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79年12月16日,苏联从拜克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一艘新型的无人驾驶的联盟号系列运输飞船,命名为联盟-T(T为运输Transport的缩写)。联盟-T的研制不仅是基于目前联盟号载人飞船的设计基础,而且具有联盟号载人运输的特点和进步号自动货运飞船的能力。飞行的目的旨于:在经过各种型式的综合实验之后,确保联盟-礼炮号空间复合体的运输工作。据分析:该飞船未必就能够完全取代当前的联盟号和进步号飞船。  相似文献   

2.
7月23日,越南宇航员范遵与苏宇航员乘联盟-37进入空间,与礼炮-6对接飞行八天之后,于7月31日返回地面。 1979年12月18日,苏联从拜克努尔发射场发射了新型的联盟-T宇宙飞船,从而又拉开了暂告一段落的载人空间活动的序幕。据苏联有关人士透露,在未来的民用礼炮号计划中,苏联首先准备再创载人空间停留的新记录(事实证明:苏联目前正在执行),为争取遥远的目标-火星载人飞行打下基础。第二步就是准备至少再发  相似文献   

3.
参考照片     
这是苏联用于支援礼炮号空间站的两种飞船的内部结构草图,它们都是在老式联盟号载人飞船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上图是新型载人飞船联盟-T,负责来回运送宇航员,迄今已发射7艘。下图为不载人的进步号货运飞船,负责为礼炮号及其宇航员运送各种供应品,目前已发射15艘。联盟-T 可载2—3人,总长6.98米。最大直径2.72米,太阳电池帆板全长10.6米,总重6.85吨。整个飞船共分三个舱。如图所示,(A)为轨道舱,对接装置装在它的前部;(B)是指令舱,宇航员座位和飞行仪表安装处;(C)是安装发动机和太阳电池帆板的后舱段。指令舱是运送宇航员返回地球的舱段,重量  相似文献   

4.
简讯     
联盟-33飞船与礼炮-6对接失败 [新华社莫斯科四月十二日电] 苏联在它的宇宙航行节前夕,于四月十日发射了载有苏联宇航员鲁卡维什尼科夫和保加利亚宇航员伊瓦诺夫的联盟-33宇宙飞船,在它绕地球飞行十三圈后,于四月十一日莫斯科时间二十一点五十四分开始准备和正在运行中的礼炮-6—联  相似文献   

5.
印度宇航员、空军中队长拉克什·沙尔玛(35岁)随同两名苏联宇航员于1984年4月3日乘联盟 T-11飞船进入空间,翌日与礼炮-7—联盟 T-10上的三名宇航员会面,从而使礼炮-7第一次同时载有六名宇航员飞行,他们将共同飞行一周时间。  相似文献   

6.
1982年,世界各国共发射143个宇宙飞行器,而苏联占了119个(失败2个)。 1.载人空间活动 1982年,苏联共进行了九次载人空间飞行。首先,苏联发射了改进型礼炮-7号空间站,取代了“超期服役”的礼炮-6号。其次,联盟-T5的宇航员别扎沃伊和列别杰夫打破了1980年由波波夫和柳明创造的185天空间飞行记录,在空间停留了211天。另外,苏联还将一名女宇航员送入了太空。 2.非宇宙号应用卫星苏联大部份不载人的空间计划编入宇宙号系列内,但一些应用卫星除外。1982年,苏联的应用卫星  相似文献   

7.
礼炮-6号轨道站自1977年9月29日发射后已运行了近四年之久。其间有五批主要考察队、十一批访问性考察队乘联盟号或联盟T号运输飞船来站工作。五批主要考察队连续飞行时间分别为96天、140天、175天、185天和75天。宇航员在站内累积工作日共676天,几乎占苏载人飞行总人时的1/2,将近美国飞行人时的总和。最长连续飞行时间为美国(84天)的2倍。苏进行如此史无前例的长期载  相似文献   

8.
七十年代后期,苏联用成熟的联盟号飞船和礼炮-6号空间站进行了频繁的载人空间飞行。与此同时,它还着手制定一系列新的计划:重新设计联盟飞船(即联盟-T 号)、研制空间站舱、研制类似于美国土星-V 的大型助推器以及两种航天飞机。苏联这个时期的空间活动颇象美国六十年代中期的情况,当时美国同时实施双子星、阿波罗、天空  相似文献   

9.
6月3日联盟35号载两名字航员在杰兹卡兹甘东南约140公里处软着陆。5日苏联从拜克努尔发射场发射载两名宇航员的新型联盟T-2号飞船。该飞船于6日与礼炮6号对接,9日返回地面。16日巴黎消息,法国挑选了两名飞行员到苏联接收训练,其中的一名将在1982年参加苏联礼炮号的飞行。16日据《航空周刊和空间技术》报导,苏联将在1985年用一枚比土星5的能力还要大的运载火箭发射一艘可载12人、重98吨的空间站。29日苏联发射进步-10飞船,它与礼炮6/联盟36复合体对接,返回时间是7月19日。  相似文献   

