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外综合X射线CT和DVC方法在运算电子器件、导弹引信、柔性电子、新型锂离子电池等电子产品力学参量测量中的成功应用。这种新的试验和测量方法不仅可以在无损的情况下对电子产品内部的力学场进行测量,还可以为开展基于真实结构的高保真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提供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人体头部受撞击脑损伤界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损伤的研究,是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研究涉及到医学、力学的很多方面。本文将承受撞击的颅脑看成一个整体,同时又考虑其结构和力学性质。采用粘弹性的Kelvin体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分析三种不同的判据对实际人脑的损伤的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复合材料机匣在复合材料弹体撞击过程中弹体的破坏模式与机匣吸能特性,在ANSYS/LS-DYNA软件中基于连续损伤力学模型开展了一系列的复合材料弹体偏航撞击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偏航撞击,随着偏航角度的增加,弹体剩余动能逐渐减小,靶板吸收的能量逐渐增大,主要是因为偏航角度越大,弹体与靶板接触面积逐渐增大。同时通过仿真得到钛合金弹体冲击复合材料靶板的计算结果,发现钛合金弹体临界穿透速度比复合材料弹体小,更易击穿靶板,因此复合材料叶片的使用不仅可以减轻叶片的质量,也有助于改善机匣包容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航天活动日益增多,空间碎片环境逐渐恶化,对航天器在轨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各国学者开展了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数值模拟研究。目前的研究中一般采用铝弹丸代替空间碎片,但是还有部分空间碎片的密度接近冰的密度,对于冰粒的超高速撞击研究还很少且不透彻。蜂窝板是构成航天器舱壁的主要结构,对航天器内部设备起到保护作用,有必要开展冰粒超高速撞击时对蜂窝板损伤情况的相关研究工作。本文对冰粒超高速撞击蜂窝板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冰粒对蜂窝板的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冰粒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击穿蜂窝板,大量冰粒碎片和蜂窝板碎片将从蜂窝板背面的孔洞中高速冲出,势必对航天器内部设备造成毁伤;在冰粒动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冰粒尺寸和蜂窝板结构将成为影响冰粒撞击效果的主要因素,直径较大的冰粒对蜂窝板的损伤程度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虑导弹水下发射的力学环境条件,给出了导弹模型水下点火动响应测试试验原理与实现方法。并基于某导弹比模型进行了实际测试,取得了导弹模型水下发射时发动机推力以及相应的结构壳体应变量等参数。结果对一类潜射导弹结构强度总体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在航空和航天飞行器结构中,部分零、部件已经采用了复合材料,例如,飞行器体外悬伸杆,卫星壳体,火箭发动机部分外壳和本体,低温容器,导弹仪器舱,等等,其中有些部件要在低温(有时接近零下200℃)下承受动、静载荷,因此研究复合材料在低温下的破坏机理和力学性质是有实际意义的。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研究玻璃钢在低温(-196℃)下的断裂韧度、断裂机理和强度极限,为了更清楚  相似文献   

7.
航空航天器在服役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物体撞击破坏,实现复合材料加筋结构撞击监测对于评估航空航天器结构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复合材料加筋筋条撞击位置辨识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加筋板板面撞击与筋条撞击两种情况下,板面和筋条上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撞击响应特性。选取筋条撞击光纤响应信号总能量作为特征量,构建了总能量与筋条撞击位置之间函数模型。根据此函数模型,实现加筋板面筋条撞击事件与撞击载荷位置的辨识,平均定位误差为0.3465cm。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实时性好、易于集成、无需大量样本、定位精度较高以及适合低采样率光纤光栅解调模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1.核爆炸对进攻弹头壳体结构的力学效应: 美苏为争霸世界,都在大力发展反导武器系统。目前美帝比较成功的反导武器系统是“卫兵”系统,最初是为面防御保卫城市而设计的,采用两层拦截,主要由环形搜索雷达、导弹阵地雷达、高拦导弹和低拦导弹以及数据处理中心等组成。其高拦(约150公里)导弹“斯帕坦”主要利用其核弹头爆炸时释放的软X射线摧毀进攻弹头。软X射线在自由空间能无阻碍地以光速传至数百公里远.一枚百万吨核弹头爆炸后,当进攻弹头距爆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构受撞击时的强度应当知道撞击过载和极限速度。对撞击过载和极限速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分两种情况,一种弹丸为φ10的铜球和圆柱,靶为钢板、铝板和玻璃钢板,弹丸速度为600—800m/s;一种弹丸为带卵形头部的长圆柱,靶为混凝土,弹丸速度为350—600m/s。应用相似理论,模型试验结果在设计中可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冲击凿岩机在工作时,活塞撞击钎杆后二者内部应力变化状况,采用等截面的两根弹性杆分别模拟活塞、钎杆。基于一维弹性波理论,建立冲击凿岩机的双弹性杆力学模型。运用Laplace变换,假设活塞和钎杆材料的波阻相等,给出了活塞撞击钎杆接触过程中二者内部位移及应力的时程响应的解析解。对两种不同的活塞初始速度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冲击在活塞-钎杆内部引起交变载荷,可能会引起二者疲劳破坏和低应力脆性断裂。可见,加强对冲击凿岩设备疲劳寿命的研究,对于设备的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日民航》2009,(4):45-45
"这个星期天,我过得最开心。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许多过去未曾见过的飞机、导弹等航空利器,真是大开眼界。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来。"这是北京高二学生刘海滨在他的日记里记下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2.
吴小宁 《强度与环境》2009,36(3):13-13,38
俄罗斯马克耶夫设计局(国家导弹中心)为俄罗斯潜射导弹的传统研制单位,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研制和开发了大量的试验台、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可以进行导弹、系统和导弹武器系统整体/导弹一航天产品在所有环境下的各种试验。该设计局拥有全套的气体流体动力试验场,可以对潜射导弹的整个发射过程进行研究和试验。  相似文献   

