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结合单柱地轨型三坐标机的结构特点,通过对横梁的分析进而对立柱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这些研究对立柱的结构分析,受力分析和误差分析,最后指出由立柱弹性引起的测量误差可以和由其它因素引起垢测量误差相迭加,并可进行软件修正。  相似文献   

2.
复杂曲面宽行加工等参数线刀轨精确搭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英  陈志同  吴献珍 《航空学报》2014,35(4):1142-1148
等参数线刀轨规划方法广泛应用在复杂曲面的加工中,然而,宽行加工中用传统方法计算刀轨行距不能保证准确性。为避免相邻刀轨之间出现欠切或行宽重叠过多,本文提出了一种行距的预测和调整算法。根据已有刀轨驱动线的位置预测后续刀轨驱动线的位置。构造了刀轨的有效搭接区间,选取能代表刀轨边界的几个特征刀位,通过调整刀轨驱动线的位置使其参数边界落在有效搭接区间内部。有效搭接区间为确定刀轨行距提供了依据,而特征刀位的先取大大减小了刀轨驱动线调整时的计算量。计算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实现相邻刀轨的精确搭接。  相似文献   

3.
在接受“咸阳建造观光电梯幕墙”设计任务时,我们参考了民生观光电梯幕墙横梁节点的《设计图》和《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意识到三维调整节点的结构复,杂调整麻烦且调幅小。鉴于此况,我们提出:全新改进结构-铰链式节点方案,得到方和领导支持,并付之实施。实践证明,该节点弥被三维调整节点的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电推进在低轨空间互联网巨型星座的应用特点,分析了低轨巨型星座自主轨道控制需求,总结了巨型星座轨道部署、构型保持、轨位调整、碰撞规避和离轨机动控制对推进执行机构的性能需求。通过化学推进和电推进的对比分析,梳理了新型电推进技术的低功耗、高比冲、快响应、轻量化和低成本优势,对电推进在低轨巨型星座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最后结合未来低轨空间互联网巨型星座的发展和应用场景,对新型电推进的技术特点和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其基本性能要求:功率小于400W,推力大于5mN,比冲大于1350s,结构比重小于0.15,工作寿命大于9000h。  相似文献   

5.
双星导航系统的建立,为我国实现自主的卫星天基测控技术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其全天候、全天时、相对定轨精度高等特点可望成为一种低、中轨卫星精密定轨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双星系统中静止卫星数目仅有两颗,要得到低、中轨卫星的三维定位信息,还需要额外的第三维观测量。本文根据双星系统的现状,结合国内对低、中轨卫星精密定轨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星系统的卫星几何学精密定轨的方法,概述了其基本原理及其组成,给出了卫星定轨的方法和数学模型,同时根据数据仿真分析了该定轨系统的定轨精度,为下一步工程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星载GPS相位非差低轨卫星事后精密定轨无需考虑复杂的动力学模型和地面资料,只需低轨卫星上的GPS观测资料和IGS的GPS精密星历产品,而且对于不同高度的卫星定轨都适用,计算简单、方便,能快速、高精度地确定轨道,同时还能确定部分动力学参数。本文在研究相位非差定轨方法基础上,对低轨卫星的误差影响及其处理措施进行探讨,给出了GPS相位非差定轨流程,编写了相应的定轨软件(SHKINE),并利用CHAMP卫星资料对定轨的可靠性和精度进行分析,表明:利用自行编写的SHKINE定轨软件对CHAMP卫星定轨,3个方向坐标精度为10cm-20cm,点位精度为30cm-40cm,能满足一般定轨要求,是一种简单方便、行之有效的定轨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鑫  李迎光  刘长青  张臣 《航空学报》2015,36(12):3980-3990
航空大型薄壁零件刚性弱,加工过程中易产生超差变形,需要对零件进行在机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反馈给CAM系统进行拟合并调整刀轨。以上过程需要在不同部门和系统间进行切换,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M/CNC集成的航空大型薄壁件数控加工在机刀轨调整方法。建立了CAM/CNC集成框架,并构建了用于CAM/CNC间信息传递的动态特征信息模型,基于CAM系统离线生成特征理论中间状态,基于CNC系统建立特征实际中间状态检测点同理论中间状态的映射关系。通过分析理论厚度和实际厚度,确定特征中间状态的变形情况。针对变形导致特征中间状态加工余量无法包络符合公差要求的最终加工状态的情况,进行在机刀轨调整。基于所提出的方法开发的航空大型薄壁件数控加工在机刀轨调整系统在某大型航空企业得到了应用验证,可有效避免信息的反复传递,减少了工艺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联合定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联合定轨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计算方法,通过对中继卫星系统和编队飞行星座两种不同应用的联合定轨的计算分析,总结出了联合定轨不同于一般传统定轨的基本特点。中继卫星与用户星的联合定轨在精度 上优于传统定轨,并能够降低对地面测量站的测量几何和测站数量的要求。编队飞行星座的联合定轨,能够显著提高星间相对位置的精度,且几乎不受动力学模型误差的影响,从而在轨道外推时误差不会扩大。  相似文献   

