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简讯     
民航广州地区正式实施雷达管制RadarManagementCarriedoutinGuangzhouArea民航广州地区于2000年元月5日零时(北京时)起正式实施了雷达管制。整个飞行管制服务区实施雷达管制在中国民航尚属第一次,这是具有历史性的突破和几代空管人辛勤努力的结果。中南空管局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经过多年对管制区域航路和航线进行调整,对管制区域进行合理地划分扇区,对管制工作程序进行了优化,加强了管制人员模拟机雷达管制的培训,引进了美国先进的多雷达处理系统和基高频通信设备,为实施雷达管制做了充分的准备。雷达管制是目前世界上空管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2.
航管监视雷达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千里眼”,随着雷达管制的实施,航管监视雷达对监视空中飞行目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管制区域内的多重雷达覆盖也是发展趋势。雷神二次雷达是从国外引进的一套先进的雷达设备,在全国很多机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维护雷达设备过程中,面对故障现象,如何准确地分析、判断故障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快速恢复设备正常工作,对于确保空中交通管理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维护雷神二次雷达中遇到的典型故障作了简要的分析总结,希望能对同行们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伊始,民航华北空管局于1月15日在北京空域实施雷达管制。 华北空管局1997年底在北京终端区成功实施雷达管制,这种现代化、科 学化的空中交通管制方式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大大增加了北京终端区的飞行 流量。现今的首都机场航班日流量已突破640架次。然而,只在北京终端区实 行雷达管制仍无法满足飞行量的日益增长。此次北京区域雷达管制的实施,将使飞机间的操纵间隔缩小,提高空域利用率,增加飞行流量。同时,由于雷达设备可以对飞机进行不间断监控,精确地掌握飞机位置、飞行高度和航向,使 飞机和旅客的安全系数大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首都机场从国外引进了3套先进的雷达设备,它们是:1990年从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引进的单脉冲二次雷达,1995年从美国雷神公司引进的全固态远程雷达,1996年从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引进的近程雷达。这些雷达的安装、使用大大地加强了首都机场的安全保障能力,为实现北京终端区雷达管制奠定了基础。1997年底,北京终端区开始实施雷达管制,这给雷达设备的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提高百达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水平,缩短设势的故障时间,提供高质量的雷达信号,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先进的言达设备发挥其技术优势是维修管理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马晶 《民航科技》2005,(2):21-22
程序管制的建立和向雷达管制的过渡以及未来雷达管制向新CNS/ATM系统发展的全过程是自动化应用程度连续发展的过程,尽管其中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重点各不相同。雷达管制的实施实质上就是飞行动态的主动和精确掌握为管制操作技术向精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进出首都机场的航班急剧增加,日高峰量达460余架次,穿越飞行100余架次,加之通信导航设施落后,给空中指挥带来巨大压力,制约着航空业的发展和繁荣。加速首都机场的飞行流量、空中指挥由程序管制过渡到雷达管制势在必行。近几年来,民航华北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空管设备设施建设和改造,随着首都机场近程雷达的峰工,雷达管制的基本条件初步具备。该部雷达与前期投产运行的单脉冲雷达、雷神远程雷达,将对北京管制区400公里半径空域实行监控,对过往飞机进行监视引导,实现了有效距离内的多重覆盖,为管制员提…  相似文献   

7.
冉继 《民航科技》2007,(3):37-37,39
随着民用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和航空业务的日益增长,全国各个空管中心(站)纷纷实施雷达管制。这就对管制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管制人员对设备的依赖也越来越大,从而对我们空管技术保障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设备保障水平,才能适应民航事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
AReviewoftheTransitionProgressfromRadarManagementtoProgramManagement程序管制的建立和向雷达管制的过渡以及未来雷达管制向新CNS/ATM系统发展的全过程是自动化应用程度连续发展的过程,尽管其中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重点各不相同。雷达管制的实施实质上就是飞行动态的主动和精确掌握为管制操作技术向精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而新CNS/ATM系统则是卫星技术和数字通信综合应用带来丰富的航空信息突破地域限制的自动化共享,这种航空信息充分和自动化获得为减少不必要的管制干涉(实质是更准确地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空中交通管制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空中交通管制方式由程序管制逐渐向雷达管制转变,雷达管制这种先进的管制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管制员的工作效益,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2004年1月27日某地区雷达突然出现故障,所有雷达信号全部丢失,成都管  相似文献   

10.
航管监视雷达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千里眼”、“顺风耳”,对监视空中飞行目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管制区域内的全雷达覆盖也是技术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在运行维护雷达设备过程中,如何准确地分析、判断故障点,快速恢复设备正常工作,对于确保空管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将  相似文献   

