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航空装备维修思想的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航空装备维修思想是航空装备维修方式、制度产生的依据.文中分析了事后维修和以预防为主的传统航空装备维修思想,探讨了以可靠性为中心和全系统全寿命的现代航空装备维修思想,并对新兴的绿色维修思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纵观航空维修发展史,民用飞机维修相继出现了"单一定时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和"MSG"维修理念。分析MSG逻辑决断思想,总结、对比MSG-1、MSG-2和MSG-3维修思想的差异和优劣性,将为现代民用航空的维修思想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所谓绿色航空维修是指,在履行维修基本职能的同时,注意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维修理念,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率的现代航空维修模式,同时也将为传统航空维修带来一些变化. 预防性航空维修的变化 绿色航空维修要求,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RCMA)方法中,将危害环境的故障(环境安全性故障)与传...  相似文献   

4.
基于适航管理和RCM的军用运输机维修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管理过程及特点,可靠性方案与维修方案的关系,可靠性方案的组成要素、实现方式以及在维修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了军用运输机部队制定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制定方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过程及特点,可靠性方案与维修方案的关系,可靠性方案的组成要素、实现方式以及在维修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了军用运输机部队制定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制定方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现代维修理论指导维修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航空维修活动是在理论指导之下进行的,现代维修理论的实质是在维修工作中追求更高的安全指标、满意的可靠性水平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现代维修又被称作是以安全、可靠、经济为目标的维修,而维修工作的总目标应当与航空公司的总目标相一致。传统维修理论及其实践早期的航空维修理论是建立在“磨损是时间的函数”这一理论基础之上,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维修理论,表现为“单一定时”的维修方式。中国民航的维修单位在六七十年代曾普遍地对飞机、发动机、附件实施定时维修和更换。维修管理部门的主要责任就是找到理想的维修(更换)时限,以…  相似文献   

7.
提高民航发动机起飞EGT裕度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发动机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目前航空发动机的维修思想已由"预防为主"转向"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方式相应地由"定时维修"转变为"视情维修".实现发动机视情维修的基础是对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实时监控,而发动机起飞EGT裕度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主要参数,EGT裕度越大表明发动机的健康状况越好.  相似文献   

8.
航空器的维修管理是持续适航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是保证航空器持续适航可靠水平的手段。可靠性维修管理是近代国内外机务维修部门普遍采用的有效的维修管理方法。目前,我国各航空分公司的Ⅱ类  相似文献   

9.
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文件中的维修间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伟  刘帅  白杰 《航空发动机》2015,41(4):88-92
投入运行的航空发动机主要通过定期维修保持其固有可靠性水平。持续适航文件是以定期维修的维修间隔为核心对维修深度提出要求的法律条款,其中的维修概念与维护手册中的存在差异有待区分;而且手册中只给出维修间隔的具体数值并无其他说明,需要对持续适航文件中的维修间隔进行分析。通过对适航规章的分析揭示了维修间隔的本质,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持续适航文件中的维修概念和维修间隔,为航空发动机提供了修正维修间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胡世华 《航空学报》1987,8(8):416-421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基础、核心、重点和保证,说明了开展这四个方面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要着眼于整个航空工程系统,以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改革维修系统结构,调动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各方面的力量,来促进飞机维修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飞机维修可靠性管理理论及方案设计基本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维修可靠性管理是飞机维修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管理形式,航空维修企业如何根据可靠性基本理论和自身的特点开展维修可靠性管理工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将在介绍可靠性管理的相关概念基础上,重点分析维修可靠性管理的基本过程和实现方法,为机队更好地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航空发动机试飞期间维修性与指标要求有一定偏离的现状,引入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和方法,开展基于试飞数据的维修性分析优化技术研究,提出维修性优化方案,并按"试验—暴露—改进—再试验"模式,对优化方案实施结果进行预测,为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维修性水平提供技术支持,为新型发动机维修性研制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可靠性是避免航空维修差错,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研究人的可靠性出发,分析了航空维修中由人的可靠性因素导致维修差错的原因,并针对提高人的可靠性,减少航空维修中人为差错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其颖 《航空学报》1991,12(10):539-541
 <正> 维修方式一词是60年代随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兴起而推广开来的。70年代在推行 MSG-1/-2的过程中,成为制订可靠性维修大纲的重要概念。80年代初,美国又修改了MSG-2,颁发了MSG-3,把原来的定时方式和视情方式用6种维修工作类型代替;事后监控则为数据分析所取代(见表1)。这表明,随着航空技术装备的发展,维修方式这一概念也在演进。本文仅介绍MSG-3中的使用检查和功能检测/检测两种工作类型的适用项目及其特点介绍。  相似文献   

15.
航空维修人因失误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人的行为原理和人因失误机理出发,通过对航空维修领域中导致人因失误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有效预防和控制人因失误的措施和方法,以提高维修人员在航空维修领域中的可靠性,减少人因失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从飞机问世之日起,航空器的维修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近30多年以来,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提高,先进的维修手段不断出现,维修经验不断增加,飞机维修理论、维修思想也不断完善。世界航空维修业进行了全球性的变革,指导飞机维修活动的航空维修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现代航空维修思想——可靠性管理维修思想。  相似文献   

17.
航空维修对飞机的安全和经济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地选择维修策略,可以在保证飞机安全飞行的前提下,为航空公司节省额外的维修费用。文章从一般航空维修理论的发展出发,解释了视情维修的概念,综述了视情维修理论的发展现状,并阐述了视情维修在航空发动机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勇 《江苏航空》2008,(1):32-33
目前航空维修采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RCM)的维修思想,视情维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M)是其中三大维修策略之一。发动机主要实行的就是视情维修策略,该策略要求对发动机进行状态监控,基于状态监控的结果,合理安排维修,这里就介绍一些民航领域常见的发动机状态监控与维修管理软件。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26日至28日在沈阳召开了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专业委员会。来自陆航、海军、空军、中航一集团、中航二集团、民航及《国际航空》杂志社等33个单位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所所长武维新致开幕词,沈空装备部部长王凤银、空军装备外场部计划处处长袁越讲了话。在学术年会上共有16篇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会上就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以及维修方式、维修体制、维修管理、突出装备等进行了研讨。“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召开@薛玲…  相似文献   

20.
航空装备从正常到潜在故障需要经过检测才能知道。本文建立了符合航空装备特点的视情维修决策模型,通过Markov状态分析,以装备的最大可用度为目标函数,确定了基于航空装备的可靠性的检测间隔期和视情维修阈值的求解方法,为航空装备开展视情维修提供了依据,并将所得结论应用于某型飞机的滑油系统进行验证,得出检测次数与装备可用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