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论述了将关键特性统计过程控制法引入大型框类组件制造中的方案,以解决取消钻模后的装配协调问题,确定了制造关键特性树,给出了数字化制造中关键特性的控制方法。数字化制造及关键特性控制法使大型框类组件的制造技术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辅以数字化测量方法圆满解决了部件之间的协调问题。为大型框类组件的制造提供了一种新型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关键特性的质量控制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下层关键特性进行监控,间接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在装配误差积累传递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装配关键特性定性分析和定量识别方法,再结合统计过程控制理论,开发了关键特性识别与控制系统软件.该软件在某型号飞机应急门装配应用中,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关键特性,并有效地进行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飞机制造工艺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架次的以工艺组件为核心的MBOM管理、AO/FO动态图形工艺设计界面的实现、以AO为核心的飞机装配工艺规划、基于FO的飞机零件制造管理.飞机制造工艺信息系统已在生产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解决飞机制造企业快速工艺准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3D-PLM的快速工艺准备技术.分析了飞机制造工艺设计与管理及CAPP技术的应用现状,对飞机制造企业基于3D-PLM的工艺需求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3D-PLM的快速工艺准备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系列文章从传统飞机制造技术分析入手,根据现代飞机制造技术的现状,从概念、定义、意识、方法、思路等诸方面展示了现代飞机制造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为国内航空制造技术装备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飞机制造工业中的搅拌摩擦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成本、重量和连接质量上的显著优越性 ,搅拌摩擦焊作为一项新型的革命性的焊接技术 ,越来越受到飞机制造工业的重视。本文总结了目前飞机制造工业中的搅拌摩擦焊研究 ,并对搅拌摩擦焊的原理、特点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关键质量特性的产品保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益海  唐晓青 《航空学报》2007,28(6):1468-1481
 在明确质量特性概念基础上,提出了质量特性(QCs)的三层结构及其技术内涵,给出了关键质量特性(KQCs)概念;给出了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演化模型与演化活动;结合产品设计过程,建立了基于关键质量特性的产品保质设计(DFQ)活动链与模式;基于质量屋给出了完整的关键质量特性提取方法;在产品功能和结构树基础上,应用公理化设计(AD)中功能与结构域映射理论建立了关键质量特性关联树,并在分析噪声因素和统计故障模式的基础上,基于粗糙集理论和模糊逼近于理想的排序方法(Fuzzy TOPSIS)提出了关键质量特性关联树节点的质量关联权重计算方法;提出了关键质量特性关联树节点的关联权重评定方法;将基于三维CAD的方案外形评估与基于虚拟样机的方案性能仿真引入保质设计质量评价活动中。最后通过案例应用验证了所提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产品保质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系统化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未来大飞机真正的竞争在于"制造",突破大型金属结构件的高效数控加工和先进成形技术、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制造技术、飞机的柔性自动化装配技术、飞机制造数字化技术等关键制造技术,将有力推动我国大飞机项目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飞机制造企业内部供应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飞机制造企业内部供应链规范化架构,并从控制模式、控制精度、控制深度、控制透明度、控制跨度5个方面提出了内部供应链管理的规范化方法,以更好地实现"信息集成"、"集中管理"和"分散配送"等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10.
iGPS在飞机对接中拥有多点实时测量、测量范围大的优势,是未来飞机对接测量的发展趋势.在iGPS测量过程中,测量点的选取是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对飞机部件的对接质量影响很大.目前测量点的选取主要依赖经验,难以满足高效对接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测量关键特性的iGPS测量点选取方法,按照对接流程将测量关键特性分为基准特性、调姿特性、连接特性和工装特性4类.基于4类测量关键特性提出了测量点选取原则和方法.通过某型号民机前、中机身对接实例详细阐述了飞机对接测量点选取流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多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了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建设航空发动机智能工厂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支持的方向。通过介绍国外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智能制造发展现状,探讨我国建设商用航空发动机智能工厂的关键问题,明确发展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工具,促进产品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组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实现商用航空发动机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The architecture of digital sheet metal manufacturing syste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heet metal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The essence of digital manufacturing is the definition,management and transfer of information,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are brought forward and describ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knowledge-based manufacturing elements design is necessary to make digital technology efficient.The management of all kinds of sheet metal manufacturing element information is to build single source of manufacturing data.Multi-state model-based digital transfer and coordination method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digital manufacturing of aircraft sheet metal part.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sheet metal manufacturing is exemplified with an aircraft sheet metal part.The application result i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analog transfer technology.It is shown that the developed technology can improve part quality,shorten manufacturing time and lower manufacturing cost.  相似文献   

13.
飞机装配是现代飞机制造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利用仿真方法预先评估装配生产线生产能力、资源的利用情况等,可以优化并解决装配生产线的瓶颈问题。本文以飞机中机身典型部件装配生产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装配生产线仿真方法,建立了飞机中机身典型部件装配生产线模型,对装配生产线的产能、瓶颈、平衡率等问题进行仿真及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民用飞机机身密封技术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身密封技术是影响飞机疲劳寿命、使用寿命、经济修理和安全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减少密封失效面引起机身腐蚀,提高飞机的密封能力是民用飞机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民用飞机机身密封的类型,分析密封剂的性能要求;结合机身密封工艺要求和结构特点,给出密封操作方法的建议;分析密封失效的原因,给出典型结构密封的失效修理方法,保证飞机使用安全性和寿命.  相似文献   

15.
飞机焊接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飞机导管在生产制造上存在的不足,为了缩短导管工装设计周期,提高导管工装定位的准确度和导管的制造精度,对飞机焊接导管数字化装配工装、自动焊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字化设计方法建立焊接工装的数模,通过孔定位方法实现导管焊接的定位和夹紧,通过坐标系拟合、焊缝跟踪和修正等完成导管间的自动焊接,实现焊接导管的数字化制造。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LMIA的飞机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航空制造业当前装配工艺规划与设计的现状,开展了基于DELMIA进行飞机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方法的研究,对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包括三维工艺组件划分、装配生产线布局规划、基于知识的装配工艺规划,以及装配仿真中的装配干涉检查、人机工效仿真,并通过某型飞机机翼装配对三维工艺设计与仿真进行了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7.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为军用飞机维修保障提供了一条数字化、定制化、高性能、短周期的技术新途径,可提升军用飞机维修保障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本文综述了军用飞机维修保障的国内外现状,指出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优势,介绍了军用飞机零件的典型损伤形式、不同增材制造工艺的适用性及修复工艺选取方案,分析了所涉及的逆向建模、结构优化、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技术,详述了目前存在的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不高、修复原则不明确、标准规范不统一等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指出了增材制造技术在军用飞机维修保障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