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简略介绍采用9Cr18Mo高碳不锈钢代替TIOA作为加速度表合成轴轴尖材料,以解决轴尖锈蚀问题的试验工作。对9Cr18Mo钢丝的冷加工工艺、热处理制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经装表进行例行试验。结果表明,9Cr18Mo满足了设计使用要求,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轴尖锈蚀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2.
对40Cr Ni Mo小轴热处理后出现中心裂纹的化学成分、硬度、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等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小轴开裂主要是由于炼钢时,冒口端切除部分太少、零件中心成分偏析严重,以及碳化物网状分布等原材料缺陷造成。  相似文献   

3.
近期对Ni18%与0Cr15Ni5Cu2Ti超高强度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异种钢材之间用自动氩弧焊方法进行了焊接试验研究,就其工艺可焊性、热可焊性、热处理制度、异种材料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金相组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同时选择和制定了相应的焊接工艺流程和热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所研制的产品中,选用含铬13%的不锈钢比较多,依零件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牌号,如1Cr13、2Cr13、3Cr13、4Cr13等。有一种齿轮选用4Cr13,齿轮的加工路线为调质—粗加工—消除应力时效—精加工—最后热处理—抛光。对最后热处理的要求:零件不圆度不大于0.02毫米;端面最大跳动不大于0.03毫米;内孔Φd的变形量不大于0.02毫米;硬度RC50~56。  相似文献   

5.
采用金相分析、硬度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热处理对马氏体不锈钢9Cr13Mo3Co3Nb2V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9Cr13Mo3Co3Nb2V经淬火、冰冷处理及多次回火后,残余奥氏体充分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并产生较强的二次硬化效果,进而获得稳定的组织和高的硬度;在350℃以上回火时,由于组织中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开始出现二次硬化倾向,至480~520℃时,回火硬度达到了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OCr21Ni6Mn9N耐高温不锈钢性能及其在发动机中的应用。该钢含镍量比1Crl8Ni9Ti少,增加了氮,使常温和高温强度约为1Crl8Ni9Ti的1.5倍。并有良好的空气中抗高温氧化性能和工艺性能,及热处理简单等优点。在进行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制作了冲压发动机预燃室、稳定器、火焰筒和尾喷管等部件。经发动机热试车考核,证明了该材料可以代替1Cr18Ni9Ti不锈钢作为发动机材料,并可以大大提高这些部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双焦点激光-TIG电弧复合焊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的双焦点激光-TIG电弧复合热源焊接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双焦点激光-TIG电弧复合焊接过程中激光功率、电弧电流、热源间距以及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焊缝熔深、熔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焦点激光-TIG电弧复合热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焊接速度、焊接质量,降低装配精度,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焊接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材料为9Cr18的三极管封装模具磨削裂纹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模具的裂纹形态、表面组织结构、硬度、残余奥氏体含量、表面残余应力等进行测试与分析,指出模具产生裂纹及其表面变质层的主要原因是模具的磨削规范不合理,其次是模具的基体组织内残余奥氏体含量偏高。改进模具的磨削工艺参数、改善模具的磨削冷却条件、提高模具的回火温度是降低模具基体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有效途径。9Cr18钢缺口敏感性极大,易发生脆化而产生应力裂纹;对于超高强度钢、新型不锈钢磨削产生的表面变质层的问题,人们日益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9.
采用旋转摩擦焊接技术进行了1Cr18Ni9Ti不锈钢与6061铝合金的焊接,分析不同工艺参数下钢铝旋转摩擦焊接头的焊缝成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锈钢与铝合金的连接界面发生元素扩散并形成一定厚度的结合层,提高旋转速度能够增加结合层的厚度,随着顶锻力的提高,结合层的厚度先增加后减小。钢铝界面处的铝合金晶粒发生拉长变形,出现晶粒细化现象。靠近接头界面处硬度相对较高,接头拉伸强度随着旋转速度和顶锻力的提高先增加后下降,在旋转速度为600 r/min,顶锻力为3.8 kN时获得1Cr18Ni9Ti不锈钢与6061铝合金接头抗拉强度值最高为262 MPa。断裂位置主要位于钢铝连接界面,部分位于铝合金侧,焊接断口存在小而浅的韧窝。  相似文献   

10.
通过 0Cr15Ni5Cu2Ti不锈钢板材电阻缝焊工艺的试验研究 ,确定了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 ,并探讨了焊后热处理制度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液体为介质成形零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充液拉深成形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本课题从成形力、模具、拉深比及成形精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充液拉深成形与传统工艺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GJB5000A的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过程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GJB5000A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过程域的标准要求,详细描述了过程域的四个专用实践在实施过程中的要点以及实施的步骤.对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过程域与项目监控过程域的区别加以阐述,针对在实施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过程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成功实施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种碳纤维单向预浸料ZT7G/LT-03A及碳纤维平纹织物预浸料ZT7G3198P/LT-03A,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和真空成型工艺各制备了3批次复合材料,测试预浸料的物理性能以及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力学性能,通过对两种制备工艺得到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纤维体积含量及孔隙率的对比分析发现,该体系真空成型复合材料性能的保持率均在7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0%。对于碳纤维单向预浸料来说,层间剪切的保持率最低,0°拉伸强度的保持率最高;对于织物复合材料来说,0°压缩强度的保持率最低,0°拉伸的保持率最高。同时真空成型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含量较低,孔隙率较高,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工艺知识库采用携带加工特征的典型零件作为核心来构建典型工艺,通过建立加工零件与典型零件之间的关联,分析其差异性,派生出加工零件的工艺。这样不仅推理简单,推理结果可信度高,而且典型工艺的维护也更加方便、实用。另外,该工艺知识库还建立了工艺参数、刀具和基础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直接应用于典型工艺构建,也可以作为工艺人员的参考资料,实现工艺的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相关行业突破了整体叶盘制造过程中的高效开槽工艺、无干涉刀位计算和精密加工变形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整体叶盘高效精密加工。整体叶盘是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实现结构创新与技术跨越的核心部件,它的应用是提高发动机性能、简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工艺工装并行设计流程,并与串行设计流程做了对比,对资源库的创建与管理、工装方案筛选、权限管理三大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通过Teamcenter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工艺工装并行设计原型系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7.
数据库与工艺设计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以数据库为系统核心,面向通用化的CAPP开发工具(工艺设计平台)的实现方法.对工艺设计平台所涉及的各类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其不同的特点,建立了相适应的数据库结构.  相似文献   

18.
工艺信息管理系统中工艺更改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工程实际中的工艺更改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工艺信息管理系统中工艺更改的两种实现方案 ,并对实现工艺更改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机床的加工能力,CAM系统通常会在自己的CAM系统内实施机床的仿真.  相似文献   

20.
工厂作为一个"社会-技术"系统是应该可以进行优化的.与复杂产品的开发过程相似,我们应该有条理而系统化地运用现代化工程工具对工厂进行不断规划和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