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旭亮  张琛  季宏丽  裘进浩 《航空学报》2021,42(9):224652-224652
激波控制鼓包SCB是一种减小激波阻力的流动控制技术。为了解决固定挠度鼓包工作范围较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双向记忆效应的形状记忆合金SMA鼓包,通过控制SMA鼓包的温度来改变其挠度。SMA鼓包最大可回复位移为6.1 mm,为鼓包变形区域的2.65%。针对迟滞现象对鼓包挠度控制的影响,基于(Krasnosel'skii-Pokrovskii,KP)模型对SMA鼓包的温度/挠度迟滞特性进行了建模研究。采用粒子群算法来辨识模型参数,辨识得到的迟滞模型最大误差为0.107 mm。设计了2种基于KP模型的PID控制方案,一种为无迟滞补偿的单目标PID控制,一种为迟滞逆模型前馈补偿的双目标PID控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迟滞逆模型前馈补偿的双目标PID控制时域性能优于无迟滞补偿的单目标PID控制。  相似文献   

2.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独特的超弹性效应,提出一种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提高复合材料结构抗低速冲击性能的方法.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分段化线性简化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提供的VUMAT子程序编制了SMA合金超弹性本构关系并将其引入到复合材料层板低速冲击模型,提出了含SMA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形状记忆合金利用迟滞阻尼特性吸收部分形变能量并加以释放的过程,探讨SMA纤维对复合材料层板抗冲击性能的增强规律.结果表明,随着SMA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层板的冲击应力峰值和挠度会下降,但在低SMA体积分数(<10%)情况下,对挠度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同时随着SMA体积分数增加,单位体积SMA的冲击能量吸收率会降低,在SMA体积分数为5%~10%时,SMA纤维具有最高的能量吸收率.得出了SMA纤维具有改善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对Ni Ti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在准静态和动态加热工况下回复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准静态工况下的本构模型迭代算法,该算法可以较好地吻合试验数据。同时阐述了SMA丝作为驱动器时,传统本构模型在动态加热工况下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种简洁高效的平均速率插值算法。该算法能较好计算动态加热工况下SMA丝驱动回复应力,与试验结果相比较,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4.
在涡街中,细丝的运动状态和其推进性能是密切相关的,研究柔性对涡街中细丝运动状态的影响,可以为柔性飞行器在编队飞行时的柔性设计提供参考。给出三种不同的细丝柔性分布模式,通过浸入边界法,探究在不同涡街中(卡门涡街和反卡门涡街)柔性对细丝运动状态的影响,并总结细丝运动状态随柔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细丝柔性发生改变时,细丝...  相似文献   

5.
针对航空发动机进气动态温度场测试需求,提出了1种基于细丝热电偶直接测量的动态温度场测试方法。在国内首次采用浮动连接结构设计了1种发动机进口流场测试耙,并完成测试耙结构强度计算。利用细丝搭接的方法设计了1种小惯性热电偶,对偶丝静态标定结果显示,小惯性热电偶满足I级精度要求。该热电偶在某型发动机试验中应用的结果表明,其设计满足发动机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6.
激波控制鼓包(Shock Control Bump,SCB)是一种被动式的减小激波阻力的方法。针对近年来提到的可变挠度鼓包,提出具有双程记忆效应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鼓包,可以通过控制SMA鼓包的温度改变其挠度,优化SCB的减阻性能。为了达到精确控制挠度的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Preisach理论的温度–挠度迟滞模型。对鼓包进行基于该模型的PID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SMA鼓包的挠度控制中,4个目标点的最大相对误差为5.17%,优于无模型的PID控制。  相似文献   

7.
形状记忆合金扭力驱动器的力学模型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克  陶宝祺  姚恩涛 《航空学报》2001,22(4):379-381
扭力驱动是自适应翼面驱动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 (Ni Ti SMA)丝与薄壁圆管相结合,可以构成 SMA扭力驱动器。介绍了 SMA扭力驱动器的构造,建立了扭力驱动器在激励过程中的力学模型,分析了驱动器的扭转角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细丝、碳纤维截面积和杨氏模量的共振法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截面积是测定纤维及细丝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电阻率等性能所必须的几何参数,但纤维、细丝,尤其不规则截面的纤维、细丝的截面积测量比较困难。 纤维、细丝表观直径和截面积的测量方法,一般用显微镜测量法、激光衍射法和共振法,国内有的单位建立了共振法,但所用一套激发和接收共振的装置较复杂。本文叙述一种简单的共振法测试装置,既可测碳纤维、细  相似文献   

