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月24日,日本从鹿尔岛用缪3S2火箭发射了一颗Muses-A月球探测器。使日本成为苏美之后第三个向月球发射探测器的国家。 Muses-A探测器是日本空间科学研究所第13颗飞行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约182公斤)进入大椭圆轨道,在地一月系统中飞行;另一部分(约11公斤)在月球轨道上飞行。日本这一计划共耗资750亿日元  相似文献   

2.
4.5 绕月飞行纳卫星 □□绕月飞行纳卫星是1颗从日本于1990年1月24日发射的月球探测器(MUSES-A)分离出来的子卫星,用于试验绕月飞行技术,并观测月球。这颗卫星重12kg,它从主星分离出来,进入1个距月球2 000km的圆轨道,成为世界上第1颗绕月球飞行的纳卫星。 该纳卫星是1  相似文献   

3.
日本科学卫星的历史日本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采用L-4S型火箭发射的“大隅”。这颗卫星是日本宇宙航空科学研究所的前身,即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为了掌握人造卫星发射技术而采取的第一个步骤。L-4S型火箭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火箭,并且只在第4级火箭上有姿态控制。这种简单的发射方式原封不动地被第一代的“缪”火箭即M-4S火箭沿袭下来,用以发射科学卫星。 1970年2月11日,搭载24公斤试验卫星的L-4S-5号火箭发射成功,把这颗卫星送入倾角为31度、远地点高度为5140公里、  相似文献   

4.
据最近参加巴黎国际宇航联合会的日本代表透露,日本正在评价用国产H-1火箭发射一颗月球卫星的可能性。该卫星将为日本扩大深空间探测能力作出贡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所和宇宙开发事业团共同负责这项任务。据说该月球卫星的基线重量为650公斤,将采用遥感技术,分如下三个阶段完成飞行任务: 第一阶段,卫星将进入100—150公里×3000—4000公里的月球极地轨道,飞行一个月左右,利用地球上的雷达跟踪测定月球重力的谐函数。第二阶段,卫星变轨到100公里的圆轨道上飞行10—12个月,以绘制月面的地形图。第三阶段,卫是的轨道高度降低到约50公里,用2—3个月时间详细观测特定的月面区域。星上仪器生要有,伽傌射线分光仪、荧  相似文献   

5.
10月13日,日本月球探测卫星“月女神”(即“月球与工程探测器”,SELENE)在筑波航天中心展出,卫星计划于2007年夏搭乘H-2A火箭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  相似文献   

6.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所于1985年1月8日,用自制 Mu-3SII 型新式运载火箭,从鹿儿岛内芝浦空间中心发射了一个试验型哈雷彗星探测器—MS-T5。Mu-3SII 火箭为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带有两个捆绑助推器。这个重138公斤的探测器经14个月1.7亿公里的飞行,即绕太阳飞行一又三分之一圈后,  相似文献   

7.
△美国东部时间1998年1月6日。美国用LMLv2火箭将“月球勘探者”发射升空,99个小时后它成功地进入了离月球101千米的绕月极地轨道。 嗲低成本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将考查月球南极是否有水源。≥ ,/0042“月球勘探者”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8.
<正>据国防科工局消息,11月28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服务舱飞抵地月系统拉格朗日L2点,实施了地月L2点绕飞期间第一次轨道维持控制。在完成地月L2点探测活动后,服务舱将返回月球并进入环月轨道开展后续拓展试验项目。11月1日,服务舱与返回器分离后,经过两次轨道控制,返回到远地点54万千米、近地点600千米的大椭圆轨道,开展拓展试验任务。11月9日16时,服务舱携带的相机在距离地球54万千米,距离月球92万千米处拍摄了清晰的地月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1,(10):4-5
"嫦娥二号"飞抵150万千米外深空8月25日23时24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了拉格朗日L2点绕飞捕获控制,并成功进入了运行周期为180天的环绕拉格朗日L2点轨道。此举实现了世界上首次由月球轨道飞往拉格朗日L2点的航天活动,也是中国航天深空探测的触角第一次延伸到如此遥远的宇宙深空。有关专家表示,"嫦娥二号"在发射和在轨运行过程中,由于火箭技术、基地发射  相似文献   

10.
空间扫描     
小号 《国际太空》2006,(12):24-24
美国一对孪生太阳观测卫星——“日地关系观测台”(STEREO)10月25日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升空2颗STEREO卫星在内部结构上有一些细微差别。它们将在未来3个月内借助月球引力,进入各自的飞行轨道,其中之一定位于地球绕日轨道的前方,另一个则在后方。随后,二者就将如同人的双眼一样,  相似文献   

11.
航天简讯     
国际日-地计划的第二颗卫星国际日-地计划的第二颗卫星“风”于1994年11月1日用德尔它-2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第一颗是日本发射的Geo-tail卫星,第三颗将是美国的“极”(Polar)卫星,它计划于1995年底发射。“风”卫星重1250千克,由马丁·玛丽埃塔/阿斯特罗空间公司制造。星上带8种科学探测仪器,其中有6种是美国仪器,法国和俄罗斯各有1种。卫星将进入一条“8”字形轨道。头两年运行在近地点29000千米、远地点160万千米的轨道上。1996年底转移到一条绕拉格朗日L-1点的圆形轨道…  相似文献   

