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片非线性瞬态响应计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叶片的岛撞击响应时,为提高计算精度及降低计算成本,需要为待解的非线性动力方程组制定一个合理的求解方案,这包括选择系数矩阵的算法与非线性动力方程组的解法,以及选择主要计算参数,本文介绍了当使用ADINA程序计算平板叶片在冲载荷下的非线性瞬态响应时,对计算方法与计算参数的选择,算例说明了时间步长的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Reddy高阶剪切变形理论和广义Krmn型方程,用双重Fourier级数展开法求得了四边简支带压电层功能梯度复合材料混合层合板的自由振动及动力响应的解析解,分析中考虑了组分材料热物参数对温度变化的依赖性,讨论了材料组分指数、温度变化和控制电压对固有频率及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分域型短量法,并将其应用于壳体塑性动力响应问题。文中以承受均布冲击侧压的固支长圆柱壳为例,应用分域型矩量法分析阻尼介质对其塑性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湿热老化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首先进行了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的吸水性和湿致拉伸强度退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GFRP的吸湿行为符合Fick定律,其抗拉强度在湿热老化早期显著降低,然后逐渐平缓.然后,提出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  相似文献   

5.
论述无人驾驶直升机设计的主要载荷研究问题。(1)设计规范研究:主要讨论国内外无人直升机尚无设计规范的情况下,载荷问题的处理与应用;(2)静强度载荷研究:通过机体结构强度计算及全机静力试验,论及静载荷下全机的强度与刚度品质;(3)全机振动特性与响应研究:通过机体动力特性计算,动力特性试验及振动水平测试论及全机振动与响应特性;(4)着陆载荷研究:通过撬式起落架功量计算分析,落震试验论及全机着陆载荷特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典型冲击试验夹具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冲击试验夹具的设计要求,以夹具几何参数为设计变量,以试件-夹具连接处的期望响应与实际响应差异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同时规定了几何、强度、刚度、体积等约束条件。然后在ANSYS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采用子问题近似方法进行了动力响应优化求解,获得了合理的优化结果。本文的研究为冲击试验夹具的设计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弹性半空间地基上四边自由中厚矩形板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eissner-Mindlin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研究矩形板在动荷载和预加面内机械荷载及温度场作用下的动力特性。把地基看作三维弹性半空间体,考虑地基变形衰减,用一组数学上完备的二元多项式作为位形函数,采用bp-2 Rayleigh-Rizt法求得四边自由中厚矩形板的动力响应,并讨论了初应力对板的动挠度和动弯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已知外载荷具有粘性阻尼的线性系统,提出了分析动力响应的状态空间法,用这个方法可以由结构的自由振动建立离散结构的状态方程,并求出在给定载荷下的动力响应。为了校验,由状态方程的系数矩阵求出了简支梁的动力特性参数,并与之作了比较。再用状态空间法求得的位移、速度响应与用模态叠加法求得的相应的响应作了比较。两者间的差别很小。最后,讨论了状态空间法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李俊  沈荣瀛  华宏星 《强度与环境》2003,30(3):12-17,49
建立了一种普遍的解析理论用于研究确定性载荷作用下轴向受载的单对称Bernoulli—Euler薄壁梁的弯扭耦合动力响应。首先通过直接求解轴向受载的单对称均匀Bernoulli-Euler薄壁梁单元弯扭耦合振动的运动偏微分方程,给出了计算其自由振动的精确方法,并导出了轴向受载的Bernoulli—Euler薄壁梁自由振动主模态的正交条件。然后利用简正模态法研究了确定性载荷作用下轴向受载的Bernoulli—Euler薄壁梁的弯扭耦合动力响应,该梁所受到的载荷可以是集中载荷或分布载荷。最后假定确定性载荷是谐波变化的,得到了各种激励下封闭形式的解,并针对具体算例讨论了动力弯曲位移和扭转位移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了一种高阶精度的Pade逼进的时间域上格栅取点的时间步积分的微分求积方法,对双质点系及梁在强迫力作用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高精度及低耗时并且对于二阶初值问题是无条件稳定的。在所考虑的时域内的动力响应过程中,系统的总能量是守恒的。  相似文献   

