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返回式卫星是一种用于国土普查的遥感卫星 ,2 0多年来共研制成功 3种型号 ,进行了 17次发射。中国利用这种返回式遥感卫星进行了国土的资源普查、大地测量以及河流海岸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获得大批的有价值的遥感资料。它们应用于城乡规划、水利建设、地质资源勘探以及考古等不同的领域 ,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返回式卫星 - 0 (FSW- 0 )是中国第 1代国土普查卫星 ,FSW- 1是摄影测绘卫星 ,FSW- 2是第 2代国土普查卫星。 3种型号返回式卫星的发展情况见表 1。表 1 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射情况一…  相似文献   

2.
2 返回式卫星的成果和科技贡献□□ 3个型号的返回式卫星 ,用回收遥感手段获取了大量有用的地面目标信息 ,在完成遥感主任务的同时 ,还以搭载形式完成了大量的科学试验。返回式卫星为国民经济、国防事业及航天科技做出了贡献。以下从卫星遥感成果和搭载科学试验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些成果。2 .1 遥感成果累累3个返回式卫星型号从地面目标特征考察和目标定位两个不同的方面 ,进行遥感摄影。FSW- 0和 FSW- 2的遥感目的主要是目标特征考察 ,其经历了一个技术不断发展、目标分辨率不断提高的过程。FSW- 1的遥感目的主要是目标定位和地图测绘 …  相似文献   

3.
序号报告号题   名作 者81HT19980 4 61返回式卫星红外地球敏感器黄明宝82 HT19980 4 62第二代返回式卫星三冗余控制计算机张云珠83 HT19980 4 63返回式卫星控制系统技术设计朱代新84 HT19980 4 64论我国返回式卫星研制的快好省经验徐庆祥85 HT19980 4 65风云一号卫星多层隔热的放气孔设计及净化措施沈琮86HT19980 4 66返回式卫星天线分系统的研制刘玉斌87HT19980 4 67返回式卫星遥测地面综合测试设备的研制周林88HT19980 4 68返回式卫星测距接收机的研制张健钢89 HT19980 4 69FSW- 2卫星微重力测量系统的研制薛大同等90 HT19…  相似文献   

4.
庞丹  潘晨 《国际太空》2016,(4):10-11
1 我国第一颗专门的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实践-10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是为开展多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实验而专门量身定做的返回式卫星.卫星的承载能力、微重力水平、实验载荷服务支持能力等较以往返回式卫星均有进一步提升,是我国新一代具有安全回收、适应中长期在轨试验、应用灵活和成本低廉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在结构布局上,它充分继承了以往返回式卫星的结构特点,外形是一个圆柱圆锥组合体,内部则是由4个舱段构成的仪器舱及返回舱.根据任务要求,实践-10卫星在轨道设计上也进行了调整,由以往返回式卫星的椭圆轨道变为圆轨道,这一改变,大大提高了微重力水平,为更好地开展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王翰林 《太空探索》2001,(12):32-34
●太空将是引起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摇篮,新工业革命将发生在空中 ●航天诱变育种已成为中国在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一大特色,我国目前已进行了500多个植物微生物品种的搭载试验 ●我国自1987年用发射的FSW-0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植物种子以来的9颗卫星和两艘飞船,共吸引全国22个省市的70多个单位参与种子搭载试验。中国10年,人类40年来进行的空间效应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已使人们认识到,空间环境因子所产生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索》2004,(4):14-15
在航天科学技术馆里,有一幅特别吸引人们注意的摄影作品。这就是反映我国航天专家将5台搭乘中国卫星做微重力材料加工试验的仪器交付给联邦德国MBB-艾尔诺公司代表的照片。这5台仪器是1988年5月搭乘在中国的返回式卫星上,在太空邀游了8天之后安全返同地面的。这是我国第二次用返回式卫星为外国用户搭载仪器做微重力试验服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返回式卫星与空间科学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展至今已有30 多年, 共发射了23 颗返回式卫星. 在多次返回式卫星任务中成功进行了大量的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 本文首先概要介绍了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展情况、技术特点、在返回式卫星上进行的空间科学实验情况; 其次, 介绍了卫星平台对有效载荷可提供的环境条件、服务支持以及载荷设备研制与卫星技术流程之间的匹配关系和接口要求; 最后, 对卫星平台的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1996年11月21目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日本丸红公司在北京举行了卫星搭载微重力试验样品的交接仪式。 这次搭载是由我国第17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提供的。卫星于1996年10月20日由我国的长征2号丁火箭发射,11月4日卫星顺利返回。回收的搭载样品完好无损,遥测数据齐全。日方对长征火箭的再次发射成功、卫星及搭载样品的顺利回收表示祝贺。在我国发射的17颗返回式卫星中,16颗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4%。 这次搭载是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首次为日本用户提供服务。这是继为法国、德国提供微重力试验搭  相似文献   

