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LC9疲劳试验情况,阐述了S-N曲线的测定、绘制及数据处理方法;简要介绍了LC9应力集中系数5的疲劳特征,及在指定寿命(N=10^7)下的条件平均疲劳极限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同成分合金在定向凝固(DS)和普通铸造(CC)状态下760℃的低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DS合金的疲劳寿命比CC合金在应力控制条件下高2倍左右,而在应变控制条件下可提高寿命20倍左右。CC合金的疲劳裂纹往往萌生在与表面相连的晶界或某些缺陷(如孔洞)上,由外向内沿晶界扩展。而DS合金裂纹则起源于纵向晶界的横段或预开裂的碳化物,并沿枝晶间穿枝干扩展。  相似文献   

3.
化学镀镍层对30CrMo及LY12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种不同磷含量化学镀镍层的组织结构、硬度及弹性模量,并着重研究了30CrMo及LY12经化学镀镍后的旋转弯曲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低磷微晶镀层较高磷非晶镀层具有更高的硬度、弹性模量和疲劳抗力;化学镀镍层导致了30CrMo疲劳强度的显著下降,但能提高LY12的疲劳强度,表明化学镀镍层对基体疲劳性能的影响作用主要取决于基体本身疲劳抗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对激光辐照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与计算。以此为依据,针对典型的航空结构钢30CrMnSiA和30CrMnSiNi2A的典型试件,采用了优化的参数和方式进行激光辐照,并进行了疲劳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疲劳寿命均有明显提高。从而证明,激光辐照强化是。一项提高航空结构钢疲劳性能的有效表面强化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利用高频疲劳试验机配以一定的附件,测定TC3钛合金常规疲劳及微动磨损疲劳(简称微动疲劳)的S-N曲线。对该合金进行激光、等离子喷镀和喷丸试样的微动疲劳性能显著改善。利用TEM及X光衍射法分析了喷丸试样表层位错密度及残余应力的变化。用错位偶极子及小裂纹的概念分析了微动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机理,从而解释了表面处理对微动疲劳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环境介质与应力比对300M钢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民旭  郑修鳞 《航空学报》1994,15(3):378-382
 研究了3.5%NaCl溶液(SW)、蒸馏水(DW)和空气(AIR)3种环境和R=0.1、0.5两种应力比对300M钢疲劳裂纹萌生寿命(FCIL)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环境显著降低疲劳强度和FCIL。在同一等效应力幅(Δσeqv)水平下,3种环境中的FCIL(Ni)的大小依次为(Ni)AIR>(Ni)DW>(Ni)SW。在同一等效应力幅Δσeqv水平下,300M钢在SW小的腐蚀疲劳(CF)裂纹萌生寿命(CIL)随应力比的提高而提高。义小给出了Ni与Δσeqv,CF强度损失因子Ds与Ni,CFCIL损失因子DL与Δσeqv等的关系人达式。  相似文献   

7.
采用挤压和非挤压的中心孔试样研究了300M和30CrMnSiNi2A两种超高强度钢在随机载荷谱加载条件下的疲劳裂纹起始和扩展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孔冷挤压显著提高两种超高强度钢的疲劳飞行寿命。经SEM观察,挤压件的疲劳源产生于孔用处,为单疲劳源;未挤压件的疲劳源大多起始于孔壁表面,为多疲劳源。  相似文献   

8.
根据30CrMnSiNi2A高强度钢的疲劳试验结果,系统地介绍了该材料P-S-N曲线的测定、绘制、数据处理方法,并阐述了Kt=5时的材料疲劳特征。还附有数据处理用表。  相似文献   

9.
随机取向短纤维增强SMC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龙  张双寅 《航空学报》1995,16(4):118-121
 讨论了复合材料疲劳损伤的数学描述方法,引用等效模量随疲劳过程的降低作为损伤的度量,借助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CDM,建立起损伤速率与循环次数之间的幂函数关系。试验发现,疲劳损伤的演变可分为3个阶段,而在一定的应力水平下,稳定扩展的第2阶段占据主导地位,为从理论上预测疲劳寿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喷丸对TC4、GH169材料低周和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这两种材料的最佳喷丸强度。  相似文献   