12.
空间扫描     
日计划联合勘探月球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文部省科学研究所日前达成一项协议,今后将联合勘探月球。2001~2002年间用H-2火箭发射绕月球运转的卫星,之后还发射月球探测器,并打算与美国共同取回月面岩石。中国将为亚太通信卫星公司发射亚太二号R大功率通信卫星它作为今年早些时候亚太二号卫星发射失败后的替代卫星,由洛拉尔公司制造。该星载有28台60瓦C波段和16台110瓦Ku波段高功率转发器,预计于1996年12月至1997年2月间由长征三号B火箭发射。日美进行星间通信试验6月9日,日本工程技术试验卫星(…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今后发射小型卫星日益增长的需要和更有效地发射小型卫星,日本科学技术厅和宇宙开发事业团决定:开发J1火箭,并定于1995年发射,将该火箭的开发费4.8亿美元列入科学技术厅的1992年度预算。J1火箭由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开发的M3S2固体火箭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的H2火箭的助推火箭组成。 J1火箭是全长约33米(第一级长约7米,第二级长约19米,其余长  相似文献   

14.
日本文部省空间科学研究所所长小田稔提出了日本第一个“月球探测器”(MUSES)探月计划。它将作为观测火星和金星的未来行星探测器的先驱。预计1989年用缪-3S2发射。目前能发射行星探测器的国家只有美国和苏联。日本在继“先驱者 A 和 B”(即行星 A 和 B)探测哈雷彗星后的空间研究将是行星探测。月球探测器的主要目的是在行星探测飞行方面,获得能够测定速度控制的专门技术。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1996年10月21日至27日的《空间新闻》报道,在今年10月中旬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月球讨论会”上(会址:日本京都),日本月球和行星协会提出了一个计划草案,打算依靠国际合作的方式,在3O年内花29万亿日元(合261亿美元)建立一个有人月球基地,其中包括食品和能源生产工厂。该计划的实施拟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无人探测(1999~2005年)目标:搜集关于月球的信息。用H-2火箭发射5次,发射一颗月球轨道观测卫星、2台月球车、2套生命科学实验系统。经费:1464亿日元。第二阶段:建造并运营无人系统(2006~2016年)目标:在月…  相似文献   

16.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火箭(Taurus)于1994年3月13日首次发射,成功地将国防部的2颗小卫星送入圆形极轨道。“金牛座”是一种小型快速发射火箭,高27米,可用卡车运输,发射时不需要使用传统的固定发射场,发射人员只需约30人,其发射台只有一个水泥基座和一台小型起重架。其研制经费为4130万美元,其中1630万美元由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提供,其余由轨道科学公司自理。金牛座火箭的首次发射虽然无懈可击,但其未来发射前景还不明确,迄今尚未签订任何商业发射协议。发射的2颗小卫星中有一颗是重181公斤…  相似文献   

17.
航天简讯     
西德X射线天文卫星入轨西德X射线天文卫星Rosat(RoentgenSatellite)在5月31日由德尔它Ⅱ火箭发射,进入高580公里的圆轨道,倾角53度。卫星重2435公斤。有效载荷重1555公斤,它们是西德造的X射线望远镜、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广角相机(角分辨率1分)和美国史密松天文台的高分辨率(角分辨率1.8秒)X光谱相机。卫星直径为3米,全长4.5米。卫星研制费总额达2.6亿马克,发射费6300万美元。该卫星由西德、美、英三国共同研制,主承包商是道尼尔公司。Rosat于1983年开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31分,美国航宇局(NASA)的“半人马座”上面级火箭及“牧羊人”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先后撞进月球南极附近的一个陨石坑,上演了一出7900万美元成本的太空大戏。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17日,日本用H—2火箭把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对地观测卫星——“先进地球观测卫星—1”(ADEOS—1)送入了距地球表面800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重3.5吨,长宽均为4米,高7米,价值900亿日元,预计寿命3年,是目前日本发射的最贵重的卫星。 该星采用三轴稳定方式,每天绕地球14圈,每运行585圈通过同一地区。其砷化镓挠性电池板(长24米)能提供4.5千瓦功率的电能。另外,星上还有5个35安时的镉镍蓄电池,最大放电深度为20%。该卫星最引人注目的是装备了日本、美国和法国研制的8种遥  相似文献   

20.
阿里安火箭第36次飞行失败,损失了日本的两颗通信卫星——超鸟1B和BS-2X。这次失败总计损失3.06亿美元。保险公司又遭到一次打击。 BS-2X卫星的保险金额为9000万美元,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投保。这颗卫星入轨后,才向日本广播协会在轨交付。超鸟1B卫星的保险金额为2.16亿美元,其中1.5亿美元为卫星和发射保险,另外6600万美元是向S3R公司(阿里安公司的保险子公司)投了再发射险。超鸟1B卫星本身的保险额为8400万美元。卫星发射保险行业近两年获得了2亿美元的收益。从1987年9月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