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嫦娥三号着陆器推进系统正样产品在测试过程中,轨控推进剂管路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负压现象,为查找负压出现的原因,推进系统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推进剂管路内负压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故障树分析结论,进行了单机级、系统级的多项专项验证试验,通过试验研究最终确认了推进剂管路内负压形成机理,该现象是由于嫦娥三号着陆器推进系统检漏时采用纯氦气工质,检漏结束后常压氦气长期存储在推进剂管路内,由于管路内纯氦气浓度远高于外界空气,存在氦气分子通过断流阀微通道缓慢扩散出去现象,随着扩散量的不断下降积累,导致推进剂管路内压力逐步减小,产生了负压。该现象与分子扩散理论的机理和规律相符,为系统正常固有现象,对飞行试验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氦气作飞行全程增压气体在我国尚属新的课题.根据型号要求进行的一系列氦气泄漏试验和使用特性研究表明,氦气的泄漏特性是可掌握的,而且普通的密封结构也能适应.对于常规推进剂火箭,其检漏方法亦不需特殊的仪器设备和手段;使用中可用空气代替氦气进行密性检查,同样能达到系统使用要求.采用全程氦气增压可减轻增压系统重量,使火箭运载能力提高1/9.  相似文献   

3.
着眼于提高小卫星批量化生产的检漏工作效率,从小卫星的一般检漏流程及方法出发,分析小卫星批量化生产的特点,提出推进系统增加检漏自锁阀的设计方案,研究了采取压降法差压检漏完成总漏率测试的可行性,并对卫星批量化生产检漏进行了流程优化及方法改进。研究结果对提高小卫星批量化生产的检漏效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总装测试中,多采用氦质谱非真空累积检漏技术在常压环境下对航天器的密封性能进行检测。检漏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大气压的变化,作为收集氦气的检漏容器——包装箱箱体可能需要承载负压,因此设计包装箱时须增强包装箱结构,会导致箱体自重过大。文章对正压环境下氦质谱非真空累积检漏技术进行研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测量精度和误差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意在证明正压法检漏的可行性,进而优化航天器包装箱结构。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航天器总漏率检测,能避免泄漏检测过程中航天器包装箱因承载负压而发生损坏,可为航天器包装箱的减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德金 《上海航天》1999,16(2):51-54
:介绍了国外卫星“真空检漏法”和“累积检漏法”的检漏原理和主要操作步骤。对这两种方法的检漏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估,认为国产卫星选择真空检漏法较妥。  相似文献   

6.
卫星推进系统每个检漏阶段均需要充入气体进行检漏,充气过程是推进系统内部多余物控制的重点。文章梳理了卫星推进系统检漏充气过程多余物控制的要素,通过大量基础试验得到了详细的试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多余物控制的各个环节,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多余物控制方法。该研究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多余物控制。  相似文献   

7.
"海洋一号"卫星的检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海洋一号"卫星检漏所采用的两种方法,特别指出采用加压真空检漏方法更能真实地测得卫星的实际漏率,并可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就制冷、空调器生产过程中,泄漏检测工艺参数的控制进行了总结探讨。简略介绍了气泡试漏、刷涂肥皂水、卤素检漏及氦气检漏等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测试工艺方法,分别论述了上列试漏法在实际操作时所采用的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原则和途径,从而使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同时就前述各试漏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康小录 《上海航天》1999,16(5):43-46
通过对常用的大气压累积法氦质谱检漏过程的理论分析,指出了该方法可能的系统误差。分析认为:对于表面材料粘附几率较小的被检件,可以采用常用的大气压累积检漏方法进行总漏率的测量,而对于表面材料粘附几率较大的被检件( 如表面存在大量的有机材料等) ,如采用常用的大气压累积检漏方法进行总漏率的测量必将带来较大的系统误差。最后,提出了消除该系统误差的等分压常压累积检漏技术,并与常用的常压累积法检漏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应用超声进行航天器舱体及管道系统检漏是一种可快速定位漏点的无损检测方法,从试验方法及信号处理上可以有效提高各种工况下的检漏灵敏度。文章对非接触超声检漏提高有效湍流强度增强超声信号和接触超声检漏改变信号带通频率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这两种方法均能增强有效信号强度,提高检漏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超高真空设备放气的理论,并给出两种放气模型:schram吸附模型和吸附-扩散模型;对设备的放气理论值进行了计算,并通过四极质谱仪得出的残余气体质谱图分析出材料放气的成分.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utgassing theory and two outgassing models of materials,that is,schram adsorption model and the adsorption-diffusion model based on malev's theory.the values of outgassing are calculated and outgassing of materials is analyzed by the residual gas spectrum obtained from quadmpole mass spectrometer(qms).  相似文献   