11.
热工艺对ZT4(Ti-6Al-4V)钛合金铸件残余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相钛合金ZT4(Ti-6Al-4V)铸件在不同的后处理工艺条件下表面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试验发现热等静压处理后铸件表面的残余应力处于较低的应力水平状态,补焊后铸件表面的热应力呈现分散的大数值拉-压应力状态,退火可有效降低铸件表面的热应力,退火后残余应力水平与退火出炉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快速凝固 Al94Ti4C2 (at% )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特征。常规金属型铸态组织由分布于 α-Al基体中的片状 Al3Ti和以团簇形式存在的尺寸为 0 .3~ 1 μm的 Ti5C4 颗粒组成。经快速凝固以后 ,Ti5C4 分散为 2 0~ 40 nm的颗粒 ,接近连续地排列于α-Al晶粒边界 ;而 Al3Ti的形成受到抑制并为一有序 LI2 结构的亚稳相 (~ Al4 Ti)所替代 ,该相的晶格常数为 a0 ≈ 0 .40 4 nm,呈单个颗粒分居于每个 α-Al晶粒内 ,同 α-Al之间保持完全共格关系。以此为基础 ,对凝固过程特别是 Ti5C4 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正交回归的TC4合金本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主要热力参数(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程度)与流动应力间的数值关系;采用正交设计原理,分析并回归出TC4合金的本构方程;定性地探讨了热力参数对TC4合金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为TC4合金热变形数值模拟和热力参数的合理制定与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氢含量的TC4合金试件进行车削试验,测量切削力和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及观察切屑形态,研究氢对TC4合金切削加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氢含量增加,TC4合金的切削加工性提高,并且有一个最佳值,氢含量为0.2%.超过该值后,随氢含量增加,钛合金切削加工性变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薄壁TC4钛合金零件的电子束焊接,设计了焊接工装夹具,保证了焊接变形要求。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合理的焊接方案,成功的实现了该零件的电子束焊接。同时,针对其成功应用的研究过程,从焊接工艺及加工方案上总结出经验,为薄壁类钛合金零件的电子束焊接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飞机用典型的TC4-DT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开展组织及接头的拉伸、冲击和低周疲劳等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C4-DT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经过700℃+保温3h的热处理后,接头的室温和高温抗拉强度达到母材的97%以上,室温和低温冲击性能略高于母材,室温低周疲劳性能与母材相当,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硬度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拉伸性能测试和透射电镜(TEM)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Al-4Cu-1.3Mg-0.9Si合金的析出强化行为。结果表明:合金具有较强的析出强化能力;合金在160~220℃下时效,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加快,时效峰值硬度有所下降;合金在190℃时效态时,其主要析出相为S相,在190℃/24h时效态合金中还发现少量的方块状相;合金经190℃/24h时效后其常温和高温抗拉强度较同等条件下制备、同等热处理状态下的Al-4Cu-1.3Mg合金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TC4钛合金超塑成形的研究现状,主要内容包括: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研究;超塑成形过程中材料组织演变过程及超塑变形机制研究;空洞的演变过程研究,包括空洞形核、长大机制及断裂机制研究;超塑成形与焊接方法的组合成形技术研究,其中着重介绍了超塑成形与扩散连接(SPF/DB)和超塑成形与激光焊接(SPF/LW)的组合应用以及有限元模拟技术在超塑成形中的应用;文章的最后对TC4钛合金超塑成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TC4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的冲击韧性及断口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的XMH-160型线性摩擦焊机上利用先期试验优化的规范参数进行TC4线性摩擦焊接试验.对焊后试件进行冲击试验研究,冲击试件基本沿母材断裂.观察冲击试件的宏观和微观断口,并分析接头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焊缝超细晶组织所具有的高断裂应力是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值高于母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6):188-198
Micro-forging (MF) is a novel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capable of smoothen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workpiec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and energy conversion of micro-forging process, an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micro-forging system is developed. To further grasp the kine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equipment, a sim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its accuracy is verified. With the help o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we propose an input voltage optimization method, which drives the micro-forging head moving in a uniform and stable way.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F on surface integrity of Ti-6Al-4V (TC4) is firstly repor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F treatment reduces surface roughness (Ra) and increases micro-hardness by 48% and 11.8% at most, respectively. Besides, a compressive stress layer with an amplitude of −1000 MPa and a depth of 0.8 mm is observed.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and reveals the potential of micro-forging technology, which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expanding its application in TC4 surface mod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