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针对企业在经济增加值(EVA)考核中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和疑惑,对EVA考核指标的优势、EVA指标与规模指标的关系、EVA与平衡计分卡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解答。  相似文献   

2.
EVA作为一种炙手可热的新财务理念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受到广泛关注.详尽阐述了EVA的概念,并着重从3个方面分析了它对传统财务管理的冲击,最后对其在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安装超声探头的无转子硫化仪监测硅橡胶(MVQ)/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复合材料的交联过程得到了声速和扭矩曲线,对比其相似性提出了超声波表征MVQ/EVA复合材料硫化历程的方法,指出超声波对微观结构和密实度变化更加灵敏。采用压力—体积—温度(PVT)—超声波检测装置同步测试了MVQ/EVA复合材料的比容和声速,通过直线拟合法得到了声速与比容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以此为基础可以在线监测超声波信号而预估比容值和橡胶硫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用EVA--经济增加值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EVA的涵义、计算方法,详细论述了其理论上的创新之处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航天服关节力矩特性的数学表述是预测航天员出舱(EVA)作业强度、评估航天员疲劳度、规划EVA活动路径的重要基础。首先,分析了关节力矩的特性,提出建立数学模型的要求,阐述了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原理,以及磁滞模型与关节力矩特性的相合性。其次,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基于MATLAB软件实现。最终,对EVA航天服腕关节和肩关节力矩进行仿真,得到关节力矩在特定活动角度下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针对关节力矩迟滞特性所得的关节力矩数学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关节活动力矩特性,计算所得模型可以更便捷地用于航天服工效学等相关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隶属部分 ,在企业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EVA及现金流量与资本联系紧密 ,反映了企业创造的价值和资金的运转状况 ,两者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最重要指标。结合EVA和现金流量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运用财务状况四分图区分企业所处的财务状况 ,为处于不同财务状况的企业提供相匹配的财务战略。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财务指标及EVA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文章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对传统财务指标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并选择了上海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了两种体系的实证研究,对比了两种体系的优缺点,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2008,(2):12-23
气闸(airlock)是舱外活动(EVA)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载人航天器舱外活动气闸技术的发展与现状,以及航天员通过气闸出舱的准备事项。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航天员穿戴舱外活动(EVA)手套时活动范围的变化规律,在低压模拟舱中使用不同的手套充压条件,用摄像头提取了4种工况下12个手部关节设定动作的图像,通过标志点确定了特定关节角度,并测量了角度的数值,最后对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增大,压力对活动范围的影响越发显著;戴有压手套对掌指关节弯曲活动范围影响不大,而对近端指间关节和手腕的活动范围影响却很显著。压力对手套不同区域抑制作用并不完全一致,在未来的EVA手套工效学设计中,应更多地考虑除掌指关节之外其他关节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EVA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整体上是不足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但从趋势上看,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已经进入上升的通道。这种上升的可持续性将有赖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与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1.
赵静  柳宁  吴斌  李俊峰  黄伟芬  赵东明 《载人航天》2014,(6):517-519,527
为了模拟失重状态,航天技术发达的国家都建立了用于航天员出舱活动训练的中性浮力水槽。但与太空失重环境相比,水中存在的水动阻力会导致两种环境下人体运动反馈的差异性。基于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按照“飞天”舱外航天服的质量分布,建立了着舱外服人体动力学模型。利用此模型仿真比较了水下和失重环境中肘关节屈伸、肩内收外展、肩矢状面内运动时人体躯干的动力学反馈,发现水下环境中模型躯干的转动速度峰值和平均值均较大。研究结果已应用于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出舱活动航天员训练,建立的航天员人体动力学模型可应用于我国未来空间站任务出舱活动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舱外航天服手套加热方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立  袁修干 《航空学报》2001,22(5):406-410
 针对舱外作业中航天员常常因手冷而不得不提前回舱的情况,提出了主动加热的方法。利用边界元法以边界点上未知函数满足积分方程为基础进行近似计算的特点,建立了手部和舱外航天服手套温度场三维计算模型,通过模拟试验件验证了模型。模型针对航天员处于太阳和地球辐射阴面时提出了舱外航天服手套主动加热的优化方案,并通过模拟试验件验证加热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13.
陈晟  东子 《航空港》2012,(6):24-27
大大的脑袋、圆圆的眼睛,头戴标志性的蝴蝶结,"长得"可爱无比——如果哪天你在虹桥机场看到Hello Kitty飞机,千万不要惊讶。5月23日,由长荣航空推出、全球首创的Hello Kitty彩绘机,首航上海虹桥机场,特于上海霍克太平洋公务航空地面服务公司机库举行发布会,正式公开亮相。长荣航空方面表示,上海虹桥-台北松山航线,为长荣航空最为热门且重视的黄金航线之一,这是首架飞抵虹桥机场的第二代Hello Kitty彩绘机,安排由其担任虹桥-松山的首架彩绘机飞航任务,别具意义。除了显示长荣对上海的重视之外,亦希望藉由Hello Kitty彩绘机的投入,能如同搭起一座可爱的桥梁,吸引更多的台湾旅客来上海旅游,同时也邀请所有上海的旅客,搭乘Hello Kitty彩绘机赴台旅行。  相似文献   

14.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may involve several thousand hours of space walks or “extravehicular activities” (EVAs). Among the many risks involved in EVAs, we focus here on potential failures of the external maneuvering unit (EMU) caused by impacts of space particles (micro-meteoroids and orbital debris). We present a probabilistic risk analysis (PRA) model based on available data for the particle flux in low Earth orbit as well as test data obtained at Johnson Space Center about the capacity of the current EMU to absorb these loads. We computed the risk for a peak year of EVA activity, assumed by NASA to consist of 624 hours of EVA exposure. For that time period, we found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a fatality is about 1.4*10-3 without shielding and 1.1*10-3 per 624 hours of EVA with shielding, This model can be used as support for a number of decisions regarding space suit design, astronaut shielding options, and overall number of EVA hours for space statio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5.
舱外航天通风系统传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舱外航天通风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了通风气体、液冷通风系统及环境间的换热过程,给出了通风系统传热数学模型。通过舱外航天液冷通风系统与人体的联合热生理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为舱外航天服通风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舱外航天服手动温度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已有的航天服自动温控方案。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算法,以氧气的消耗量、全身出汗量、心率、液冷服的出口水温及出入口的水温差等5个参数作为输入,以液冷服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为输出,建立了舱外航天服的自动温控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讨论了反向传播算法及网络构造。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为解决舱外航天服自动温度控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Human factor engineering standard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are reviewed. Factors considered for laboratory and habitation modules, workstations, visual displays, and EVA worksit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