13.
滑移线浅说     
近来发表的文献中,有许多都用到“滑移线”,但在工程师中,恐怕有许多同志仍抽不出时间再系统的研究它,所以在这里综合了几本常见的塑性力学中有关的内容作一介绍,由于学识浅陋,错误在所难免,希望指正。  相似文献   

14.
利用某冲压发动机直连试车试验力学环境测量结果,分析总结了冲压发动机的噪声、振动以及冲击等环境特点和规律,并与常规固体发动机进行了对比,最后与飞行振动环境进行了天地相关性分析,印证了DEF STAN 00-35标准中"强烈建议必须根据飞行测量结果确定冲压导弹的振动试验条件"的结论,可为冲压飞行器的力学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航天器柔性多体结构撞击动力学分析的工程背景和研究现状,阐述了撞击动力学分析软件FMIDASAD的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并应用地面展开锁定试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研究表明:撞击动力学分析软件FMIDASAD能够合理模拟柔性多体结构在展开锁定撞击过程中的动力学基本特征,其预示的撞击载荷幅值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可以满足工...  相似文献   

16.
导弹环境会对弹上设备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设备应能经受这些环境的作用而不损坏,才能保证导弹成功飞行。为此,导弹还处于设计研制阶段,就必须予示这些环境,制订设计和试验规范。那么,应该采取什么途径来制订这种规范,如何定量地估计它的可靠度,是两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冲击规范为例,给予粗浅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常规风洞静态气动力测量技术无法得到旋转导弹的非定常气动特性数据,需要研究在风洞中模拟旋转导弹运动特征以及对气动力实现动态测量的试验技术。在1.2 m量级超声速风洞中,研究了大长细比导弹模型旋转运动主动控制技术以及与旋转运动对应的动态测量试验技术。采用旋转导弹模型(长细比为20)对建立的试验技术进行了风洞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微型驱动系统并对旋转组件与导弹模型进行一体化设计,可以对大长细比导弹模型转速进行稳定控制;建立的风洞动态测力试验技术可以对导弹模型旋转运动下的动态数据进行测量,试验数据重复性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结构模态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获得许多结构上的信息,从而为结构设计的改进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导弹的模态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了导弹结构的内部缺陷,从而说明了对模态试验结果理论解释的重要性。文中详细推导了主结构带有分支质量的模态公式,从理论上阐述了导弹的非寻常模态试验结果产生的原因。这一分析方法可以用于非导弹结构的模态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模型机匣的包容性试验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叶片断开撞击机匣的过程,研究航空发动机机匣包容性设计方法,在旋转试验器上进行了不同模型机匣的包容性试验,得到了叶片断开甩出时的转速、断叶撞击机匣的应变响应和断叶撞击机匣过程的高速摄影照片。试验结果表明:断叶与机匣碰撞两次,机匣破坏发生在第2次撞击,机匣的失效模式为剪切和拉伸失效。采用基于冲击动力学理论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试验过程,反映了撞击过程中断叶的能量变化历程,较好地模拟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不增加空间碎片防护结构整体尺寸和质量的情况下,基于防护结构在斜撞击条件下弹道极限高于正撞击条件下弹道极限的特性,研究了一种将3层平行铝板结构的中间层进行倾斜的N 型防护结构,采用超高速碰撞试验和三维SP H 数值仿真方法,定量对比了N型防护结构与相同面密度3层平行铝板结构的防护性能。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在正撞击情况下,倾斜的中间层具有提升结构防护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