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缺乏在统一框架下对算法的度量和比较,对SLAM的客观评估和应用造成障碍。提出了统一SLAM度量与评测(USME)框架,从指标体系、数据集及评测方法三个维度为各种SLAM方法的性能度量及比较研究提供基准。针对不同场景,建立了包括长时间运行漂移量,闭环检测能力,存在相机遮挡、光照变化和运动物体时SLAM方法的鲁棒性,以及多体协同性能等的综合性能指标体系。基于三维仿真平台,以指标体系为基准建立了合成数据序列及对应数据集,以对性能指标进行度量与评估。还建立了平均指标均值的数据处理与评测方法,以综合评价不同参数选择对方法性能的影响。通过典型SLAM方法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采用MPI技术,基于Linux工作站机群并行CFD平台设计与实现的方法及关键技术。通过对典型CFD并行计算程序的数值试验,给出了由四台PC机组成的工作站机群的并行性能评测。  相似文献   

3.
郝玉锴  崔西宁  李雷雷  杨琼 《航空学报》2016,37(4):1327-1335
性能评测是查找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性能瓶颈、指导设备选型、平衡相关部件、优化系统结构以及提高系统实际性能的重要方法。在介绍了机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的指标和基本方法之后,重点分析了使用基准测试程序的测试方法和特点,以及基准测试方法的对比测试原理、不同测试环境的构建以及主要测试过程;选取了SPEC CPU 2000基准测试程序集针对机载嵌入式环境进行裁剪和移植,对某国产机载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分别以不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文件系统和编译选项为变量参数进行对比测试,得出了国产操作系统与国外同类商用操作系统运行实际应用程序的性能基本相当的结论,另外也得出文件系统对计算类基准程序的结果影响较小以及编译优化后能够大幅提高嵌入式系统性能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软件评测过程及其过程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航天测控软件评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了评测工作流程向导,实现了一个一体化的评测过程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辅助评测人员合理制定软件质量评价模型,高效完成评测分析、设计、问题记录、结果分析、文档编制等一系列工作,实现了模型、数据、用例的综合管理和利用,提高了评测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软件评测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软件评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管理系统(SET_CAD&M)的功能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软件评测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软件评测工作实际出发,对软件评测方案进行了介绍,包括评价模型的建立,评价环境、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过程的管理,对软件评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航天测控软件测试的特点,提出了研制综合性的航天测控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与辅助分析系统的设想,给出了系统结构,简要论述了数据生成方法和技术途径。该系统能够多方面满足测控通信软件评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虚拟战场环境中大气环境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全面的体现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对武器系统的影响,准确的进行武器系统性能的评测和效能的评估,在虚拟战场环境除了构造各种武器平台仿真实体外,还需对各种武器平台进行的陆地,海洋,空间环境进行逼真的表示和描述,重点介绍了大气环境的数值模拟和环境数据在虚拟战场环境中的表示,并基于HLA/RTI协议标准构建了一个大气环境服务器,最后介绍了其在虚拟战场环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加速板是微机系统升级的较好途径。XAC-860加速板可使微机系统具有80MFLOPS的运算速度。本文从XAC-860的设计思想出发,重点讨论了XAC-860的软硬件设计和性能评测结果。运算速度高,成本低的特点使XAC-860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整机总体性能仿真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全寿命 周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70多年来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总体性能仿真的发展成果,梳理了各时期总体性能仿真的发展历 程。从基本方法、模型精细化、求解算法和修正方法等角度,分析了国内外以部件级模型为代表的基于物理机理的总体性能仿真 方法研究现状;探讨了以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在总体性能仿真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机 载模型、机理-数据混合模型和多维度模型基本方法和主要成果。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认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 轮机总体性能仿真应向物理机理模型更精细化、人工智能技术更深入和应用模型构建更为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MicCIMSCAD/CAM集成系统软件在国内领先为促进我国CAD应用工程的发展,国家科委于今年3月下旬委托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对全国具有自主版权的CAD支撑软件进行了第2次评测。这次评测的对象主要是用于机械设计制造的CAD支撑软件,分为二维...  相似文献   

