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系统灵敏度理论,以修正的带宽准则,增益和相位裕度准则以及Neal-smith准则等飞机纵向驾驶员诱发振荡(PIO)预测准则作为系统指标,建立了参数变化对诱发振荡预测指标影响的灵敏度公式,以JJ7飞机为例,给出了飞机,操纵系统及驾驶员参数上述指标影响的灵敏度,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了PIO参数敏度预测分析,同时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用DPS模型预测缝合复合材料弹性常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模拟缝合复合材料单层的DPS模型,并采用材料力学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细观分析,给出了缝合复合材料面内弹性常数的预测方法。同时,利用本文得到的方法对1300/QY8911缝合复合材料弹性常数进行了预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该预测方法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陈江涛  赵娇  章超  刘深深  张耀冰  吴晓军 《航空学报》2020,41(4):123383-123383
在复杂工程外形的数值模拟中,网格类型、规模和分布、湍流模型、数值格式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模拟结果。如何评估这些模拟方法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识别对模拟结果影响较显著的因素,对于CFD的发展方向有积极的借鉴指导意义。为了综合研究不同因素对商用运输机外形阻力预测的影响,以AIAA第六届阻力预测会议外形NASA CRM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了网格、湍流模型、无黏通量格式和体心梯度求解方法等因素对阻力预测的影响。分析中采用枚举法和正交试验设计两种方法,并使用了基于聚类分析的定性敏感性分析方法和基于Mckay主影响分析的定量方法,识别出对阻力预测影响较大的因素,这为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气TSP与自然降尘相关性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陕西省1995-2003年监测的大气TSP年日均值和自然降尘年月均值,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变量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了TSP与自然降尘的预测及其误差分析。经检验,TSP预测线性回归方程及自然降尘预测线性回归方程均显著,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颗粒物构成相对稳定的同一地区两项均值总体线性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代高机动性能飞机大迎角动态特性分析,特别是在飞机尾旋特性分析预测中,需要的大量风洞实验气动力数据,推出采取多元最小二乘拟合法,进行高次多项式非线性拟合的方法,以某飞机旋转天平风洞实验实验气动力数据为例,进行了数据拟合分析,同时,应用拟合结果进行了该飞机的尾旋特性预测,并给出了部分计算结果和飞行试验结果的比较,证明所推出的数据拟合方法及得出的拟合结果,在大迎角研究领域应用中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单晶涡轮叶片材料本构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各向异性单晶叶片强度分析和寿命预测方面的一些研究工程,这些工作包括;建立并验证了弹塑性,蠕变滑移本构模型及蠕变持久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不同晶体取向DD3单晶在不同温度,不同速率或不同温度,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拉伸试验。蠕变,疲劳及热疲劳试验。开发了大型单晶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SLAPSC和ABAQUS的umat;用双剪切试样和模拟叶片等系列试验对模型和有限元进行考核。并应用上述试验研究的结果,对某发动机单晶涡轮叶片进行了强度分析和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7.
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在机场客运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灰色系统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和残差GM(1,1)修正模型,对其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结合实例,对首都国际机场中短期客运量进行了预测。通过调整原始样本中的变异数据,得到比较理想的预测结果.经检验预测结果是可信的。该研究为机场客运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声共振是一种复杂非定常流动现象,能够造成压气机气动不稳定,甚至可能导致压气机叶片疲劳破坏。针对某高压压气机一级转子叶片振动疲劳失效问题,开展压气机声共振理论研究,建立声波在叶片排间传播与反射的分析模型。发展压气机声共振特性预测方法,对压气机声共振进行预测分析。基于发展的理论预测方法,开展某压气机声共振试验测试,通过多参数动态测试分析技术,获取压气机发生声共振时管道内部模态传播特性和叶片振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压气机发生声共振时转速与预测结果相吻合,一级转子叶片表现出锁频特征,压气机内脉动压力场、同级转子叶片间均存在强烈的周向传播特性,周向传播模态为13阶,符合特征频率的理论分析结果。一级转子附近脉动压力幅值最大,为声波轴向传播的主反射区,与预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研的非结构网格解算器UNSMB进行了AIAA第三届阻力会议提供的DLR-F6翼身组合体的阻力计算验证。重点分析了模型的网格收敛特性、升阻力曲线以及压力分布等,并把计算结果与阻力预测会议上各个软件的计算结果以及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结果。分析结果显示,非结构混合网格解算器的计算结果与各个软件的计算结果以及风洞试验数据吻合度较好,一定程度上验证与确认了解算器的阻力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值分析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减涡器破裂转速问题。根据减涡器支撑环孔边的应力状态,设计了支撑环结构的模拟试验件,开展了单调拉伸载荷下的破坏试验,得到了体现结构应力特征的破坏参数。进而基于有限元方法,将模拟试验件的破坏参数引入减涡器支撑环破裂转速预测中,并对比了不同破裂准则对破裂转速预测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所设计的模拟试验件与减涡器支撑环的应力梯度吻合较好,可准确描述结构应力特征;局部塑性法和基于材料强度的方法预测破裂转速时结果更为保守,分别比平均应力法的预测值低15%和23%,对此类结构的破裂分析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涡轴发动机全寿命期内输出功率衰退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含多层连续受限玻尔兹曼机(CRBMs)深度特征提取的相 关向量回归(RVR)功率预测方法。对发动机气路部件测量数据进行重构,利用CRBMs深度网络提取数据深层特征,将特征数据作为RVR模型的输入,实现对输出功率的预测,并对预测结果提供概率分布。以某型双转子涡轴发动机部件级模型为试验对象,模拟全寿命期内发动机气路部件性能退化,对输出功率进行衰退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CRBMs-RVR的预测模型与传统RVR预测模型相比,训练时间缩短30.2%,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减小64.6%;与基于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特征提取的PCARVR预测模型相比,预测结果均方根误差减小42.4%,验证了所提出的预测方法具有模型结构简单、预测精度高、可提供概率式输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SMT上线程对Cache的争用,提出了基于访问数据模式的Cache缺失预测模型ADM。