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确定超音速运输机研究新目标美国的超音速运输机研究了作起始于1952年,几经周折,到1971年3月国会取消了超音速运输机计划。90年代,超音速运输机研究在美国重新兴起,其主要动因是NASA推出的高速研究计划(HSR)。HSR的本意在于探索日后工业界开发高速民用运输机(NSCT)要用到的技术、得到了美国几家航空工业公司的全力支持。在1998年年中HSR第Ⅰ、Ⅱ阶段的大部分目标得到实现后,美国又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制定了更加雄心勃勃降低噪声和经费的目标。这样做看上去会更加符合下个世纪的环保要求,实际上却使高速民用运输机研…  相似文献   

2.
虽然自"协和"式民机退出蓝天后,在役民机止步于高亚声速,但是研究人员追寻超声速民用运输的脚步却从未停止,并且自第1代超声速民机以后,对超声速民机的研究就从未脱离过变循环发动机的技术探索。叙述了国外超声速民机用变循环发动机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美国超声速巡航研究(SCR)计划、美国高速研究(HSR)计划、欧洲超声速研究(ESRP)计划、日本高超声速运输机推进系统研究(HYPR)计划、美国商业超声速(CST)计划下的变循环发动机研制情况,总结了各计划下变循环发动机的结构特点、性能优势及发展目标,论述了进/发匹配、低噪声、低排放等超声速民机用变循环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为中国超声速民机用变循环发动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NASA主持的美国HSCT(高速民用运输机)计划,已完成了预研阶段(可行性研究),第一阶段(大气环境适应性研究),并提前二年进入了第二阶段——气动、机体材料与结构研究.22年前,美国国会曾明确取消了FAA/波音联合提出的SST(超音速运输机)计划,自那以来这项计划一直以小规模的、零散性的课题或计划被延续着.最近两年来,NASA和美国航空工业界却一反常态,显示出从未有过的热心,极力鼓动政府拨出大量资金全力支持这项计划.NASA声称,必须从过去的小尺寸的部件试验和设计研究转入大尺寸的  相似文献   

4.
1999年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取消了NASA高速研究机(HSR)计划和先进亚声速技术(AST)计划后,开始实施一项为期5年的技术创新的发动机技术计划,这项“绿色”的、经济上可承担得起的计划被称作超高效发动机技术(UEET)计划。UEET计划的目标是:与像GE90这样水平的发动机相比,将要研制的超高效发动机燃油消耗降低10%,噪声降低10dB,NOx排放量降低20%,使用费用降  相似文献   

5.
法英两国是“协和号”超音速运输机计划的长期合作伙伴,现两国又正致力于欧洲新技术的开发,最后可能会导致欧洲参与超音速运输机计划。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决定对高速运输机技术发展计划的第二阶段进行拨款,这使得“协和号”运输机的两个欧洲合作伙伴感到忧虑,担心他们不能保持原来的技术领先地位,从而在未来的全球性计划中,不能成为美国的平等伙伴。  相似文献   

6.
超音速层流控制(SLFC)技术在NASA所从事的高速飞机研究计划中是一项关键技术。NASA对这项技术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并还在计划进行一项新的试验研究。 NASA的高速飞机研究计划旨在为工业界制造下一代高速民用运输机(HSCT)研究和发展一些切实可用的技术。超音速层流控制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倘若能掌握这项技术,就能解决高速飞机研究计划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从而使美国的一种300座超音速民用飞机方案能成为颇具市场活力的方案。 NASA早期进行的高速飞机研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NASA高速研究计划和相关的高速民用运输机计划(HSCT)进行了定性评估,回答了M2.4、可搭载300名旅客的运输机或者与之类似的超音速商用飞机(SSBJ)是否具有用于未来军事行动的价值的问题。在HSCT和SSBJ预计作战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能够支援的军事行动。这些行动包括:空军远征军作战行动快速跨洋支援和高优先权空运任务、航空医疗救援、武装总司令和重要人士访问、特种作战支援、危机反应支援。文章还提出一项高速研究计划,该项计划所产生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可以被用于未来轰炸机的研制。这种轰炸机是迈出高超音速飞行(MS及以上)漫长技术道路的关键一步。在高速研究计划上进行军事投资还可以产生除下一代轰炸机之外的成就。它能激励高速民用飞机计划在民用航空航天领域的生产,因此能够推动国家和军事快速进入超音速运输机时代。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运输机气动设计要求来说明目前国内运输机风洞实验所存在的一些实验技术问题,例如半模实验技术,运输机的支架干扰与修正,对流场品质要求,发动机与机体干扰,对运输机模型的要求等,并通过分析国外研究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办法,供运输机实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主要叙述了国外第二代超音速民用运输机(SST)发动机的主要要求、研究特点;着重介绍了美国“高速民用运输机”(HSCT)、英国“先进超音速运输机”(AST),法国“未来超音速运输机”(ASTF),日本“高超音速运输机”(HST)等国家第二代SST发动机的研究情况以及在燃烧室、尾喷管、进气道和高温材料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航材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是国内面向航空,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1956年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中航工业航材院前身)建院即组建钛合金研究室,2011年钛合金研究室挂牌成立先进钛合金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先进钛合金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国内面向航空,从事航空钛合金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工程化研究以及型号应用研究的实验室;主要围绕国防武器装备需求,突破关键材料技术,为型号研制与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实现  相似文献   

