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南航空》2004,(3):50-56
走向西部!谁轻轻地召唤了一声。郭际便提前出发了。这位身体中流淌着齐鲁大地饱蕴孔夫子千年文脉热血的汉子.走进沙漠.放歌群山,忘情雪域,策马草原.探访古堡荒丘,如歌的岁月中迈向更深.更广的时空。  相似文献   

2.
饶锐 《西南航空》2008,(4):66-71
一直以来,亲临大草原感受美丽的塞外风景,无疑是我最为憧憬的梦想。草原之行早早便写进了我的“旅行心灵摄影”的计划。我间看过无数表达草原的风采影像图片,希望能从这些轨迹中找出一些尚未被人注目的心灵触动。一次偶然的机会,电话里的随意寒暄竟然促成了这次草原之行。2007年的4月初,我从上海启程进京,经北京围场抵达红山军马场,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  相似文献   

3.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自南北朝时期流传至今的歌谣《敕勒歌》,把我国北方广袤无垠.牧草肥美.牛羊遍地的草原景色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世人眼前.激起人们对蓝天白云、牧歌悠扬的内蒙草原的无限向往。而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蒙古族是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茫茫草原.哪里水草丰美.哪里就是牧民的家。而歌谣中的“穹庐”即蒙古包.这种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便是牧民们流动的家。  相似文献   

4.
张弩  郭际 《西南航空》2006,105(10):40-46,48
300多年前,东归的土尔扈特人来到了这片荒芜的土地,他们成了额济纳旗蒙古人的先祖;党项人也曾在这里驰骋,他们铸建的大漠孤城至今仍在黑水河畔抖落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在更遥远的过去,匈奴的居延部落在碧波荡漾的居延海边饮马……而今,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成了这块土地的主宰,沙漠边沿有大片的野生胡扬林,它们像一莲蓬燃烧的火炬点燃了额济纳的秋天,辉映着那轮血红的大漠落日。  相似文献   

5.
舒泥  刘勋 《西南航空》2013,179(1):94-98,100,102,103
蒙古族历史悠久,部族众多,其传统服饰带有浓重的地域特点和历史传承。乌珠穆沁一直是蒙古族草原环境、游牧文明、传统文化保存得较好的地区,在其影响下的服饰以质地优良、宽大华丽、鲜艳隆重而著称。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蒙古袍在乌珠穆沁正从日常服装蜕变为礼服,只能在新年、那达慕、婚礼等重大节庆上看到。但它依旧是一种继承传统,又不断与潮流并进的流行时装,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草原上大放光彩。花边:细节引领时尚风2011年3月,我第五次到达乌珠穆沁草原,寻访这里的服饰文化。几年来,我已经看过各地的蒙古袍,但对乌珠穆沁的袍子情有独钟,准备找人做一件。  相似文献   

6.
《西南航空》2003,(2):58-59
人类失去电视,世界将会怎样.别人怎样我不知道,但我想对很多人来说,失去电视,将会失去很多的快乐与消遣.是电视改变了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找到趣味和精彩.……  相似文献   

7.
甄如  祁峰 《西南航空》2008,123(4):46-52
有时候,我们会忽然觉得镜中的自己有一种奇异的熟悉与陌生,这是一种让人心颤的感觉。瞬逝指间沙,当人总是习惯停留在昨天自己的记忆中时,镜子的影像已经默默无声提醒,有一种流逝叫时光。时光浸浸,花谢花开,莎翁人生如戏的慨叹也道出了世人对“戏”的痴缠。  相似文献   

8.
何小竹 《西南航空》2001,62(6):90-91
1983年的一天,一个据说和我长得很相像的人朝我迎面走来,他自我介绍说,他叫钟钢,是×××的朋友.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的时候,我笑了起来,我说,×××说我们长得很像.钟钢马上说,但是我比你漂亮.我点点头,补充说,不仅如此,你还比我深刻.在整个八十年代中期,钟钢经常带着他那特有的深刻的表情,出现在我居住的歌舞团单身宿舍的走廊上,歌舞团的姑娘们都叫他"钟深刻".  相似文献   

9.
一本文艺读本,无论是从程序上还是从本质上,他都无法承载很多人对于改变现状,改善社会的期望。我们总说,这个社会需要常识,需要启蒙,但其实我认为,互联网10年,该启蒙的人已经被启蒙了,有常识的人一直有常识,大家其实都知道美和丑、好和恶,只是我们有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我们在台面上要扭曲和违背一下自己……  相似文献   

10.
薛海鹏 《今日民航》2011,(10):66-71
这里既有海拔8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又有低于海平面164米的中国最低盆地。既有雪山冰川、戈壁沙漠,又有草原牧场、美丽姑娘。这里是我们最美的地方——新疆  相似文献   

11.
马晓峰 《西南航空》2007,118(11):120-121
牧草渐渐转黄的时节,我又来到若尔盖,去草原腹心的湿地寻找黑颈鹤。五月的初春,我曾与之相遇,那时黑颈鹤刚刚从遥远的南方过冬回来。现在,当冬天临近,这些湿地上的舞者飞回温暖的南方之前,我希望能再次观赏和记录下它们优美典雅的舞姿。澄碧辽远的天空下,阳光中金黄的牧草为草原披上了成熟丰厚的外衣,水洼边偶尔还有一些绿意间插其中,色彩斑斓妖  相似文献   

