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曲宁松Qu Ningsong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hang Jiang Scholar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随着航空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电化学加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电化学加工技术及装备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以及与国外的主要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袁慎芳Yuan Shenfang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hang Jiang Scholar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30航空制造技术·2015年第18期您在智能材料结构和航空结构健康监测方面从事了20多年的研究,请简要谈谈目前您在该领域的研究情况。袁慎芳:南航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在陶宝祺院士带领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智能材料结构研究,本人研究主要集中在航空结构健康监测与预测方面,开展了3方面的研究。首先是复杂航空结构损伤的波动成像方法。真实航空结构形式复杂、载荷复杂、早期损伤诊断难,缺乏  相似文献   

3.
赫晓东He Xiaodong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Director of Center for Composite Materials,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hang Jiang Scholar:您长期从事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请介绍一下目前您主要的研究工作及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裘进浩Qiu Jinhao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hang Jiang Scholar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and Doctor Supervisor a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相似文献   

5.
正胡忠志HU Zhongzhi国家"千人计划"专家Expert of Thousand Talents Plan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Professor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胡忠志,教授,博士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  相似文献   

6.
正陶波TAO Bo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Young Chang Jiang Scholar华中科技大学教授Professor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  相似文献   

7.
M:1962年以来,您一直从事计算数学、计算力学和软件工程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建设部、航天工业总公司以及国家级的多项奖励,请您介绍一下您的研究工作概况。崔俊芝院士:我196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到科学院从事计算数学及其应用工作。当时计算机水平很低,存储量总共只有2048个字,速度还不到10000次/s。因此,对计算方法、软件设计技巧要求很高,并且必须人工参与计算过程的控制。在有限元法创始人冯康教授的指导下,1964年独立研制出国内第一个平面问题有限元程序,…  相似文献   

8.
<正>帅朝林 Shuai Chaolin 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 Chief Expert of AVIC 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Deputy General Manager and Chief Designer of AVIC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Group)Co.,Ltd您参与了歼7、枭龙、歼10等多个型号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您认为要确保某型飞机的研制成功,有哪些关键的步骤要走?帅朝林:项目管理:在项目开展之初,组建高效研制团队,对项目所涉及工作项目按层级进行分解、理清逻辑关系和资源需求,进行精心策划,落实责任人,研制过程平衡好技术、质量、进度和经费等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林建国Lin Jianguo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Fellow of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帝国理工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力学部主任、教授Professor and Head of Mechanics of Materials Division,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Imperial College London空制造技术·2015年第4期中航工业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中心主任Director of AVIC Centre for Structur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中航工业材料表征加工与仿真技术中心主任Director of AVIC Centre for Materials Characterisation,Processing and Modelling  相似文献   

10.
正融亦鸣RONG Yiming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Expert of Thousand Talents Plan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系主任Department Head of Mechanic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ASME Fellow)。曾任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相似文献   

11.
正张小明ZHANG Xiaoming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Winner of Outstanding Youth Science Foundation华中科技大学教授Professor,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博士,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德国洪堡学者。2001年获吉林大学工程力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吉林大学固体力  相似文献   

12.
正朱强ZHU Qiang国家"千人计划"专家Expert of Thousand Talents Plan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Chair Professor of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4年毕业于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材料科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深圳市孔雀A类人才,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的控制凝固理论研究和半固态成形及3D打印技术研究。曾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首席专家,国际半固态加工技术委员会执委,科技部《高品质特殊钢和高温合金》总体专家组专家。先后主持或  相似文献   

13.
正高玉魁GAO Yukui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教授Professor,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Mechanics,Tongji University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力学行为、表层改性工艺、结构完整性评价、表面完整性分析、残余应力、疲劳断裂、航空航天飞行器关键件的寿命预测与延寿技术等。曾在航材院从事航空航天零部件的表面强化与表面完整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刘胜LIU Sheng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hang Jiang Scholar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院长兼工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Dean of School of Power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and Executive Dean of t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ical Science,Wuhan University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ASME Fellow)。曾任美国Wayne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和制造研究所终身教职,电子封装实验室主任。现受聘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十三五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在LED、MEMS和电子器件封装及可靠性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荣获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美国白宫总统教授奖、美国ASME青年工程师奖、国际微电子及封装学会(IMAPS)技术贡献奖、IEEE CPMT杰出技术成就奖,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英文著作2部。  相似文献   

15.
正黄翔HUANG Xiang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教授Professor,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Astronautics飞机装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Director of the Aircraft Assembl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飞机装配、数字化测量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重大专项、工信部民机专项、大型客机攻关、航空基金、国家型号工程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飞机装配和数字化测量等领域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将数字化测量技术引入飞机制造领域,研发了飞机零部件检测、全机外形和水平测量系统;将数字化测量和飞机装配相结合,开展了基于实测数据的飞机装配,研制了集全向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导航、控制理论方面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请您介绍一下您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应用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7.
美国《推进动力学报》(Journal of Propulsion and Power)是美国航空宇航学会(AIAA)于1985年创办的发动机方面的学报。本刊创办时,曾写信给该学报主编Oates教授,建议建立交换关系。不幸Oates教授突然病故,未及时答复。  相似文献   

18.
M:20世纪60年代,您率先开展了我国电动式激振器技术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请您谈一谈电动式激振器的研究状况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2001年3月31日于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专家评审会上,我院吴仁彪教授被提升为该协会高级会员。 这次中国共有3人晋升为IEEE高级会员,其中仅吴仁彪教授一人是以个人名义单独申请获选的。我院吴仁彪教授被评为国际IEEE协会高级会员!学术交流科  相似文献   

20.
The perturbation equation of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 is obtained by superimposing a noise field on to a flow field. Becaus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iscosity and the perturbation displacement,the equation simultaneously the properties of dissipation and dispersion. It reveals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physical features of turbulence: the mechanism of transition and intermittency, which arises from a composite spatio-temporai instability mainly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iscosity and positive disper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dispersion and turbulent energy inver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