9.
对联合定轨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联合定轨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一种联合定轨技术的分层次研究方法,并以基于双星定位系统的近地卫星精密定轨为例,重点讨论了基于模型结构层的联合定轨建模方法及实现算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天基空间目标光学监测时初轨确定(IOD)困难的问题,讨论了计算结果收敛到平凡解的本因,提出了消去平凡解的改进定轨流程。通过构建Laplace初轨确定方法的八次方程,分析了空间目标处于不同相对位置时方程系数和根的性质之间的关系。针对传统Laplace型初轨确定方法收敛到观测平台轨道的现象,给出了平凡解的数学表征和数值验证并提出了消除方法。由于基于Lambert问题利用距离搜索的初轨确定方法进行天基目标监测时对初值相对敏感,利用平凡解消除方法对Gooding法进行了改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天基空间目标初轨确定的方法与流程。最后利用低轨目标监测的实测数据和高轨目标监测的仿真数据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解决平凡解和初值敏感问题,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可靠的特点,且具有普适性,易于理解,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单脉冲二次雷达所使用的ALE-9开阵天线,研究了辐射柱故障对雷达水平波束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雷达天线各辐射柱的状态对天线水平波束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过大量的计算找出影响水平波束形状的关键柱体,从而在实际中加以重点监测和维护。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激光型基准平台.该平台运用重力摆技术使光平台在一定范围内达到了自动安平的功能;运用激光在球面镜单根母线上的光学成像原理、光学补偿技术,解决了宽范围正交光平面的聚集问题;输出了两条正交的水平光基准面与垂直光基准面,通过水平旋转机构与支架升降机构实现了两基准面上、下、左、右位置的任意移动,并保持输出信号基本特性不变.  相似文献   

