧氮共渗工艺,在有些单位是采用25~28%的氨水溶液滴入法,这种方法简便,但氨和水的比例不能随着刀具种类、形状、尺寸大小和刀口厚薄等具体情况而变化。为了弥补这一缺点,我们采用了氨和蒸馏水作共渗剂。它可通过调节氨的流量控制比例来适立刀具情况变化的工艺要求,进一步保证了刀具共渗的质  相似文献   

5.
苏联专利部门1989年6月23日公布了1488323号专利说明书,批准一项高碳钢零件的热处理新工艺取得专利权。 85高碳钢零件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400~550℃的熔盐中进行等温处理,零件冷却后,再加热到A_(c1) (5~25℃),保温,进行淬火,然后回火。经这种工艺处理的85号  相似文献   

6.
在精密切削时怎样能刃磨出一把质量好的精密刀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工厂中,由于刃磨工艺不合理,刃磨后的精密刀具质量不高,寿命不长,又因为对于刃磨工艺尚缺乏研究,这方面资料很少,所以生产上需要解决这一个问题。经过试验研究刃磨后的硬质合金精密车刀刀面光洁度可达▽13~▽14a,刃口平整,用这种精密车刀在自动车床上加工摆轮零件光洁度▽11a,在超高精度车床上加工H62  相似文献   

7.
对SiC纤维的CVD涂层工艺进行研究.实验发现采用BCl3,H2及CH4作为反应气体,采用与SiC纤维生产工艺相匹配的走丝速度并控制一定的工艺参数,在1350℃左右可得到厚度2~3mm且表面致密的B4C涂层,纤维涂层后性能基本保持不变.仅采用BCl3及CH4作为CVD涂层工艺反应气体,在1180~1250℃即可沉积出表面光滑致密,厚度2~3mm的富碳B4C涂层,涂层后纤维性能可提高10%左右,且涂层与纤维结合强度很高,优于B4C涂层与SiC纤维的结合强度.实验还发现SiC纤维涂覆B4C及富碳B4C涂层后,能有效阻隔界面反应,可大幅提高SiC/Ti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膨胀高温合金GH2909锻造及热处理后锻件持久性能不合格问题,确定合适的热加工工艺参数及合理的工艺方 法,改善其锻件缺口持久敏感性,对该合金采用不同的锻造工艺和热处理制度进行试验,观察显微组织和检测室温及高温性能。 结果表明:控制锻件热料回炉不低于900 ℃,模具预热;锻件预热时间系数控制在0.6~0.8 min/mm 范围,加热时间系数控制在 0.4~0.6 min/mm范围;当第一步锻造和最后一步锻造的加热温度分别为1050 ℃和1000 ℃时,变形量增加可使GH2909 合金的显 微组织细小且分布均匀;2次固溶+2段式时效热处理制度对GH2909 合金组织析出物有明显影响,并使室温和高温拉伸强度提高。 锻件合格率由6.25%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电热解法快速致密C/C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工艺以液烃为前驱体,多孔碳坯浸在液烃中一次完成致密化。沉积温度为800℃~950℃时,坯多经2h~3h致密,其密度达1.62g/cm^3~1.74g/cm^3。以环已烷为前驱体制备的C/C试样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能,动摩擦系数为0.2~0.4,静摩擦系数为0.25,每次刹车磨耗的0.89um,满足高性能刹车材料的要求。此外,该工艺所需设备结构简单,工作尺寸放大不受技术性限制,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低成本、快速致密C/C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工艺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但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焊丝的缠绕,要耗费较多的人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制成了一台焊丝自动绕丝机。一、主要特点 1.启动后能自动进行缠绕,只需要1人操作。(原来需要3~4人紧张地工作)。 2.缠绕时,待绕焊丝不易松散,缠成的焊丝排列整齐。  相似文献   

