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的40年也是中国空间太阳物理从起步到发展的40年.本文简要回顾了从1980年前后到2020年中国空间太阳物理的主要历程,尽可能涵盖期间推动的主要项目、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若干年中国空间太阳物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1993年9月8日,“轻流量计与加油机”鉴定会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02所举行。由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计量科学院、704所等单位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约40人参加了会议。轻流量计是一种轻便型容积式流量计,具有精度高、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轻质油的测控。加油机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空间探测领域40年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的40年,是中国空间探测逐渐走进世界舞台的40年,空间探测极大推动了空间科学和相邻学科的发展,也影响到经济、军事和日常生活诸多方面.本文简要回顾了从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成立的1980年至今,中国空间探测领域的主要发展历程,包括探空火箭、高空气球、科学卫星、月球与行星探测、载人航天空间探测、遥感卫星地面站等主要项目、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对未来若干年空间探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实践九号A星携带的离子电推进系统首次点火成功,稳定工作3分钟,随后又进行了第二次点火,稳定工作了近4分钟,实践九号A星离子电推进系统飞行试验取得了开门红。40年磨一"箭"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卫星上使用离子电推进系统。这个离子电推进系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研制,从预研到成功上天,该所的科研人员整整花费了40年的时间。整个离子电推分系统包括1个推进剂贮存  相似文献   

5.
王翰林 《太空探索》2001,(12):32-34
●太空将是引起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摇篮,新工业革命将发生在空中 ●航天诱变育种已成为中国在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一大特色,我国目前已进行了500多个植物微生物品种的搭载试验 ●我国自1987年用发射的FSW-0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植物种子以来的9颗卫星和两艘飞船,共吸引全国22个省市的70多个单位参与种子搭载试验。中国10年,人类40年来进行的空间效应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已使人们认识到,空间环境因子所产生  相似文献   

6.
<正>整个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历时约11年,到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耗资255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约2000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约40万,集中体现了现代科技的水平,推动了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育和 《飞碟探索》2007,(12):36-37
虽然经过了约40年的不懈努力,但科学家们仍未发现外星智能生物的一点无线电波,即使是将一种比弗兰克·德雷克所用的原始的单频道射电望远镜大数十亿倍的仪器联合起来,所得到的结果也是这样.看来,我们的这个宇宙是沉默的.  相似文献   

8.
WXZ-101型热电偶自动校验装置于1987年9月26日在北京通过部级鉴定。参加鉴定会有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九个科研单位、清华大学等三所高校和十家工厂共40名代表。该装置采用单板机控制,实现了自动控温,数据自动采集,过程自动显示,自动计算  相似文献   

9.
正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201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迎来了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这40年是我国的综合国力获得显著提升的一段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运载火箭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甚至可以说,我国运载火箭事业的绝大部分成就都是在这40年中取得的。自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  相似文献   

10.
破译里海怪物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天翼”起飞 我国地效飞行器研制工作起步也是比较早的。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中船总的研究所和航空605所等单位,进行了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小型实验样机的研制。经过40年的努力,船总的702所和708所已先后研制出“信天翁”系列和“小天鹅”小型地效飞行器,也叫地效翼船,其中,“信天翁”系列地效翼船具有在地效区以外飞行的能力。但上述型号都还处于试验样机阶段,进入实用化尚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1.
<正>"东方红,太阳升……"当东方红乐曲唱响中华民族对茫茫宇宙的探寻和向往时,中国航天便开始迈进了新的纪元。40年弹指一挥间,这首乐曲已续写出更辉煌更动人的乐章,本刊撷取了三家与"东方红"品牌有着深远渊源关系的企业,探寻他们沿着"东方红"所铺展的更多、更美的传奇。——题记  相似文献   