11.
欧洲未来大型军用运输机计划(FLA),已令人满意地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并将计划的管理正式移交给即将成立的空中客车军用飞机公司.这不仅意味着该计划将能充分利用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在民用运输机研制方面的独特经验,也表明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的业务突破民用领域而扩展到军  相似文献   

12.
正DC-8是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生产的四发大型运输机,从1956年中开始设计酝酿,计划制造五种系列,各系列的外形尺寸、气动特点、主要部件和系统都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发动机不同,洲际型飞机的载油量较大,并加大了机翼、后机身、尾翼和起落架的结构强度。到1965年该公司又宣布制造三种改变机体的超60(60系) DC-8飞机。  相似文献   

13.
美国空军早就将动力升力技术用于改善运输机的短距起降能力,现在美国空军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将该技术用于发展一种既有低速短距起降能力,又有更高高速巡航飞行效率的运输机项目中。目前该项目的风洞试验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钛合金切屑形成过程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江  苑伟政 《航空学报》1987,8(3):164-170
本文对钛合金TC4切屑进行了显微摄影和俄歇能谱分析,利用高速摄影将钛合金切屑形成过程及切削力的瞬态变化,同步记录在同一胶卷上,借助影片运动分析仪,对钛合金切屑的锯齿状形成过程进行动态研究。并建立了钛合金切屑形成过程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15.
超声速民用运输机一直以来都是航空业界的热门话题。它对于减少洲际飞行时间、缓解越来越严重的空中交通拥堵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都有积极意义。尽管首个超声速客机协和号已在2003年停止了服役,但人类并未停止对超声速运输机(SST)的追求。本文介绍了日本航字研究开发机构相继开展的NEXST和S3TD超声速运输机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架F-16XL研究机已经被改装成一架超音速层流控制概念研究机。该机的左机翼被装上了一个带有很大的吸气表面翼套。这项试验将对美国高速民用运输机(HSCT),即下一代超音速民用飞机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装上新翼套的F-16XL已完成了首次飞行。为其制订的一系列试验计划将要验证仅仅使用目前的吸气技术是否能在超音速飞行下维持机翼表面的大部分区域为层流区,从理论上讲,通过对机翼前段翼型外形的正确设计,组  相似文献   

17.
钛合金在典型民用飞机机体结构上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用飞机机体结构通常采用钛合金以实现结构减重、改善疲劳寿命、提高耐腐蚀性,当代先进的民用飞机普遍提高了钛合金的用量。从钛合金的特点及其应用优势出发,介绍了钛合金在先进民用飞机机体结构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原因,总结并提出了钛合金在民用飞机机体结构上应用的机遇和挑战,为我国民用飞机的研发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应用并行工程方法建立可行的高速民用运输机(HSCT)候选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9.
大型运输机先进概念布局技术研究(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大型运输机技术发展前景 大型运输机的研制采用了当代的最新技术,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集中体现.大型运输机发展的趋势基本上呈现机体大型化、机身宽体化、构型多用化、起落短距化、设备集成数字化等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非常规构型的飞机不断进入研制的阶段,大型运输机的设计技术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M5的高超音速运输机(HST)推进系统技术,日本通产省于1989年发起一项高超音速推进系统研究计划(HYPR),这是一项国际合作计划,参加这项计划的除日本的石川岛播磨、三菱和川崎重工业公司及有关的科研机构外,美国GE和普惠公司、英国罗-罗公司及法国斯奈克玛公司也参加了这项计划.该计划将于1998年结束.M5飞机的技术规范如表1所示.HST需要4台起飞推力为270千牛的发动机,这样从东京到纽约跨太平洋飞行只需3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