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使用径向基函数进行高超声速热流插值时,为了避免传统单一绝对误差判据选择得到的支撑点在热流较小处插值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重误差判据下的径向基函数插值过程。这一过程首先使用绝对误差判据选择一定数量的支撑点,再使用相对误差判据标准选择另一部分点。通过数值实验验证同时采用以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为标准选取支撑点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双重误差判据可以同时保证了热流较大与较小处的插值精度,尤其能避免传统单一绝对误差判据导致插值结果中容易出现负热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激波-膨胀法一阶和二阶理论的适用范围和衔接问题。根据改进的二阶激波-膨胀法提出了新的判据。使用新的判据发现,在衔接区为得到较准确的计算结果,需要两种理论的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3.
偏离特性和尾旋敏感度预测判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七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预测飞机偏离特性和尾旋敏感性的设计判据,所使用的判据参数是m_(y·DY)~β和LCDP,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用以预测偏离迎角的“β+δ轴稳定性指示”法。这些方法主要是针对具有后掠翼和大的I_y/I_x惯性比的飞机。文中简要推导了判据参数的由来以及判据的建立,並且提供了一些飞机的试飞或自由飞试验的数据与判据预测结果的比较,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的符合性较好。特别是判据参数所使用的静导数是设计人员早期可获得的数据之一,这样,在早期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就有可能以适当的可信度预测出全尺寸飞机的偏离特性和尾旋敏感性。开展飞行试验与风洞试验的这类相关性研究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飞机偏离运动的特征,用非线性运动方程组导算子矩阵研究副翼操纵时飞机的闭环稳定特性,获得了一种预测飞机偏离的新判据。对五架飞机偏离特性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判据简单有效、切实可行,并且跟Bihrle判据以及Weissman判据取得了较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5.
柳勇 《试飞研究》2001,(3):19-23
本文用资料说明空军研究试验实验证Calspan提出的非线性驾驶员诱发振荡(PIO)判据的一项研究计划,该判据与新近采集的PIO趋势非线性原因试飞数据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初由Calspan提出的判据不能令人满意地与试飞结果相匹配,因此,对判据进行了修改以改进它对这种特殊数据库的有效性,本文给出与原判据的比较结果,进行的修改和修改后的判据的结果,同时讨论该判据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两种加筋板广布疲劳损伤模式和两种加筋板广布疲劳损伤剩余强度判据,并用这两种判据对3种形式损伤的加筋板剩余强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空间轨道拦截作战模式,提出了一种拦截预警的计算方法.推导了求解轨道交点位置的表达式,然后结合拦截卫星的末端威胁距离给出了判断拦截是否发生的地心距判据和时间差判据,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交点表达式以及判据的正确性,并讨论了拦截卫星的威胁距离与时间差门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飞机大迎角飞行稳定判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地推导并分析了各种有关飞行稳定的简化判据:大迎角横向稳定性参数 m~β_(ydyn),预测大迎角偏离运动的 pelikan 判据,针对急滚运动的 phillips 准则以及横向操纵偏离参数LCDP 等。然后从五自由度飞机运动方程组的导算子矩阵出发,利用 Hurwitz 判据,推导出一个新的综合稳定性判据 PN<0,PN=(Km_z~αcosα—LCDP)(LCDP—m~β_(ydyn))该判据综合了各已有筒化判据,并沟通了这些判据的相互关系。通过某架飞机的具体计算,表明该判据判断大迎角飞行稳定性比各已有判据都更准确,而且跟目前比较有效的大迎角分析的 BACTM 方法的结果取得了广泛的一致.  相似文献   

9.
一种紧固孔细节原始疲劳质量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出了一种由等幅载荷试验的断口金相数据反推得到的当量初始裂纹尺寸额定值(EIFSR)表征的紧固孔原始疲劳质量评定方法。并据此建立了原始疲劳质量符合性检查的EIF-SR判据和寿命判据。最后用上述判据对紧固孔细节进行了原始疲劳质量评定和符合性检查。  相似文献   