11.
某发动机锥形薄壁焊接件装配精度高,直径公差为0.13~0.25毫米,工艺资料规定用测径仪检验。由于没有图纸,也没有仪器。研制测径仪被列为工厂试制技术攻关项目之一。90车间接到这项任务后,组成攻关小组,研制成一台滚动测径仪。为锥形薄膜壁环形件检测技术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浮球组件是浮子陀螺的核心元件之一,是决定陀螺性能的关键因素。浮球精度和光洁度要求高,用现有工艺手段往往不能很好满足要求,因而近年来国内有不少单位开展了浮球加工的工艺试验研究工作。浮球零件类型很多,图1所示为一种典型的浮球组件。浮球零件结构工艺特点是: 1.零件为薄壳结构,壁厚0.6~1.5毫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改进后的瓷质阳极氧化工艺,并就各种工艺参数对氧化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此种工艺可获得良好的瓷质外观,适宜大面积零件的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4.
通过GH625合金的不同热处理工艺与组织、性能关系的研究及采用不同加热温度、不同应变速率及不同变形量的工艺试验,确定出合理的热工艺参数。结果为:变形温度1100oC~1140oC,变形量20%~50%,I临界变形10%左右。合理的热处理制度为:固溶温度990℃~1030℃,保温60min,空冷或水冷。990't2固溶处理时可适当延长保温时间,在此温度范围内处理,可获得6级一8级晶粒组织。与空冷相比,水淬组织更加均匀,晶粒更细小些。  相似文献   

15.
高速挤铰孔     
我厂在加工航空发动机支架的精密安装定位孔时采用了比较先进的高速挤铰孔工艺方法。这种工艺方法不但大大的提高了产品质量,解决了生产关键,而且生产效率提高了5倍多。扭转了生产的被动局面。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别的产品。 1.设计图的要求: 孔径φ10~14(~(0.027))光洁度▽6~▽7 材料40CrNiMoΛ硬度HRC30~38 孔深20~40毫米孔数6个~8个位置度0.06 2.原来的工艺方法: 改进前我们按照孔加工的一般工艺方法,在Z35摇臂钻床上,用高速钢W18Cr4V刀具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16.
GATOR—GARD 是一种新的喷涂工艺。该工艺的最大特点是:等离子弧通过喷嘴时受到冷却和加速,金属或陶瓷粉末在喷嘴中均匀混合,并在平行的等离子能束流中迅速地加热、加速(温度为2700~3600°F,速度为1200~1500m/s)。这些动能极大、均匀受热的粉末微粒流喷射到基体上,生成密度极高、耐磨性很强、抗氧化、抗硫化的特殊涂层。下表给出三种不同喷涂工艺所得碳化钨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比较典型的超低温粘接技术。粘接材料为LD10铝合金(箱体)和RY101聚酰亚胺(塑料支架),环境温度为-196~-253℃。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种复合胶粘剂,并对其粘接系统和粘接工艺进行适当的调配和改进后,超低温下的粘接强度明显提高,其破坏性质从粘附破坏改变为内聚破坏,粘接的试件经过室温载重振动试验及低温冲击试验后,胶层完好未发生脱落,粘接的产品通过了一系列地面试验及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18.
新工艺集锦     
▲目前,镀金工艺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一般都是采用吊镀方法进行镀金。对于批量大的小型零件,吊镀不仅生产效率低、损耗大,而且质量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的厂用滚镀工艺取代吊镀,克服了上述三个缺点。滚镀的主要设备有微型镀机和微型滚桶。工艺配方是:金4~6克/升,柠檬酸铵100~120克/升。工艺规范是:温度为室温,电流为0.1~0.2安/分米~2,氢离子浓度为5.3~5.8。阴极为含锑1%的金锑合金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叙述了在Ti合金表面化学镀Ni和电镀Au的一种工艺方法,从而获得适合196~150℃空间应用的高稳定的光学镀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1Cr16Ni2MoN钢的金相组织、室温拉伸、冲击性能、硬度的影响.随淬火温度的提高,晶粒长大,570℃回火后的强度、塑性、韧性均增加,但660℃回火后的强度、塑性均下降;脆性温度区间为500℃左右;随1040℃保温时间的延长,略提高570℃回火后的强度,略降低660℃回火后的强度.合金优化的热处理工艺为:(a) 1030~ 1040℃×1h油冷+ 550~570×1 h空冷;(b) 1030 ~ 1040℃×1h油冷+650~ 670×1 h空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