9.
前言一般测薄片细丝弹性模量的方法可分静力法和动力法,由于种种原因,静力法比动力法精度低,故薄片丝材往往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在动力学的测试方法中,悬臂梁共振法由于结构原理简单,试样振动的激发和接收也比较方便,并能在同一设备上测出薄片和丝材两种形状试样,我们采用了这一方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斗二号系统中AS(Authorized Service,授权服务)采用的BPSK(10)、BOC(14,2)、BOC(15,2.5)信号,研究如何抑制多径效应对AS信号跟踪的影响,提高定位精度.对3种信号的自相关特性及功率谱密度进行比对,并在对基于码跟踪环的EML(Early Minus Late,早减迟)和HRC(High Resolution Correlator,高精度相关器)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这2种技术用于北斗二号AS信号的多径抑制.仿真表明:EML和HRC均适用于北斗二号AS信号,采用EML时,对BOC(14,2)、BOC(15,2.5)的多径抑制性能优于对BPSK(10)的;采用HRC时,对BPSK(10)的多径抑制性能优于对BOC(14,2)、BOC(15,2.5)的;对于BPSK(10),HRC较EML在误差包络面积上多径抑制性能提高约89.7%;对于BOC(14,2)、BOC(15,2.5),HRC和EML多径抑制性能相当,而EML的计算量相对较小因而整体性能更优;通过减小相关器间隔和增大带宽,可提高多径抑制性能,对BPSK(10)的效果比对BOC(14,2)、BOC(15,2.5)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实验方法探讨了非定常扰动对前台阶湍流分离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钢丝为非定常扰源,则不用外加机械能就可达到控制分离的目的。该方法可行的关键在于将钢丝置于分离点后的一个邻域内,在该邻域所特有的自然非稳定涡结构的作用下,钢丝会产生共振,这种共振效应使下泻涡得以强化并形成大尺度的凝聚结构,进而给分离包的低能区补充了能量,使分离包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2.
Compared with a copper wire electrode, molybdenum wire with a poor conductor is usually used as the electrode in high speed wire-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HSWEDM), so the resistance of an ultra-fine wire cannot be ignored.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ultra-fine wire and the conventional diameter wire, the continuous discharge waveform of two kinds of wire electrodes was compare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a multichannel discharge phenomenon in the...  相似文献   

13.
高频PCB中EMI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频PEB中的EMI使得一些敏感电路、集成块的工作性能有所降低,甚至不能工作。在研究电路板中存在的电磁现象后,分析了PCB在布局、布线、滤波等方面产生EMI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减小电流、降低速度、增加磁性元件等新颖的解决办法,并且在实际PEB制作中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低了EMI的强度。抗EMI的效果是要通过测试才能更好了解,EMI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嵌金属丝端燃药柱燃烧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金属丝采用一维传热方程,对端燃药柱采用二维轴对称传热方程,对燃气采用常微分控制方程,数值研究了嵌金属丝端燃药柱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金属丝热物性及其直径对沿金属丝燃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沿金属丝燃速随金属丝导热系数、金属丝熔点的增大而增大,随金属丝比热的减小而增大;对同种金属丝存在一个最佳金属丝直径,使沿金属丝燃速达到最大值。该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较好,且能够得到沿金属丝燃速、药柱燃面变化及燃气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模型简单、所需计算资源较少,适用于工程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MBPE技术,基于某些频率的电流及其导数信息,对线天线和任意形状多导体所组成复杂电磁问题的宽频带雷达散射截面进行了快速估计。数值结果表明:MBPE技术在这类问题中对雷达散射截面的宽频带估计是准确而有效的。同时,由于不需要逐个频点计算,因此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评述国外同类技术的基础上,介绍近年研制成的,以研究转子内流动为主要对象的低速大尺寸轴流压气机实验装置和动态测量技术,包括实验台、旋转四坐标全电动探针位移机构、并行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器、高频压力探针及一整套高频压力探针、热丝和激光多普勒动态测量技术,列举了典型的转子内和转子进、出口复杂流场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7.
再入弹头非平衡尾迹的回波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文[1]方法计算了纯空气非平衡再入弹头尾迹流场,分析了尾迹等离子体场对雷达波的频响效应,并进一步估算了几种高程条件下的雷达散射截面,说明影响截面大小和分布的几个重要因素。分析和计算表明,以物体底部直径和环境参数表征的雷诺数达到转捩值以后,在完全湍流尾迹中可能出现散射截面的突增现象。  相似文献   

18.
细干扰线对后向台阶分离流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氢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后向台阶层流边界层分离、再附整个过程中流动结构的发展变化。内容涉及基本流动和非定常控制。非定常控制通过在台阶上游不同位置布置的细干扰线产生的尾涡来实现。流动显示结果表明细干扰线在大多数情况下延缓了剪切层的再附,只有当xw/h=0,yw/h=0.5时可使再附距离缩短。  相似文献   

19.
合成射流微扰动对后台阶湍流分离流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台阶流动是流体力学中一个经典的研究课题,代表着工程中一类横截面突扩的钝体绕流问题。后台阶流动分离会导致一些不利的影响,如高速旋涡的形成、流动损失、压力脉动以及气动噪声等。基于阵列式合成射流激励器对二维矩形后台阶湍流分离再附流动控制进行了研究,综合应用表面测压、七孔探针、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和热线等多种实验手段,获取了后台阶的表面压力分布和非定常流场结构。结果表明:利用在台阶前缘形成的合成射流微扰动可使无量纲再附点长度降低25%,合成射流控制使得沿台阶下游的湍动能和雷诺应力增强,提高了台阶下游流场的混合效率。热线结果表明,频率是后台阶分离流动控制的重要参数,当频率为260 Hz,扰动频率与剪切层涡脱落频率之比为1.32时,合成射流控制可使位于1/2倍频的剪切层能量增强,仅需消耗较小的能量即可实现流动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孙迪  李永洲  马亮  甘晓松 《推进技术》2022,43(7):408-413
针对嵌银丝端羟基聚醚(HTPE)低易损推进剂的复杂燃烧过程,采用水下声发射法对增速比和综合燃速随基础燃速、压强、银丝直径及温度的变化规律开展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低压下推进剂的综合燃速随基础燃速的增大整体呈上升趋势,而增速比呈下降趋势;综合燃速随压强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增速比高压段低于低压段,平均值相差24%;推进剂增速比随银丝直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银丝直径为0.25mm,使得增速比最大;综合燃速和增速比随推进剂的温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