10.
从飞行试验角度介绍了直升机垂直下降飞行时的旋翼涡环特性,从空气动力学角度探讨了涡环形成的机理,分析了Wolkovitch判据、Peters判据以及高-辛判据等三种涡环判据的优点和不足。以直升机做放距阶跃飞行试验为例,得出了为避免直升机进入涡环的安全措施,并验证了高-辛判据的准确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高机动性飞机大迎角全局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浩  周志强 《航空学报》1987,8(11):561-571
为了研究高机动性飞机大迎角时的全局稳定性,建立了飞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和气动力模型。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通过对算例的分析,讨论了目前飞机设计中常用的稳定性判据(如(C_(nβ))_(dyn)和LCDP等)与平衡点处线化矩阵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判据可以从飞机在特定状态下的线化矩阵经简化得到。因此,它们只能预测大迎角的局部稳定性。若考虑全局稳定性则必须用本文所给的方法进行。最后,指出了平衡点和周期吸引子与机翼摇晃、偏离和尾旋之间的关系,并用时间过程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准静弹性飞机升力分布及气动导数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准静弹性飞机气动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用它来计算亚音速时弹性飞机的升力分布及11个主要的纵向气动导数。 文中附有算例,并对准静弹性飞机动态特性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本文所得的导数可直接用于弹性飞机操纵性与稳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预估飞机急滚全局稳定性的一种简化分析方法。该方法有两个特点;(1)所需气动数据少;(2)计算方法简单易行。算例表明,简化解与精确解在小迎角时吻合得极好,在大迎角时数值差异稍大,但变化趋势一致。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气动导数对急滚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了平衡解的一些特殊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处理不同外形三维物体亚音速振荡绕流一种统一的方法。本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有限元素法直接解由格林定理导出的物面速势积分-微分方程以求得物面的速势分布,然后再用有限差分法对速势进行微分求物面的压力分布。 由于本方法理论上比较严格,适用于复杂外形物体绕流的计算,所得结果又比较准确,因此近几年来在国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采用了与有关文献相同的基本方程,但在气动影响系数的计算上略有不同,本文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飞行器动导数的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15.
刘千刚  杨永年 《航空学报》1988,9(9):409-417
 本文应用非定常气动力理论计算了刚体运动与弹性运动耦合的飞机运动方程中的非定常气动力及广义气动力导数,给出一种分析飞机总体运动稳定性及颤振特性的统一方法。  相似文献   

16.
飞行载荷分析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歼××飞机飞行载荷分析计算研究的一些内容,包括:飞行包线计算、机动过程计算、弹性修正、气动载荷和惯性载荷计算、全机平衡、控制面弯扭剪计算、载荷包线绘制和设计情况选取等十几个方面,井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的计算结果和歼××飞机原设计载荷情况进行了比较,对今后如何贯彻和进一步研究《国军标》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估算飞机气动导数的多维最小二乘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多维最小二乘法拟合经验曲线的格式.在基于总体布局参数的飞机操稳特性研究中,有些气动参数的估算还处于经验曲线阶段,本文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原理和空间多维理论建立了曲线的数学模型,尤其在开发软件过程中,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更加简单、快速的估算飞机气动导数.最后对多种型号飞机进行算例分析,并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所求的气动导数、实际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对经验曲线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飞机的气动导数估算中,其结果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李正洲  高昌  肖天航  马自成  肖济良  朱建辉 《航空学报》2020,41(4):123545-123545
飞行器设计早期阶段需要预测大量工况下的动导数。本文发展了一种面向超/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动导数极快速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当地流活塞理论,将飞行器进行小幅非定常运动所受到的气动力分为受自由来流引起的无附加扰动项以及受物面变形或运动引起的附加扰动项;通过当地表面斜度法、激波后等熵关系求解物面当地流动参数,进而结合非定常运动规律求出飞行器所受非定常气动力;再采用待定系数法对非定常气动力进行提取、辨识,最终得到超/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导数。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对CFD流场参数的依赖和耦合,具有极高的计算效率;同时典型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在超声速、高超声速工况下都能够很好预测动导数变化趋势。将该方法应用于复杂外形飞行器动导数预测,并讨论了与CFD方法的误差来源。本文方法可作为高速飞行器总体设计阶段布局选型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QAR数据处理在气动力矩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飞行引起的结构疲劳损伤和复杂环境下的腐蚀损伤等因素导致飞机的气动模型会随时间略有变动,而飞机气动模型的辨识对于分析飞机当前的运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完成飞机气动模型的再次辨识,通过分析、处理飞机自带的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根据动力学原理建立气动力矩数学模型,最后运用极大似然法辨识出各气动导数.经验证,辨识结果满足仿真要求,可应用于模拟飞行、机务维修信息指导和事故预警与重现等.  相似文献   

20.
赵宝凯 《飞行力学》1994,12(1):23-27,56
对飞机采用推力矢量技术,即应用二元喷管后飞机的气动特性及飞机性能和操纵性加以初步研究。给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