12.
李合春 《西南航空》2006,103(8):50-52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根抵全在道教”。作为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在其长期以来所构造的体系中.不乏对和谐思想的阐述.这些智慧的语言在当代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无疑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道教强调人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的浑然一体.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生命和健康.反映道、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故老子在《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乃  相似文献   

13.
许佳 《西南航空》2007,109(2):100-102
相识“马椅子”,是早春去都江堰市青城山镇太平场赶场。拐进太平乡场的左场口的第二个巷子,鸡鸭市禽类欢声的后面,就是马俊清“马椅子”老人的家。那天,马老头蹲在自家门口抽叶子烟,旁边放了几把新做的小竹椅,那把椅子做得粗犷扎实,扯人目光,我一看就喜爱。一打听方知,老人家做竹椅子在当地出了名,人称“马椅子”。马老头今年八十又三,满脸刀刻风霜印迹,咧嘴笑时露出几颗残存老牙。怀旧情调及竹文化竹椅子曾经是川人居室常见的物品,而今在大都市家庭里已经是踪影鲜见,取代它的是各式各样的松软色泽鲜亮的沙发。小竹椅,好像老友,曾经伴我们这一代儿时,是玩耍时坐骑自如的家什。  相似文献   

14.
金意贵 《西南航空》2007,118(11):43-43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我以电视台记者身份随郎酒公司前往香港、澳门慰问驻港澳部队。时逢全国上下喜迎香港回归十周年之后,我的耳边还萦绕着CCTV"香港明天更美好,神采飞扬中国郎"的广告,脚踵已落在香江之畔。我们一行受到驻港澳部队官兵的盛情接待。军民鱼水情深,郎酒拥军写下新篇章。此行意外收获是在从香港到澳门的"空中喷射"游船上,我邂逅香港达力集团李先生,他关于郎酒的一席话,让我惊愕不已。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5.
大进 《西南航空》2006,104(9):110-111
初夏的草原绿草如茵,微风轻拂,无数散落其中的漂亮花朵,摇曳宛如大海中的星光,在这壮阔无边的天地美景中,我们不约而同的放缓车速,放松心情,让自己和座下的BMW车融为一体,在这美丽的草原温柔滑行。车队蜿蜒行进,我们如同一队在绿海中快乐游荡的鱼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我以电视台记者身份随郎酒公司前往香港、澳门慰问驻港澳部队。时逢全国上下喜迎香港回归十周年之后,我的耳边还萦绕着CCTV"香港明天更美好,神采飞扬中国郎"的广告,脚踵已落在香江之畔。我们一行受到驻港澳部队官兵的盛情接待。军民鱼水情深,郎酒拥军写下新篇章。此行意外收获是在从香港到澳门的"空中喷射"游船上,我邂逅香  相似文献   

17.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11,(5):10-10
四月,陪一位朋友进了一趟九寨沟,这是我十年里第四次进九寨沟,九寨的美丽一如往昔,但这一次,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跟随廉价的汽车旅行团来到阿坝州,却在我记忆中烙下了最深的印痕。进九寨的线路要行经都江堰、汶川、茂县等地震重灾区。我们的导游是一位康姓羌族汉子,在三年前那场灾难中,他带领九名游客沿岷江河谷步行七天得以脱困。那是一次刻骨铭心的行程,饥饿、疲惫、恐惧……一路见证无数生死离别。他一条腿骨折,然而比骨折更痛的是,在中  相似文献   

18.
维修质量能否得到提高,安全能否得到保证,取决于参与维修活动的人,也就是说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在维修过程中他们要受情绪、生理、心理、体能、技能、气候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化解这些因素的消极面对机务维修活动的干扰,探讨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差错对航空安全带来的危害,是安全管理部门不可回避的课题.为此我们研究了我单位近十多年来有记载的人为差错,以找寻相应的防范办法.  相似文献   

19.
我凝望着石窟里的一切。无论是露天的大佛,还是陪侍菩萨、怒目金刚,以及力士、飞天、乐舞,无一例外温柔地看着世人,看得人心如止水。1500多年前,正是在这温柔的目光中,鲜卑人草原部落的血性沉寂了,拓跋氏曾经引以为傲的杀伐武功没落了,北魏政权风雨飘摇并最终消亡;然而,也正是在塑造这温柔目光的过程中,没有自己文字的鲜卑人在此书写了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馆藏了鲜卑人的历史足迹。  相似文献   

20.
彩紫儿 《西南航空》2007,113(6):54-58
喧嚣的都市里,人流、车流、商品流夹杂在无穷无尽的钢筋水泥中。忙碌的现代生活让每个人都在为房子,车子和票子而奔波,常问自己:到底怎样才算不辜负短暂的一生?抛开这些让人眩晕的物质,想起行走生涯中,看到的那些绽放的花儿,那些青青的草原,那些澄澈的江河,那些详和的脸庞和他们薪火相传的民族文化,以及与他们审美情趣相契合的家——房子,在这些美丽而蕴涵无穷韵味的事物面前,我总能拽住属于自己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