11.
刘峥 《民航科技》2006,(6):21-23
本文介绍了为了顺利地开展雷达管制的培训工作,完成培训任务,保证雷达管制的顺利实施,如何通过具体的培训来提高管制员的雷达管制技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用航空》2006,(8):52-52
7月13日,从全国民航雷达管制工作会议传来消息,我国民航雷达管制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在雷达管制下的飞行间隔将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空中交通管制事业随着空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得到了长足发展,管制手段逐渐从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过渡,人们在倚重空管自动化设备的同时,逐步忽视了对目视飞行规则的研究和利用。从航空发展的历史角度看,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在飞行的初期就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飞行员驾驶技术培训也是从目视飞行开始,飞行员对二者并不陌生,但由于我国现有空管规章对IFR飞行计划的航空器实施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的定义和实施条件尚未明确,导致管制员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民航现行管制要求,在实施雷达管制的区域内,航路上应保证甚高频(VHF)双重覆盖,终端区应保证VHF有三重覆盖,而且每个扇区应配备二个频率。因此在较大的管制中心,即使还未实行雷达管制,为了确保飞行安全,一般都有不止一套的VHF设备。如何把多套VHF设备、多种传输系统进行搭配,组成一个既能最有效地保证飞行安全,又不造成闲置和资金浪费的VHF系统,是我们在建设VHF系统时追求的目标,下面结合实际作~些探讨。一、VHF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有起点无终点的过程VHF系统是由VHF设备、传输设备、内话系统接口等组成,对于每一…  相似文献   

15.
在原有的航管雷达模拟机的基础上,我们试图引进实际的空中交通管制情况信息,形成飞行管制数据和模拟训练计划,利用客观的飞行活动来进行模拟管制,从纯雷达模拟培训过渡到实时雷达信号的互动式培训,进一步完善空中交通管制培训系统。由雷达实际的信号形成有用的飞行管制数据,是从航管雷达数据中读取相应的飞行数据,并自动生成培训计划。在引接实际信息信号中,有实时信号引接和历史数据引接两种方案,这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文章将两种信号引接方案作了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16.
张川 《民航科技》2005,(4):31-33
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都是沿用传统的程序管制手段,管制员对航空器的方位信息的获得都是来自于被动地接收机组位置报告。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各大机场纷纷装上了二次雷达(SSR)对空中交通实施监控,并逐步实施了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在雷达监控条件下实施必要的主动指挥,能够有效地减少地空通话频率,提高工作效率。这既是顺应空管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空管部门向雷达管制过渡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航展报道     
北京城五月航展多北京的5月,阳光灿烂,气候适人.与航空有关的展览会一个接一个,一时间,似乎涌动起一股不小的航空热潮首先开幕的是5月6日举行的国际空中交通管制电子技术及设备展览会.众所周知,中国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对空中交通管制提出了相当迫切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民航已经投巨资购进、改造了大批空管设备,继北京终端区实行雷达管制之后,广州、上海也将于今年陆续开始实施雷达管制.民航“九五”规划中还提出,要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三大区域管制中心,这同时意味着中国空管设备与技术需求的庞大市场.展览会期间,世  相似文献   

18.
蒲雷 《民航科技》2007,(6):33-36
本文首先总结了雷达管制在增大流量、管制员主动性、调配手段、安全性、空中交通运行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对比于程序管制的优越性。结合国内空管的现状,主要对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过渡过程中存在的管制转换衔接、术语规范、管制员水平提高、空域规划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饶颖 《民航科技》2007,(3):85-86
随着中国民航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航空公司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航空公司降低成本的同时又保证取得收益的最大化,而实现这个目标必然是不断的增加对空中交通管制的难度:地面及空中流量将迅速加大,飞行冲突明显加剧,为缓解对空管制压力,雷达管制技术将在繁忙的机场及航路上得到使用,但雷达管制技术的作用要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底在北京终端区实行雷达管制是民航总局“九五”建设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更是中国民航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近年来,北京管制区内飞行量猛增,日平均流量已达43O多架次,飞越北京管制区的飞机日平均200架左右,按年递增15%的比例预测,到2000年北京管制区日平均飞行量将达到640架次,区域管制日平均达1000多架次。而目前由于系统不配套,设备数量不足,已严重制约了进一步优化管制程序和严格按国际标准制定管制扇区。因此,雷达管制的实现,不仅能够顺应民航这一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它将为空中管制员提供更可靠的管制手段。为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