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上使用量的增加,如何有效地修复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表面划伤、分层、穿孔等损伤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胶接维修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复合材料修复技术,而其中涉及的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是保证其性能的重要前提。传统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存在维修可控性低、重复性差、纤维容易损伤等缺点,而激光表面处理技术以其绿色、环保、可控性高等优势克服了传统清除工艺中的种种弊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激光表面处理方法、激光表面处理机理以及激光技术在复合材料胶接维修方面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电火花表面强化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电火花处理的特点、应用实例、缺点以及与激光处理的比较。两者在热传导、合金层深度和硬度分布上基本是一致的,但由于电火花设备比较便宜,因而电火花表面处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表面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构件的原位快速表面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探讨了在外场操作条件下,对航空铝材进行原位、快速表面处理的几种方法以及不同表面处理对粘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受损的通用航空铝合金(LY12-CZ)表面,采用自行研制的酸膏进行氧化处理,能造就具有一定特征形貌的铝合金表面氧化层,从而使粘接强度提高76.0%,并可实现对构件表面的快速、原位处理,能满足装备构件外场修复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镁合金表面保护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镁合金表面形成保护膜的化学转化、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电镀和化学镀这些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情况。通过对这些方法中化学处理溶液的性质、工艺特点以及膜层性能进行分析,指出了各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冷等离子体对碳纤维缝编织物进行表面处理 ,并采用XRD对处理前后的碳纤维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浸润性以及碳纤维缝编织物 /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冷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面活性、浸润性 ,从而改善了碳纤维缝编织物 /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 ,进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超声TOFD检测方法,分析了超声TOFD近表面盲区的形成原因和3种改善近表面检测盲区的方法,包括TOFDW、S-TOFD以及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缺陷信号处理方法,并进行了典型的检测试验分析。利用TOFDW方法,TOFD表面检测盲区可达2mm。  相似文献   

7.
普·惠公司的绿色维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普·惠公司近年在开发绿色维修方面进行的工作,包括有害材料的处理、6价铬的表面处理代替,以及清洗剂、润滑材料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低温等离子处理对PTFE表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e,O2为处理介质,对PTFE(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分析了表面元素,测试了接触角和表面能,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PTFE表面形貌.研究表明: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PTFE接触角降低,表面能提高;经He处理后,水接触角由108°最低下降至82.4°,表面能由24.0mJ/m2到34.4mJ/m2;经O2处理,水接触角由108°下降到了80.6°,表面能为35.8mJ·m2.形貌观察表明,处理后的PTFE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引入了含氧官能团.另外,得到较佳的处理参数:O2为处理介质、功率300 W.  相似文献   

9.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Pb Se薄膜,并用配制的腐蚀液进行不同时间的表面处理,从而得到不同表面形貌的薄膜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处理后的Pb Se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对薄膜的光电导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薄膜经此工艺处理后,表面形成了一系列纳米陷光结构,并有着不同程度的氧化。不同腐蚀时间下,薄膜的光电导性能均有明显地提升,其中经3h腐蚀处理的薄膜的光电导性能提升最高。该方法无需进行后续热处理,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敏化手段。  相似文献   

10.
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1铝硅合金激光表面合金化Xi艺激光表面合金化工艺具有工件变形小、元素消耗少、不需淬火介质、生产效率高、处理周期短等优点。本工艺研究了激光表面合金化处理对铝硅合金的显微组织、相组成以及显微硬度的影响,为拓宽激光应用范围提供参考。本成果通过大量试...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超声波法和物理机械法对芳纶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两种处理方法对其表面形貌、
分散性以及EPDM 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法和机械法使芳纶纤维表面形成差别较大的形貌特
征;其中芳纶经机械处理后呈现良好的分散性,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烧蚀深度分别为11. 3 MPa 和1. 2 mm
(10 phr),优于超声波法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概述普·惠公司近年在开发绿色维修方面进行的工作,包括有害材料的处理、6价格的表面处理代替,以及清洗剂、润滑材料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化学镀层的性能及基体的镀前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化学镀作为一种新兴的表面处理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化学镀的体系和工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在化学镀应用与研究方面的进展,着重介绍了化学镀层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不同类型基体材料的表面活化技术。  相似文献   

14.
激光表面清除处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激光清除处理技术的特点及系统装置,较具体地介绍了国外采用激光除去漆层、锈蚀层、绝缘材料和基片表面外来微粒的研究情况以及作者所进行的光学元件超光滑表面的激光辅助清洗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镁合金的耐腐蚀表面防护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镁合金耐蚀表面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金属涂层、化学转化膜、阳极氧化膜、微弧氧化膜以及气相沉积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GH33合金表面采用EB-PVD法沉积了ZrO2+(6~8)%Y2O3热障涂层并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该涂层进行辐照熔化处理。电子扫描和衍射显微镜以及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脉冲电子束对涂层表面进行熔化处理后,在表面形成了厚3~5μm的镜面表面层(晶粒尺寸为2~4μm,分区域亚晶粒尺寸约为20~40nm),并逐渐过渡到母材结构中。涂层表面的镜面效果无疑会对改善叶片类零件的气动性能起到有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准分子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胶接面的预处理,通过对照试验、显微镜观察研究了表面处理方式、处理后清洗方式对胶接强度和离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准分子激光表面预处理技术用于处理碳纤维复合材料胶接表面能明显提高其胶接强度,与砂纸打磨处理试片的胶接强度相当,但采用准分子激光处理的试片的胶接强度离散系数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长寿命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介绍了各种表面处理技术 ,重点叙述了电镀、气体氮化、液体氮化、离子氮化、渗硼、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等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 ,分析了模具经表面处理后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系统、全面地归纳、总结了碳纤维的各种表面处理及改性方法。将这些方法分成了三大类,即:表面氧化法、表面涂层法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法。通过比较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可看出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CCF300碳纤维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含乙烯基的笼形倍半硅氧烷(POSs)对纤维表面进行了涂层处理,并进一步对涂层做了氧等离子体活化处理,得到了具有高粗糙度和高化学活性的碳纤维表面.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不同处理阶段的碳纤维表面形貌和粗糙度进行了对比和研究,处理前后纤维表面的化学构成和活性基团的相对含量则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条件下在等离子体处理5min的基础上进行POSS涂层处理得到的涂层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等离子体活化处理可以得到高表面粗糙度和高含氧活性基团的表面,表面氧碳值(O/C)可由0.30提高至0.51,从而使得碳纤维表面活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