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4月20日19:41,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1由长征-7遥二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升空,并于4月22日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开始进行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发射天舟-1货运飞船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我国货运飞船及其交会对接技术;给已在太空运行的天宫-2空间实验室自动补加推进剂,突破和掌握推进剂补加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些空间科学实验,验证再生式生保关键技术试验等,完成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第二阶段最后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     
<正>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4月27日19点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俗称"太空加油"。它为长期驻留的空间站输送"养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必须突破的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介绍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全相位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和在轨飞行结果.介绍21世纪以来交会对接发展的两个趋势:自主和快速;给出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全相位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案,以及主要技术特点;给出天舟二号货运飞船5~8 h飞控实施方案和推迟一天发射的飞控实施方案,以及在轨执行效果.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是世界上首次进行的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任务,为我国空间站工程后续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9月22日,"天舟一号"在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及后续拓展试验后,进入大气层烧毁。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胜利结束。此前10天,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此次对接成功表明中国在太空能力建设上又跨出一步。空间交会对接成功对于国人早已不是稀奇事了,我国于2011年-2016年分别实现了神舟八号、九号、十号与天宫一号,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  相似文献   

5.
正据有关方面消息,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将择机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第四季度将择机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其中,神舟十一号飞船将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预计太空驻留30天。此前,我国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最长时间是神舟十号任务创造的15天。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期间,将验证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与运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9月22日18点左右,天舟一号在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及后续拓展试验后,经两次制动,轨道高度不断下降受控离轨,最后进入大气层烧毁。这意味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此前,9月16日20点1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第三次、也是离轨前最后一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进一步巩固了相  相似文献   

7.
天舟-1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7年4月20日,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1成功发射。天舟-1主要在轨完成两大任务:一是考核货运飞船的功能,并开展在轨推进剂补加关键技术验证,为未来的载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二是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关键技术验证试验,主要包括4项应用任务,包括微重力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研究、两相系统实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非牛顿引力实验检验的关键技术验证和主动隔振关键技术验证。  相似文献   

8.
士元 《国际太空》2016,(1):26-33
“十二五”期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最突出的表现是先后成功发射了天宫-1目标飞行器、神舟-8无人飞船、神舟-9和10载人飞船,使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自控和手控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把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和首位太空女教师送上太空;开展了应用型飞行和在轨维修、绕飞等技术试验和一些重要的科学实验,顺利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我国还按计划进行了天宫-2空间实验室、神舟-11载人飞船、天舟-1货运飞船、长征-5B和7运载火箭、大型空间机械臂等的研制,为在“十三五”期间进行的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摘要: 为满足中国未来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对光学成像敏感器工作能力尤其是杂光抑制能力的更高需求,研制新一代空间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该产品多项指标优于其上一代产品神舟八号CCD光学成像敏感器,测量距离由原来的150~2 m范围提升为250~0.9 m范围;目标捕获时间由10 s缩短为0.32 s;抗杂光干扰能力大幅提升,实现准全天候工作.该产品已在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中成功验证,可在后续更好地服务中国空间站、探月三期等工程的交会对接任务.介绍该产品的测量原理、系统组成、地面试验和在轨工作表现等情况,并给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0.
<正>全国人大代表、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两会"期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我国空间站研制建设任务进展顺利。"我们将以长征五号技术为基础,研制长征五号B,专门用来发射空间站,按计划将于2019年首飞。"2017年4月,天舟—号货运飞船将首试"太空加油",开展在轨维修和推进剂在轨补加等技术验证。这也是我国建设空间站之前在太空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试验。以前的飞船起飞质量只有8吨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步入空间站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8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圆满完成2年在轨飞行和各项试验任务。为进一步发挥空间应用效益,9月20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营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二号在轨飞行至2019年7月,之后将受控离轨。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就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工程实施20多年来,先后将11名航天员14人次送入太空,全面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基本技术,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航天员中期驻留等关键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步入空间  相似文献   

12.
"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  相似文献   

13.
交会对接技术是实现太空梭、太空平台和空间运输系统的装配、回收、补给、维修、太空人交换及营救等在轨服务的先决条件,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是两航天器交会对接近距离平移靠拢段唯一能够提供六自由度相对导航信息的敏感器,由安装于追踪飞行器上的相机和安装于目标飞行器上的合作目标组成,采用角反射器作为合作目标标志,完成两飞行器间的相对位姿的解算.对其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回光能量测试等进行了讨论,该方案已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中成功验证,后续针对空间站及光学舱任务进行适应性修改.  相似文献   

14.
4月27日晚,我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在轨补加推进剂,给太空中的航天器"加油",可以大大延长航天器寿命,是建设空间站的关键技术之一。据了解,目前,国际上掌握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的只有俄罗斯和美国等少数国家,其中,实现在轨加注应用的只有俄罗斯。围绕在轨补加技术,各国也提出了气体回用法、被压法、放空法和贯通法等不同方法,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801所的科研人员经过比对调研,选用的是无增压气体损耗的气体回用法,这种方法系统设计难度较大,但气体资源利用率高,突破该技术对于未来空间站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是个复杂的过程,为了方便读懂此项技术,我们概括为如下6个步骤。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待其升空在近地轨道上运行后,将分别与今年第四季度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2017年上半年发射的新研制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并开展多项科学实验,为在2022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工作和运用管理积累重要经验。载人航天计划"三步走"  相似文献   

16.
天宫-2和神舟-11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交会对接 10月19日03:31,神舟-11飞船与在轨飞行一个多月的天宫-2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顺利入驻天宫-2,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11飞船入轨后,历经5次变轨,达到与天宫-2相同的393km高的轨道,之后,飞船进行了4次停泊,离"天宫"越来越近.捕获、缓冲、拉近、锁紧,神舟-11与天宫-2最终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同时,此次交会对接首次模拟了未来空间站交会对接方式,即载人飞船利用自身机动能力去追踪空间站.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着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出发,开始执行第二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飞船独立飞行3天,与天宫一号组合体联合飞行12天,完成了三次交会、两次对接、一次绕飞,在轨飞行15天后,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今年6月到8月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在这次任务中,包括一名女航天员在内的三名航天员将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有四项:一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  相似文献   

19.
2022年1月6日,中国天宫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顺利完成;1月8日上午,神舟十三号飞船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协同下,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以上两次试验都属中国首次,对于今后中国空间站的运营以及太空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雨水 《太空探索》2014,(1):64-65
<正>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乘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飞船在轨飞行15天,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先后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手控交会对接,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和首次太空授课活动。6月26日8时07分,飞船按计划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安全着陆,航天员自主出舱,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期间,国内航天有关单位和各地航天集邮研究会等组织,根据任务节点制发了多种纪念邮品,可谓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