13.
水平轴风力机叶片气弹建模与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Hamilton原理在惯性系下建立叶片动力学方程。针对风力机预弯叶片,引入上反坐标系描述叶片的预弯变形。叶片结构动力学模型基于中等变形梁理论,引入Hartenberg-Denavit增广转换矩阵,应用5节点18自由度梁单元模型进行叶片离散。翼型气动力计算采用Pierce修正的风机Leishman-Beddoes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入流模型采用Suzuki广义动态尾迹入流模型。利用Newmark数值积分方法获得叶片气弹响应的稳态周期解。分别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Phase VI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实验及其公开的1.5MW风力机叶片为算例计算了有/无预弯叶片的气弹响应,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双悬臂式三坐标测量机的结构特点,在刚体模型的基础上推出测量机的非刚体模型的误差补偿公式。通过对横梁和立柱的受力分析,推导出附加函数的回归方程,从而确定整机的误差补偿模型。最后补偿结果证明误差公式能有效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5.
提高三维ICT成像空间分辨率的扫描方式及其重建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三维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Three Dimensional 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 3D-ICT)空间分辨率提高技术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通过1/4面阵探测器偏置扫描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的锥束3D-ICT扫描方式, 推导了它的基于平行束重排的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这种方法首先通过面阵探测器中心相对于旋转中心偏移四分之一个探测单元宽度的扫描结构获取二维投影序列, 再对其进行平行束投影重排, 最后利用平行射束特点实现投影水平方向采样频率加倍, 从而提高3D-ICT水平方向的重建空间分辨率.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扫描方式和重建算法的正确性.利用该种方法, 可使3D-ICT水平方向重建空间分辨率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16.
The Sondrestrom radar facility, funded by the NSF Upper Atmospheric Facilities Program, is operated and managed by SRI International. The facility is located on the west coast of Greenland, just north of the Arctic Circle, near 75 deg invariant magnetic latitude. The principal instrument at the facility is the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The incoherent scatter technique allows 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ionospheric electron number density, ion velocity, and electron and ion temperature along the radar beam. Because the radar antenna is fully steerable these parameters can be determined as functions of horizontal distance and altitude. Additional ionospheric quantities can be derived using these measured parameters. As part of the ISTP mission, the radar will measure the spatial (horizontal and altitudin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ionospheric parameters including electron density, large scale electric field. conductivity, currents, and energy input. Repetitive measurements define variations of parameters with local time, as well.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双体飞机颤振特性复杂的问题,本文采用片条理论修正后的偶极子网格方法,建立了双体飞机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同时基于地面振动试验建立了不同机身刚度双体飞机等效梁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机身刚度对双体飞机结构动力学的影响,同时通过求解耦合得到的频域方程,探究了机身刚度对双体飞机颤振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机身截面垂向刚度对机身一阶垂直对称弯曲模态、机身一阶垂直反对称弯曲模态与平尾滚转模态频率影响较大。机身截面垂向刚度降低到原设计刚度67%时,机身反对称弯曲模态对平尾扭转效应增强,机身一阶垂直反对称弯曲模态、平尾滚转模态与平尾一阶垂直反对称弯曲模态耦合,双体飞机在269.34 m/s时发生颤振,颤振频率为37.2 Hz。  相似文献   

18.
The retrodirective or perturbation beam concept is often used to aid in explaining the nulling of interference sources. The classical explanation for cancellation of a single-zero-bandwidth source is that of a perturbation beam steered to and peaking at that interferer angle. The subtraction of this perturbation beam from the main beam causes the nulling. It is shown that, for discrete point main and auxiliary antennas, this explanation can be generalized to non-zero bandwidth source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if the main and auxiliary antennas are spatial points, then the retrodirective beam is nonuniformly weighted, steered to the interference source, and peaks at the interferer angle. For the more realistic assumption of a nonpoint main antenna, the retrodirective beam does not peak at the interferer angle for any bandwidth  相似文献   

19.
含胶层复合材料梁构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方  杨嘉陵 《航空学报》2012,33(9):1655-1663
复合材料剪切模量通常比弹性模量低1个数量级,这就导致复合材料梁结构剪切效应比普通梁结构显著得多,尤其是梁截面高度较大的情况。作为夹胶玻璃等结构的复合材料支撑框架,复合材料方管梁翼缘通常存在较弱的胶层,此时复合材料梁横截面包含不同剪切模量的材料层,这就导致梁横截面在剪切作用下发生复杂的翘曲。剪切翘曲效应对梁结构的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段线性位移场假设基础上,推导了对称面内变形的方管梁结构静力以及自振周期计算模型,并同经典梁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梁几何参数、胶层力学参数等因素对两个模型计算误差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胶层较弱时,弱层带来的层间剪切效应对梁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此时经典梁理论不再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