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子复合材料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子复合材料是继热塑性与热固性塑料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后的第三代聚合物材料。这是一种刚性和柔性卷曲大分子均匀分散的增效复合材料。除柔性卷曲大分子由刚性大分子增强外,其基本概念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同。文中将简要介绍分子复合材料的一些基本理论及可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材料挤出成型是一种典型的增材制造技术,其通过高温加热,将热塑性聚合物或其复合材料熔融挤出,而后逐层累积成型。它具有无需模具、可成型复杂零部件、低成本等显著优势,在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聚醚醚酮作为一种半晶态超强热塑性聚合物,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佳等优异特性。利用材料挤出成型工艺制备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可实现零部件的高性能低成本快速制造。介绍了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分别从成型工艺机理、技术发展及性能对比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系统分析了未来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航空用复合材料零件的大型化、复杂化、高精度化及批量化的发展趋势,航空制造工业对复合材料零件成型所用模具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模具材料角度分析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于模具的优势;介绍了模具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概念和模具的制造过程;综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模具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复合材料模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热固性聚酰亚胺是目前有机材料体系中耐热性能最为优异的材料之一,以其制备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获得了大量的应用。但韧性性能不足限制了其在多个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因此高韧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增韧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涉及基于分子主链结构的增韧改性方法、热塑性聚合物共混增韧热固性聚酰亚胺、热塑性聚合物层间增韧改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等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先驱体聚合物浸渍-裂解(PIP)技术制备SiBN纤维增强氮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对SiBN纤维、聚硅硼氮烷有机先驱体裂解以及SiBN纤维增强氮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聚硅硼氮烷先驱体在氨气气氛下裂解得到的陶瓷产物碳含量较低,其裂解产物介电常数在3.0左右,介电损耗小于0.01;SiBN纤维中C和O元素含量均较高,碳的存在对材料介电性能影响明显;制备的氮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为88.52 MPa,弹性模量为20.03 GPa。  相似文献   

6.
耐高温陶瓷基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瓷基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等诸多优点,是解决武器装备热端隐身问题的关键材料,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和战略意义。本文介绍了陶瓷吸波材料的微观-宏观多级设计方法,综述了掺杂改性碳化硅陶瓷、钡铁氧体陶瓷、聚合物转化陶瓷(PDCs)、3D打印多孔陶瓷及陶瓷蜂窝、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FCMC)等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结构吸波一体化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提出微观-宏观多级结构设计的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将是未来高温隐身材料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NASA兰利研究中心研究出了一种测定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水分含量及其深度分布的新方法,此法以阳电子寿命与复合材料中水分含量有关为依据。NASA之所以研究这种办法,是因为水分很快使材料降级。 据NASA称,众所周知,还有别的测定水  相似文献   

8.
航空空间飞行器及其装置以及其他辅助结构件愈来愈要求材料兼备成本低、重量轻强度和刚度高的综合特性。以金属为基的复合材料恰能满足上述要求,因而有着光明的前景。这些复合材料由金属基体和增强纤维组成,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可沿载荷的方向铺  相似文献   

9.
氮化铝颗粒增强聚合物基板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氮化铝(AlN)颗粒作为增强材料,以环氧树脂(E-51)为聚合物基体,制备了陶瓷颗粒/聚合物复合电子封装与基板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介电性能和导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随着陶瓷颗粒增强材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得到改善.在加入了陶瓷颗粒增加了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同时,仍维持了聚合物材料低介电常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不同织造方式(二维机织,法向增强2.5维机织和三维五向编织)制备了3种SiC纤维预制体,采用树脂转移模塑(RTM)和聚合物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了SiC_f/PyC/SiBCN复合材料。观察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测试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压缩强度等力学性能,探究不同预制体结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同一预制体结构在不同方向的纤维分布不同导致材料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不同预制体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航天系统液氧贮箱的历史沿革,论证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为贮箱材料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聚合物基体和纤维选择,复合材料的成型,与液氧相容性的评价以及综合性能测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把能产生衍射的微粒填料埋置在待测材料中的办法,就可利用χ射线衍射法来测量聚合物和增强聚合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和作用。我们已经进行了把各种填料埋置在单轴石墨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中,然后测量它们的应力感应位移衍射角。χ射线测出的微粒弹性应变正比于相应的复合材料应变。与哈恩的模型相一致。结果表明应力敏感性(作用在复合材  相似文献   

13.
纤维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有机复合材料在现代飞机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西方比较,俄罗斯的碳纤维有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稍晚一些,70年代才着手研究。当时前苏联的国家石墨结构材料研究所、全苏聚合物纤维研究所,以及今日的全俄航空材料研究院生产出拉伸强度25...  相似文献   

14.
自愈合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模仿人体自愈合生理机能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程,探讨了自愈合聚合物复合材料应用比较多的微胶囊、液芯纤维、仿人体毛细血管丛的自愈合模型与原理,展望了自愈合聚合物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箔—纤维—箔方法制备了连续SiC纤维增强Ti_3Al基复合材料(SiC_f/Ti_3Al),测定了两种SiC纤维增强Ti_3Al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断裂机制研究表明,国产SiC纤维(无碳涂层)增强Ti_3Al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高于有碳涂层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却低于SCS-6纤维(有碳涂层)增强的复合材料。当热处理时间延长时,SCS-6/Ti_3Al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层厚度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亚音速运输机的关键技术在材料与结构方面适用于商业运输机的技术进步,大部分可以转用于其他业音速飞机。 机体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降低结构重量比与成本的巨大潜力。在商业运输机的主要结构上大量使用比例复合材料,仍然有三个令人担心的重要问题。生产成本高、耐久性、维修性和修理方面还有许多不确定的问题,生产需要大量的基建投资。为获得具有竞争能力的复合材料机体,减少零件数目和便于自动化生产的结构概念至关重要。采用复合材料,不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模仿人体自愈合生理机能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程,探讨了自愈合聚合物复合材料
应用比较多的微胶囊、液芯纤维、仿人体毛细血管丛的自愈合模型与原理,展望了自愈合聚合物材料的应用前
景。  相似文献   

18.
增材制造——面向航空航天制造的变革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应用方面具有单件小批量的复杂结构快速制造优势,未来将向着设计、材料和成形一体化方向发展。分析了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发展的3个层面,以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增材制造、高性能聚醚醚酮(PEEK)及其复合材料、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及太空3D打印为主题,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国内外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状况。涡轮叶片应用增材制造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未来向高性能的高温合金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发展。高性能轻质聚合物PEEK及其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高力学性能结构件、吸波功能件的成形中得到应用,将改变现有的设计与材料,推动结构与功能一体化发展。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将带动无模具纤维复合材料成形的新发展,在太空3D打印将改变未来航空航天制造模式。增材制造技术将给航空航天制造技术带来变革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熔点、低密度、耐腐蚀、抗烧蚀以及抗氧化等一系列优点,被列为新一代高温热结构材料的发展重点,在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但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硬度大的特点,其加工是一个难点,主要对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传统加工工艺和特种加工工艺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涡轮轴结构承扭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实现对该类复合材料部件结构完整性的设计分析,以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轴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4种细观力学模型计算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RVE(代表体积元)有限元模型计算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参数作为输入,建立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轴结构力学分析模型.计算与对比分析不同材料方案下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轴结构在扭转载荷作用下的变形量及承扭能力,当纤维体积分数一定时,方案4的变形量最小,方案2的临界屈曲转矩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