9.
报告编号 题目轴向槽道热管的试验性能及理论分析返回式遥感卫星遥测数据处理方法返回式遥感卫星对地摄影曝光量控制返回式遥感卫星可靠性评估气象卫星控制系统可行性论证我国科学探测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风云一号卫星铝箔碳纤维铝蜂窝复合结构材料夭线反射板多功能数字化火灾报警控制器DP一2型倒片机片边定位调节系统的设计MYZ一A医用质谱仪的研制通信卫星星载微波倍频器I才S一831!,文图形系统T一7人(51/52)生物试验火箭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热设计球形振荡器规的计算机理论计算与分析返回式遥感卫星密封舱设计返回式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10.
文青 《国际太空》2005,(10):21-21
2005年8月29日上午07:38,我国自行研制的第21颗返回式卫星,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成功返回地面。就在当天16:45,我国第22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D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并于9月16日11:28成功返回。截至目前,我国共成功回收了21颗返回式卫星。  相似文献   

11.
正在顺利完成12天太空飞行后,实践十号回收舱于4月18日16时30分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回收舱着陆状态正常、外观良好,搜索回收任务顺利完成。这是我国成功发射回收的第24颗返回式卫星,也是首颗在内蒙古草原返回着陆的卫星。卫星回收任务圆满成功,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返回式卫星控制回收技术,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迈出坚实步伐。曾圆满完成23颗返回式卫星和10艘神舟飞船搜索回收任务的着陆场站,奉命转战千里,挺进阿木古郎草原腹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首次发射成功40周年,回顾1973—1978年我有幸参与从事我国返回式卫星回收系统的研制工作,深感这一成功来之不易。1973年底,我被调往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回收技术研究室系统组(三室一组),从事返回式卫星回收系统的系统设计工作。三室副主任林华宝、系统组组长陆章福以及组内其他同志热情地向我介绍情况,  相似文献   

13.
胡群芳 《太空探索》2005,(10):F0002
8月29日16时4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我国第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在一个月内第二次成功发射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此之前,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太空运行27天后,于当日7点38分,安全着陆于四川中部某区域,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出现返回式系列卫星“同喜”现象——同一天,同一支卫星发射队,同一系列卫星实现成功发射和回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返回式卫星是一种低轨道、三轴稳定、返回舱可安全回收的卫星,可用作遥感卫星、微重力试验平台和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文章简要地概述了卫星的各分系统,卫星的发射和返回以及卫星的主要应用方面。到1990年,我国已发射成功和回收了12颗返回式卫星,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遥感卫星篇     
正1概述50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研究院)通过技术创新,在遥感卫星领域,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资源"、"海洋"、"高分"等卫星系列,建成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2发展历程返回式遥感卫星1975年11月,研究院研制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并回收,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是中国航天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的显著标志之一。研究院先后研制并成功发射了返回式卫星0号、  相似文献   

16.
<正> 1992年8月9日16时,我国又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J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太空运行了16天,其回收舱于8月25日11时20分安全返回四川省中部预定地区。至此,我国发射了13颗返回式卫星,回收成功率保持100%,标志着我国卫星回收控制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介绍我国返回式卫星热控设计方案。根据我国返回式卫星的特点,描述了热惯性法在热设计中的应用。地面热试验数据与飞行遥测温度数据比较表明,两者一致性良好,热控系统工作正常,星体与星内仪器温度均较好地处于所要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正返回式卫星的那些事儿通常,卫星发射入轨之后,就在太空执行任务,不需要返回地面,通信、导航、气象卫星都是如此。但是,有的卫星却由于执行任务的特殊性需要返回地面,如携带对地面成像胶片的卫星、携带实验材料进行太空实验的科学实验卫星,这类卫星需要安全返回且回收的卫星称为返回式卫星。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射并回收成功返回式卫星的国家。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研制实验型返回式卫星的"发现者"计划。1959年2月  相似文献   

19.
正唐伯昶的人生与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展紧密相连。从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返回,到2016年实践十号返回成功,他参与了25颗返回式卫星研制,执行了无数次卫星发射和回收任务。作为新型返回式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唐伯昶认为实践十号是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是技术与科学的完美融合。设计:协调一致确保实验顺利完成唐伯昶认为卫星工程是个大系统,工程总设计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 1 1月 3日 1 5时 2 0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次发射升空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十八颗返回式卫星。与以往的返回式卫星相比 ,这颗卫星整体性能有较大改进和提高。卫星将在轨运行 1 8天 ,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地图测绘等试验。卫星获取的信息和试验结果 ,对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实时传来的报告 ,卫星准时进入太空预定轨道 ,运行情况良好 ,星上各种仪器工作正常。卫星在轨运行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