12.
氰酸酯改性环氧及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氰酸酯改性环氧及双马来酰亚胺等热固性树脂,不仅可以发挥氰酸酯优良的介电性能等特点,而且可以改善这些树脂的耐湿热性能和抗损伤性能等。本文简要介绍了氰酸酯改性环氧树脂及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方法及其改性化学反应特性,并从其湿热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及电性能等方面作了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部队目前使用的《航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存在发动机故障信息收集样本小、统计分析预测能力弱等缺点。本文描述了某型发动机故障统计与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采用Delphi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通过设计专家评测系统和模糊神经网络(FNN)算法,实现了数据库的开放性录入管理、故障的统计及预测、人机交...  相似文献   

14.
压气机叶片加工误差影响不确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正确评估加工误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加工误差大小、分布随机性的数值研究方法以实现叶片性能不确定性分析。采用NURBS(非均匀有理B样条) 方法实现叶型参数化,通过检测及统计手段获取误差真实分布,运用蒙特卡洛模拟生成随机样本,并训练Kriging代理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得到了叶片加工误差对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误差对气动性能的影响与所处工况有关,最高使得损失增加0.853%;叶型性能对于吸力面表面型线更为敏感,在加工及检测过程应给予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ETSS(评测支持系统)开发的背景,Manager/Agent(管理者/代理)模型设计,ETSS的接口、管理、通信、同步、测试实施,以及Agent(代理)和测试程序之间接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扫描电镜、超声波探伤、浸润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玻璃纤维的不同偶联剂处理方法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前处理法处理的玻璃纤维对树脂的浸润性能良好,成型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耐烧蚀性能好,力学性能优异,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民航市场的飞速发展,作为承担市场运力保障和适航安全维修桥梁和纽带作用的维修计划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但目前还没有对维修计划的水平进行量化的评测标准。本文从维修计划的制定原则、影响因素、完成度和执行度的评测依据等方面分析维修计划的评测基准,以提高维修计划的制定水平。  相似文献   

18.
A 类性能是运输类直升机的典型特征,A 类性能飞行试验是表明符合性的最佳途径。以CAAC 颁布的相关A 类性能适航文件为基础,分析A 类起飞性能产生的背景,研究相关规章条款的要求和符合性方法,探讨极限高度—速度包线、A 类起飞航迹、A 类继续起飞和中断起飞以及最终起飞决断点确认等试飞技术,制定无障碍机场A 类性能起飞决断点试飞风险管控措施。构建的直升机无障碍机场A 类性能起飞决断点试飞方法及试飞风险管控措施,有效地指导完成了AC312E、AC313 等直升机的局方审定飞行试验工作,为其获得CAAC 型号合格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冲击实验装置研究了新型阻尼铝合金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及表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冲击实验的冲击功及能量参数能够科学合理地表征铝合金材料的力学及阻尼性能。新型阻尼铝合金材料的抗冲击载荷能力和阻尼性能均高于普通铸造铝合金材料86%及37%左右,且内部组织致密、均匀细小,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涡轮电推进系统的工作特性及控制规律设计方法,建立了涡轮电推进系统总体性能仿真模型。基于部件法建立了涵道风扇性能计算模型;基于电机效率图建立了发电机及电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基于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电推进模块计算模型。将建立的电推进模块计算模型加入涡扇发动机部件级仿真模型中,构建了涡轮电推进系统的共同工作方程组,即其性能仿真模型。采用逆算法研究了不同几何参数控制规律下,涵道风扇推力调节时推进系统的工作特性。通过在性能仿真模型中添加推力平衡方程,并结合差分进化算法构建涡轮电推进系统优化模型,形成了涡轮电推进系统控制规律优化设计方法,应用此方法计算了推进系统节流过程控制规律和性能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设计点性能计算结果与国外发动机性能计算软件计算结果最大偏差仅为0.22%,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当涵道风扇推力改变时,可能导致涡扇发动机出现超温、超转和喘振等问题,通过联合调节尾喷管喉部面积和涵道引射器面积,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设计出的节流过程控制规律可以保证不超温、不超转,具有足够的喘振裕度,且在节流过程中还能进一步降低耗油率;该控制规律还具有连续、单调的特点,利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