使用模型对线程访存轨迹进行分析和计算,以两个线程在下一个时间片的访存地址信息作为模型的输入,预测Cache缺失情况并以此作为线程间Cache争用指标。 ADM实现了针对共享数据访问和私有数据访问两种模式的缺失计算方法,对比分析表明,ADM加入了对共享数据情况的分析过程,分别计算针对不同模式访存序列,结果更为精确,仿真试验表明,Cache缺失预测模型结果与目前同类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误差分布在合理的范围内,当两个访存序列中有较多共享数据时,使用SMM方法计算结果将更为准确,证明了对访问模式进行划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执行较长飞行任务的飞行器在飞行任务期间难以实时准确预测机动能力的问题,开展了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的飞行器纵向可用过载预测方法研究。首先,对飞行器纵向过载相关参量进行了分析。然后,以纵向可用过载为性能指标,建立了基于LSTM网络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输入是一段飞行时间内可测量的飞行状态数据序列,输出是未来时刻的纵向可用过载。最后,基于某型飞行器建立数字仿真模型并开展了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准确有效,可以帮助实现飞行器飞行性能的实时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CFRP双剪单钉连接接头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剪连接接头是复合材料结构连接设计的主要环节。针对T300/KH304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双剪连接形式,分析了单钉连接情况下的接头强度,并采用Yamada-Sun准则预测了该层合板结构双剪连接接头的破坏载荷。结果表明:该接头的破坏模式主要呈现为挤压破坏;Yamada-Sun准则可以较好地预测该结构的破坏载荷;所预测的接头的破坏载荷及破坏模式,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时监控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变几何系统的状态并获取警告信号,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onvNeXt 模型的T步(T-step) 预测方法。与仿真数据和特定试验条件下生成的数据集相比,T-step预测方法采用了飞机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实际飞行数据。 证实了采用改进ConvNeXt模型预测压气机变几何系统参数的可行性,并在发动机过渡状态和稳态下分别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 表明:采用改进ConvNeXt模型的T步(T-step)预测方法能精准地预测压气机VSV角度和VBV开度的变化,最低可达2.132°和 7.077°,预测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法能识别和预测各类型航空发动机不同运行状态的变几何系统参数的角度,获得相对准 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弯管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利用其中的层合板单元,对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弯管的强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预测了弯管的破坏压力。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分析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为分析纤维缠绕弯管结构的强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液滴喷射过程微熔滴充电的理论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  齐乐华  杨方  李莉  蒋小珊 《航空学报》2007,28(1):217-221
 为了精确分析微熔滴在静电场中的带电量,本文建立了微熔滴形成时的静电感应模型,并针对液滴相互静电力影响,提出了预测熔滴平均带电量的算法。对不同频率下的熔滴充电过程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得到了不同频率下微熔滴带电量与充电电压的关系,可以预测微熔滴的平均带电量。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良好,比现有理论方法更为接近实际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现代飞行器设计对流动分离的准确预测需求愈发迫切,但使用广泛的涡黏性模型预测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雷诺应力模型凭借其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可能获得可信度更高的结果,但其性能优势仍需进一步评估与发掘。选取了SST模型、Stress-BSL(Baseline)模型分别作为涡黏性和雷诺应力模型的代表,对二维驼峰、二维跨声速凸块、跨声速三维ONERA M6机翼等算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实验值,2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均出现流动分离点提前,再附点滞后的现象,但Stress-BSL模型的预测误差更小,表现出了强逆压梯度下预测分离流动的优势。通过分析发现,2种模型对雷诺应力的低估导致了分离区较大。具体表现为SST模型引入的Bradshaw假设限制了湍动能的生成,使得模型计算的涡黏性系数偏小,强逆压梯度下低估边界层雷诺应力,导致流动分离提前。而分离区上缘处的雷诺应力预测偏小则被认为是流动再附滞后的主要原因。对于雷诺应力模型,误差主要来源于雷诺应力输运方程再分配项的模化不准。最后,针对上述原因,对SST模型关键封闭参数进行了重新标定,并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修改后的模型预测表现好于原模型结果。  相似文献   

19.
火箭装药积形变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伯华  沈月萍 《推进技术》1994,(2):58-62,77
本文论述了体积形变的粘弹行为,提出了实时体和只形变非接触测试系统,通过实验研究,给出了固体推进剂的体积蠕变柔量、体积松弛模量和材料的初始气孔率。其结果对药柱强度分析分析计算,配方工艺研究和使用寿命预测均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承剪单搭接胶接接头力学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及试验验证。通过对ASTM D5656标准薄胶层试件的试验及其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确定了胶粘剂材料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等效塑性应变准则和J-积分准则对具有不同胶层厚度的ASTM D5656和ASTM D3165标准试件的强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还就含脱粘缺陷的ASTM D3165标准试件的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ASTM D5656和ASTM D3165标准试验测得的胶粘剂表观剪切模量和剪切强度只具有相对意义,确定胶粘剂材料工程常数,还要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分析;对于含脱粘缺陷的ASTM D3165试件,缺陷的位置对其强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