12.
1985年6月21日,日本邮政大臣与美国的公司签属了两项备忘录。这些备忘录允许日本制造和操作国内卫星系统。其中一项备忘录涉及到休斯通信公司,它拥有百分之三十的股金,其它百分之七十的股金由日本通信卫星公司(JC.Sat)掌握,该公司同时也是由日本企业 C.Itoh & CO.(40%的股金)和三菱公司(30%的股金)所拥有。  相似文献   

13.
<正>在40年的漫漫征途中,"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探测了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可谓将这些行星"一网打尽"。对几大行星的探测1.木星1979年2月25日,"旅行者1号"发回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木星的大红斑。它是一个在木星赤道以南22°存在了很久的巨大反气旋风暴,自1830年开始,已经被持续观测了187年,但这次我们看到的是高清!第一位看见大红斑的人一般被认为是罗伯特·虎克,他在1664年描述木星上的这个斑点;然而,虎克所  相似文献   

14.
<正>40年前即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深空探测器,已经成为目前飞行最远的人造物体。美国宇航局认为它已经进入了恒星际空间。截至2017年6月1日,它与太阳的距离已经达到208亿千米。近年来,人类在深空探测和空间天文学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重大成果。这些成果不但极大地吸引了公众的目光,更使人类对我们所存在的宇宙、太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知晓过去曾经的历史,更加准确地把握明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愚 《太空探索》2003,(1):10-12
五十年代的西子湖畔一所部队小学校,有一个不起眼儿的小男孩,叫叶培建,40年过去以后,这个不起眼的小男孩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卫星专家。 用叶培建自己的话说,他孩提时代,跑不快,跳不高,往往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官兵抓强盗”的游戏时,总是排不上“大王”和“二王”,甚至“三王”都排不上,只配当小兵。上中学时就大不一样了,学习成绩跑在最前面,仅用两年时间就读完了.初中的全部课程,被学校保送到浙江省湖州中  相似文献   

16.
纪念首次载人登月40周年2009年7月20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40年前的这一天"阿波罗"飞船首次载人登上了月球. 1 政治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1907年,瑞典化学家斯凡特·阿列纽斯提出了一个奇妙的想法:把地球上的微生物用特殊的方式,比如恒星光压(即辐射压,电磁辐射对所有暴露其下的物体表面所施加的压力。)推动抛到遥远的太空里,如果它们遇到了合适的环境,说不准就能在那里存活下来,并进化出高智慧生命。一些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的生命就是40亿年前由彗星带来的微生物孢子进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地球高层大气成分的长期变化受太阳黑子周、太阳活动程度和地磁活动程度等诸多因子所控制.本文利用国外有关高层大气成分的数据,分别讨论受上述控制因子影响的高层大气成分长期变化,讨论范围仅限原子氧半年周期变化.选用LDEF在轨飞行器1984年4月—1990年1月高度470km附近的长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度470km附近原子氧在年平均太阳黑子数<20、太阳活动程度相对低而平稳期间,半年周期的变化尤为明显,相对变幅约为40%—60%、井随平均太阳黑子数增加而增大.而年平均太阳黑子数峰值的1989年期间(>120),半年变化的相对变幅可达87%左右.  相似文献   

19.
高光谱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表形态和目标特性是空间对地遥感的两个重要问题.经过近40年的发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数据获取、处理到应用都积累了大量成果.作为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年轻学科,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以需求为导向,在发展中又不断探索完善需求的历程.高光谱成像仪作为获取目标图谱数据的重要仪器,其发展对于整个高光谱遥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类型高光谱成像仪的成像体制及应用案例,得出了近40年来高光谱成像仪发展历程所展现出的技术特点,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对未来高光谱成像仪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核心指标的提升和技术体制拓展进行了综合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同时为相关领域的科技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假定地球突然消失,那么在40万千米之外的月球会如何、何时知道应该放弃圆周轨道(这是地球重力所造的太空,瞬间就会拉住月球.一旦把地球挪走,那种拉力就会立刻消失.牛顿的这种观点称为超距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