11.
碳纤维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加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环境因素作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ies,CFRP)湿热环境下发生性能退化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而如何通过实验室加速试验再现自然环境对复合材料的老化作用成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基于时间-温度-湿度等效原理,将湿热环境下CFRP粘弹性能的改变作为材料的老化损伤度量,建立不同湿热环境之间当量折算关系,提出加速老化当量折算系数的确定方法。以典型军机结构用CFRP为例,实例计算了材料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的当量折算系数,根据地面停放环境谱当量折算得到加速试验谱,加速效果令人满意。最后,对比分析了温度与湿度对当量折算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当量折算系数的影响要比湿度变化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湿热环境下缝合层压板的拉伸和剪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复合材料层压板拉伸和剪切实验,研究了常温和湿热环境下缝合层压板的性能。根据试验数据及观察结果,探讨了缝合层压板的性能下降的原因及损伤破坏机理。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湿热和缝纫形成的富树脂区影响是层压板高温湿热环境性能下降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测定了含脱层的复合材料连接件在常温干燥和高温湿热环境下的挤压强度数值,探讨了含脱层的连接件在不同环境下强度和刚度数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脱层对连接件挤压强度影响不大,但对孔口局部失稳载荷影响较大;湿热环境使连接件的强度和刚度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河口海岸泥沙运动直接受制于床面剪应力的大小,因此通过床面剪应力来研究泥沙运动基本问题是泥沙运动理论研究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尚未有效形成波流复杂动力作用下床面剪应力的量测计算方法。本文利用基于微纳米技术的热敏式剪应力新型仪器,在波流长直水槽内开展了床面剪应力量测研究工作。研究表明,热敏剪应力仪响应频率高、稳定性好,量测成果较好地反映了波流作用下床面剪应力变化基本规律,热敏剪应力仪可用于波流等复杂动力作用下床面剪应力的量测。根据试验量测成果,提出了波流合成剪应力计算初步方法,可为复杂动力作用下泥沙运动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一幢12层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动力分析,研究并比较了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与普通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与普通剪力墙结构体系相比,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抗侧刚度较小,基本周期较长,加速度反应和层间剪力都比较小,这对结构抗震是有利的。此外,本文还将短肢剪力墙在水平载荷作用下的侧移曲线反弯点的相对高度作为此类结构整体性和墙肢相对强弱的综合评价指标,设计中应使反弯点的相对高度不小于0.4。  相似文献   

16.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巡航/再入阶段经历着严酷的气动力/热/噪声等复合环境,严重威胁着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严酷的热环境会显著改变结构的整体和局部模态特性,出现模态跳跃和丢失;当与噪声载荷共同作用时,结构动态响应出现突弹跳变现象,表现出强非线性特征,因此热噪声复合环境下结构动响应预示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综述了热噪声复合环境动响应预示技术的发展过程,对比分析了目前热噪声动响应预示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对于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等载荷环境条件制定和结构优化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均匀弹性地基上预应力中厚矩形板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eissner-Mindlin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讨论在预加面内机械荷载和温度场作用下,非均匀双参数弹性地基上中厚矩形板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用一组数学上完备的二元多项式作为位形函数,采用pb-2Rizt法求得四边自由中厚矩形板的动力响应,并讨论了初应力对板的动挠度和动弯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层板理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悬臂梁试样能量释放率计算的可动边界变分方法解,分层前缘各点的能量释放率为剪力和挠度偏导数之乘积。该方法有较高的计算效率。通过与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方法的计算比较,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强声波扰动下旋流流场的动态特征对于理解旋流火焰的非线性响应特性非常重要。基于超高重复频率脉冲串式激光器高速粒子示踪技术测量了强声激励下旋流火焰的动态流场,研究了旋流流场周期性涡结构和流场-火焰动态相互作用。周期性声波扰动会在旋流火焰内剪切层和外剪切层中引起固有涡结构。发现外部涡环在卷曲火焰锋面和改变火焰热量释放速率中起主要作用,而内部涡环分布在火焰根部并会影响中心回流区速度分布。定量提取了声诱导涡环的轨迹、涡量、环量、尺寸、出口速度以及加速度之间关系,发现强声激励下的出口速度和加速度决定了外部涡环的形成和脱落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