10.
宇宙-1443自动飞船与礼炮-7轨道站对接飞行了整五个月之后,已于8月14日分离。宇宙-1443将永远留在轨道上飞行,其再入舱已在重3吨的货船被卸完后返回地面。从8月4日开始,站上宇航员已把各种回收物和器材,如照相胶卷,冶炼出的金属样品、出过故障的设备等(共约350公斤)装进再入舱,8月23日莫斯科时间15:02在阿卡利克城东南100公里处回收了该再入舱。 8月16日,礼炮-7中的乘员又回到联盟-T9;联盟-T9同礼炮-7的后对接口脱  相似文献   

11.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绕地球飞行一圈后,平安返回地面,他虽然总共只在太空停留了108分钟,但却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前苏联东方号宇宙飞船共进行了6次载人飞行,其中包括1963年6月16日东方6号飞船把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送上太空。 继苏联人进入太空后,美国人也不甘落后。1962年2月2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格伦乘坐水星6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首次完成轨道飞行,而后美国又用水星号飞船分别把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美国水星号  相似文献   

12.
6月24日,苏联发射了联盟T-6载人飞船,次日该飞船与礼炮-7—联盟T-5的轨道复合体对接。整个大轨道复合体科学仪器工作正常,宇航员自我感觉良好。根据法苏空间合作协议规定,一名法国宇航员也乘联盟T-6进入礼炮-7号轨道站。并在此站上进行科学和技术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宇宙医学、宇宙生物学、天文学及宇宙冶金学等4个学科,共计10项,这些试验是:  相似文献   

13.
1984年2月8日苏宇航员——医生奥·尤·阿特科夫同另外两名宇航员一起乘“联盟 T-10”飞船飞入轨道,参加“礼炮-7”—“联盟”号轨道复合体的飞行。宇航安全问题是宇宙生物学和宇宙医学的首要任务。为确保安全曾拟定了一个措施系统计划,如根据医学标准对宇航员进行选  相似文献   

14.
4年一名印度宇航员参加了苏联载人空间飞行,乘联盟 T-1l飞船进入空间与“礼炮-7”对接飞行七天,拍摄了印度次大陆资源照片,并进行了几项实验,从而使印度获得了一些地面难以得到的资料及空间实验数据。因此,引起了印度对参加苏美空间载人飞行  相似文献   

15.
格奥尔吉·格列奇科是一位物理学博士,1931年5月25日生于列宁格勒。1975年1月参加“联盟17”飞船飞行,并与“礼炮4”号空间站对接,飞行29天。1977年12月10日乘“联盟26”号飞船与“礼炮—6”号空间站对接,与同伴尤里·罗曼年科在轨道上度过了96天,打破了当时由美国“天空实验室”4号机组人员创下的84天的飞行记录。1985年9月第二次上天飞行,“联盟T14”号飞船与“礼炮7—联盟T13”联合体对接,飞行8天。这时,他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位祖父航天员。  相似文献   

16.
尤里·罗曼年科,今年42岁,已经指挥过两次空间飞行,第一次是在1977年12月,乘坐联盟-26飞船进入礼炮-6空间站工作。那次飞行持续了96天,打破了当时的空间飞行记录。第二次是1980年9月,乘坐联盟-38飞船与古巴宇航员一起进入空间站,工作了7天。这次是1987年2月5日乘坐联盟 TM-2飞船,2月7日进入和平号空间站。这次在轨道上的时间已打破237天的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17.
一、“礼炮-7”再次停止使用据苏联塔斯社称,5月5日基齐姆和索洛维约夫乘“联盟 T-15”离开“和平”号太空站,7日与“礼炮-7”对接,实现了从一个太空站飞到另一个太空站的夙愿。苏联一名空间官员说,这次飞行意味着宇航员在近地空间自由飞行的开端。苏联空间飞行副指挥员布拉道夫宣称:“在空间可同时有几个空间室或舱,而主站成为轨道上的一个控制中心,宇航员可乘飞船来回往返飞行”。星  相似文献   

18.
苏联宇航员利亚霍夫和柳明在礼炮-6号轨道站里生活了175天。在这期间,两位宁航员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修理-预检工作,参加了5次对接和转接,从3艘进步号自动货运飞船上往轨道站里搬运了共4吨多货物。他们还在飞行中3次为轨道站发动机添加燃料,将满载科学实验结果的联盟-32号飞船发送回地球,首次在空间组装射电望远镜,完成了一次独一无二的轨道站站外活动,在各种工艺设备里进行了50多次冶炼,开辟了一条新的“地球一轨道”电视信道。总  相似文献   

19.
苏联一直利用卫星和“联盟”、“礼炮”载人飞船进行遥感活动。苏联跟美国不同,它自1961年首次发射“东方-1”以来实际上保持一项从没有中断的载人空间飞行计划。遥感飞行任务用的卫星包括许多多种用途的“宇宙号”系列和气象卫星的“流星号”系列。“宇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六日,苏联从拜克努尔宇宙发射场发射了一艘新型无人驾驶“联盟-T”运输飞船。它的轨道参数是:远地点232公里、近地点201公里、周期88.6分、倾角51.5°。该飞船通过变轨机动,于十九日与“礼炮一6”轨道站实现了遥控对接,从而形成了“礼炮-6-联盟-T”的集合体。其轨道为360/342公里、周期91.3分、倾角51.6°。尽管苏联就此运输飞船未透露出更多细节,但塔斯社声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