12.
环模设备研制用玻璃钢的放气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在环模设备研制中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真空容器的发展需求,为满足设计要求,对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放气性能进行研究。文中阐述了材料的放气机理和不同测试方法,以及对材料样品的放气性能的测试过程,并获得了重要数据。这项研究工作为真空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非金属材料环模设备研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评价与认定准则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是指航天器材料适应空间环境的能力,同时又是航天器系统级空间环境适应性的基础。确保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是航天器研制初期重要环节。文章首先介绍了航天器材料的空间环境适应性类型;其次列举了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评价试验标准体系;然后分析了空间环境适应性评价手段与认定准则,包括选材阶段的评价试验、采购和使用阶段的验收试验以及空间环境适应性的认定。文章对我国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评价与认定工作提出若干建议,为航天器材料选择和空间环境适应性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一代运载火箭增压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开展,新型120t级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将得到广泛的使用,该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贮箱增压系统设计被列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重大关键技术之一。在对国内外主要液体运载火箭增压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120t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贮箱增压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液氧贮箱采用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阀组合的常温氦气加温增压,煤油贮箱采用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阀组合的常温氦气增压方案,并针对液氧贮箱采用常温氦气加温增压的方案开展了理论分析和全尺寸系统级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增压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天器推进系统,分析了氦气在气路上的工作过程,研究了氦气节流效应及其对减压阀阀体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航天器气路正常工作的温度与压力范围内,氦气经过减压阀节流后的温升在65~68 K之间,并随减压阀进、出口压力差的增大而增大。氦气温度变化引起减压阀阀体温度的变化,因此了解阀体温度特性是减压阀热控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氦气渗透对高空长航时浮空器驻空能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旭  樊彦斌  马云鹏  吕明云 《宇航学报》2010,31(11):2477-2482
氦气渗透率是浮空器蒙皮材料的重要设计指标之一,直接影响浮空器的运行时间和成本,决定高空浮空器能否实现长航时工作。以正球型浮空器为例,根据蒙皮材料薄壳受力特点得出浮空器体积与压差关系,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和基于微孔损伤的氦气渗透模型,针对不同设计高度的正球型浮空器,结合浮空器内部氦气全天温度变化情况,分析了蒙皮材料渗透率对浮空器驻留高度、驻留时间等关键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渗透率、设计高度以及热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型氦制冷机的净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氦制冷机是我国大型空间环境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红外相机定标试验、航天器运动部件超高真空冷焊试验的关键部件.文章介绍了氦制冷机净化系统的组成及设备性能.化系统在定标试验中的有效运转保证了氦制冷机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8.
国外单组元变推力发动机应用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单组元变推力发动机的应用现状,阐释了单组元变推力发动机的结构和设计原理,总结了研制和改进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径向双层夹套催化床设计、径向喷注器设计、流量稳定调节技术和催化床空穴控制技术等。美国为火星软着陆研制的MR-80和MR-80B无水肼单组元变推力发动机分别应用于“海盗”号和“好奇”号着陆器下降级推进系统。MR-80发动机可实现275~2835 N变推力调节,推力变比为10∶1,比冲为205 s,呈120°均布于“海盗”号着陆器三角形基座的长边。“好奇”号下降级推进系统由2个高压氦气瓶、3个推进剂贮箱、8台单组元变推力发动机、8台单组元250 N姿控发动机、1个压力控制组件和3个推进剂控制组件组成,MR-80B发动机可产生31~3603 N的真空推力,推力变比达到100∶1,比冲范围为204~223 s。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载人航天空间环境模拟器气氦制冷系统中氦气螺杆压缩机的设计、制造、调试等过程,并且说明了它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对大型空间环境模拟器氦制冷系统,其关键和核心部件为低温透平膨胀机,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经济技术指标。由于制造厂内一般很难获得设计条件下的极低温环境,而且目前氦气尚较昂贵,试验时通常用方便、易得的空气来代替,这就面临着透平膨胀机不同工质的相似模化问题。文章首先就前人提出的透平机械相似模化试验的各种方法进行回顾和阐述,然后利用这种模化方法对本系统所采用的固定喷嘴单级反动式向心透平膨胀机利用空气作为介质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获得了透平膨胀机的性能曲线。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相比较,获得了有益的结论,对氦制冷系统的现场调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